原创 宋庆龄为何不愿参加开国大典?毛主席考虑她的顾虑特意写了一封信
创始人
2025-07-23 20:02:21
0

在1949年开国大典之前,毛主席和周总理一直在商讨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名单。他们邀请了文化界、政治界的名流,还有为了抗战做出巨大贡献的将领们。

绝大部分人在收到参加开国大典仪式的邀请以后,都欣然答应。对于每一个中华儿女而言,看到祖国衰败,人民受欺负,都很愤怒。

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可以自己当家做主,再也不会受到外国人的欺负。

所以,能够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是一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

但在许多受邀者里面,有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邀请。而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这个人也非常重视尊敬,再三诚恳邀请,她才答应来参加开国大典。

这个人,是宋庆龄。她为什么不愿意来参加开国大典呢?

宋氏三姐妹之一,宋庆龄的革命之路

宋庆龄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宋氏三姐妹”之一,1893年出生于上海。

她的父亲是一个牧师,还是爱国实业家,在上海很受尊重。在父亲的教育和影响下,少年时期的宋家二小姐就了解到了自由和民主的重要性,面对当时满目疮痍的中国,更是充满了救亡图存的雄心。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与孙中山是知己好友。年少的宋庆龄就已经认识了孙中山,孙中山胸中为国为民的思想以及拯救中国的伟大抱负,深深地吸引了宋庆龄。

当孙中山创立了中国民国后,宋庆龄由衷地为孙中山感到高兴。当大革命失败,孙中山远走日本时,宋庆龄得知革命党人都在日本动静,毅然决然前往东京。在这里,宋庆龄与孙中山重逢,宋庆龄还做了孙中山的助手。

学识渊博、精通外语的宋庆龄,很快就成了孙中山最好的助力。她为孙中山翻译外语文件,为孙中山读国内的报纸,让孙中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外界的信息,更好的指导革命活动。

到了1915年,宋庆龄带着对孙中山的仰慕和爱意,不顾父母的反对,与正在流亡的孙中山结婚。因为孙中山的理想和抱负吸引了她,这段忘年恋也成为了一段世纪佳话。

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依然记着“救中国”的理想,并为之努力。她曾经走访苏联,又在欧洲考察了四年,就是为了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探访一条适合中国的路。

正当宋庆龄为了如何救国思考时,抗日战争爆发了。

多年学习和实地考察,给了宋庆龄高瞻远瞩的政治目光。她迅速想到,国共两党应当摒弃前嫌,联合抗日。这种主张也与我党的国共联合抗日不谋而合。就这样,在西安事变和宋庆龄的游说下,蒋介石不得不和我党联合抗日。

宋庆龄在这个过程中,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家中的财产,筹齐抗战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可以说,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宋庆龄的支持。

直到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深深感谢宋庆龄的付出,诚恳地邀请宋庆龄参加开国大典。

这个邀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第一,宋庆龄是孙中山的遗孀,她在孙中山的追随者中,有十分崇高的地位,有利于革命党人尽快接受新中国;第二,宋庆龄曾经是国民党中的高层,但她看不惯蒋介石的行事作风,早就辞去了国民党的职务,如果她能来参加开国大典的话,那无疑就是承认了新中国。

但是,毛主席的邀请却被宋庆龄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宋庆龄拒绝来参加开国大典有多方面的考虑。

第一,她虽然辞去了在国民党中的职务,并且看不惯蒋介石,但她知道,她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两党的发展。

第二,因为和蒋介石的“割袍断义”,蒋介石也逃到台湾后,害怕宋庆龄会帮助共产党,曾经多次暗杀她,宋庆龄出于自身和身边人的安全考虑,也拒绝了。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人民解放军在解放上海的时候,解放军的营长准备将上海的一间空房作为营地来休息,连续打了多天仗,将士们都想好好地休息一下。

但是,这间房是宋庆龄的私产。她当时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告诉营长,让他们去别的地方住。

这位营长一不认识宋庆龄,二是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让在这里驻扎,三则是看到部下都太累,想让他们快点休息一下。

就这样,宋庆龄就对解放军产生了误会,以为解放军和大部分国民党军一样,也会欺压普通老百姓。后来,虽然上面的领导诚心道歉,但还是影响了宋庆龄对共产党的看法,她回信给毛主席说:“一动不如一静,我在上海收听开国大典的广播,也是一样的。”

毛主席和周总理也是考虑到了宋庆龄的顾虑。毛主席特意写信,告诉她新中国即将成立,邀请宋庆龄一起来首都建设一个新中国。可以说,这个理由说到了宋庆龄的心坎儿上,她早些年追随孙中山,后来又在国外考察,不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建设祖国的路吗?现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正是她将理论付诸于行动的好机会啊!

后来,更是专门请邓颖超亲自到上海邀请宋庆龄。邓颖超和宋庆龄的私交甚好,让她去邀请,肯定事半功倍。见到久别重逢的友人,宋庆龄也是十分高兴的。而且女士之间也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她们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一会哭一会笑,距离不知不觉就拉近了。

邓颖超在叙旧过后,就说起了正事,她一一回答了宋庆龄的疑问。

宋庆龄担心共产党建立的新中国,会向国民党一样腐败,邓颖超说

:“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我们刚开始,就是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可以说,我们是从劳苦大众中走出来的,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

邓颖超的话打动了宋庆龄,她决定去北京,看看共产党的精神风貌,也想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

在宋庆龄到达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林伯渠等人亲自在车站迎接,这个迎接阵容,可以说是非常尊重宋庆龄了。

在开国大典上,宋庆龄看着毛主席庄严的身影,听他那洪亮的声音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立了!”只觉得心潮澎湃,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宋庆龄当时就有一股豪情,她也被感染了!

“全新的中国,需要每一个人的奋斗,我也要为建设新中国出一份力!”

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问宋庆龄对建设新中国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宋庆龄平日里就想了许多救国政策,她毫不保留地告诉了毛主席,并未共产党提出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对中国和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临别时,工作人员再次诚恳地邀请宋庆龄来中央任职

:“主席还有周总理他们都太需要您了,新中国也需要您,真诚的希望您可以与我们一起工作。”

这时候,宋庆龄其实已经是副主席了,还是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但她还是不想管太多的事。工作人员再三诚恳邀请,再加上那颗建设中华家的爱国心,最终打动了宋庆龄。

她开始处理大量国家事务,关注妇女的地位,儿童的健康成长。她在我国的教育、卫生、文化以及社会福利事业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玄... 玄武门事变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初拜秦琼、程知节为左、右武卫大将军,都食实封七百户。尉迟敬德因为有射杀李...
原创 古... 在古代,由于通讯和识别手段相对落后,如何在混战中快速分清敌我成为了战争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其实,古人在...
原创 朱... 在清朝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的名气甚至超过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皇帝,这个人就是困扰了清朝的康熙、雍正...
原创 朱... 朱元璋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都有着很大的争议,有人说他雄才大略,白手起家建立了强盛一时的大明王朝;不过也...
原创 没... 标题: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张特殊的照片,日本人大呼:脸都丢尽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
原创 当... “读史可以明鉴,知古可以鉴今”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数千年时间的流逝中,很多过去的生命都已...
原创 元... 我们读书的时候,老师经常我会给我们说历史的故事,我们也非常愿意听以前的那些古代故事,所以到后来我们对...
原创 最...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在很多人看来,龙就是神话传说中的产物,他们腾云驾雾,呼风...
原创 慈... 慈禧作为清朝时期最出名的女人,被世人耳熟能详。但是,人们没想到的是她写了一首诗,这首诗居然被编进了小...
原创 周... 七国之乱的爆发是汉景帝为政期间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儿。然而,它却成全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名将,周勃之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