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徐庶若是留下,会与诸葛亮产生矛盾吗?他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庞统吗
创始人
2025-07-23 19:32:30
0

创业的道理上,不是所有人都会愿意跟着你走到最后的。有些人中途撤资了,有些人嫌待遇低跳槽了,还有些人学到了一些心得自立门户了,这都是很正常的现状。

刘备创业期间,离开他的人数不胜数,其中比较著名的一位就是徐庶了。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刚出山没有多久,帮助刘备立下几次大功以后,就被曹操骗到了北方。

而事实上人家徐庶是看不上刘备了,自己主动走的。当时刘备从新野逃出,带着十万百姓,狼狈不堪。这个时候呆子都看得出,刘备是成不了气候的了,徐庶在这个时候离开,合情合理又合法,跳槽到曹操那里去又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何乐而不为?

徐庶前来劝降刘备时,并没有打算留下。

《三国演义》里徐庶的老母被曹操给抓了,这是徐庶离开刘备的理由。就算真的是这样,此后徐庶到了曹操那儿,他老母却因为徐庶的这个愚蠢行为选择自尽。

自此徐庶选择不再为曹操出一策,其实曹操压根就不在乎徐庶的什么计策。他手下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多一个徐庶不多,少一个徐庶不少。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三国志》

可是刘备就不同了,刘备手下根本就没什么像样的谋士,好不容易来了一个徐庶,却又被曹操给骗走了。

等到后来刘备有了诸葛亮以后,他的事业才逐渐崛起。诸葛亮大败曹军以后,曹操那边居然派遣徐庶前来做说客,希望刘备能够投降。

徐庶没了母亲的羁绊,只身前往刘备军营,这个时候他却没有选择留下,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徐庶压根就没有留下的理由。

从道义上来说,是他自己主动背叛了刘备,为了追求曹操那里的功名利禄,他才离开的刘备,所以没有理由留下。从现实角度来说,他还是不看好刘备。曹操再怎么奸雄,好歹是称霸中原的诸侯,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情,刘备还只是一个地方割据势力,完全不能相比。从演义的角度来说,徐庶因为背弃刘备而失去了母亲,这是他一生的痛楚,他不敢再面对这件事。而且刘备已经有了诸葛亮,不会再需要自己了。由此可见,徐庶压根就不可能重新回到刘备身边,所以这也是曹操放心大胆让徐庶前往刘备军营的理由。

徐庶若真的留下,与诸葛亮会和睦相处吗?

不少人把庞统之死归罪于诸葛亮,这可真的是天下奇闻,新时代难道就没有是非观了吗?还是说纯粹为了标新立异呢?

其实庞统之死,那就是一个意外,他自己带兵到前面试探军情,川兵们也不知道敌军的大军师会亲自前来,所以射杀庞统只是一个巧合罢了。

诸葛亮和庞统分工不同,诸葛亮负责守住荆州,而庞统则负责夺取益州,这两个人一个管理全局,一个只管军务,而且分别在不同战线,怎么可能引起矛盾呢?

徐庶受命而行。至樊城,玄德、孔明接见,共诉旧日之情。庶曰:“曹操使庶来招降使君,乃假买民心也,今彼分兵八路,填白河而进。樊城恐不可守,宜速作行计。”玄德欲留徐庶。庶谢曰:“某若不还,恐惹人笑。今老母已丧,抱恨终天。身虽在彼,誓不为设一谋,公有卧龙辅佐,何愁大业不成。庶请辞。”玄德不敢强留。---《三国演义》

徐庶是推荐诸葛亮的重要人物,刘备曾经问徐庶,诸葛亮的才华跟他比起来到底怎么样。徐庶告诉刘备,拿徐庶跟诸葛亮比,这就好比是驽马比麒麟,寒鸦比凤凰。

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见徐庶本人对诸葛亮是非常钦佩的,此外徐庶与诸葛亮的关系应该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徐庶在劝降刘备的时候,突然决定不走了,那么刘备必然要给他安排一个和诸葛亮差不多职位的差事。

曹操手下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等等这些谋士,都能够和平共处,为什么诸葛亮和徐庶就不能呢?

所以说即使徐庶留下来了,诸葛亮和徐庶这两个聪明人,也一定会和睦相处。至少不会因为地位差距发生争辩,毕竟大家都是明白人。

刘备不会让诸葛亮和徐庶产生矛盾。

刘备驭人之术是非常高明的,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这些人都是世之虎将,却能够在刘备帐下和平共处,这本身就是奇迹。

所以说刘备也一定可以调和谋士之间的关系。比如说诸葛亮和庞统的关系,这两个人都是绝顶聪明之人,刘备都想要用,就必须要用在不同的方面。

荆州的军政大事,刘备全部交给了诸葛亮,可见他对诸葛亮的才能和忠心是非常信任的。庞统刚刚加入,是不适合担任如此重任的,必须要让他立功。所以刘备带着庞统进入了益州,刘备希望庞统能够在益州立下大功,从而得到彻底的信任,继而能够像诸葛亮一样得到重要。臣子一家独大,对君王来说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朱元璋撤掉宰相就是这个原因。刘备当然也不希望手下只有一个绝顶聪明的诸葛亮,这样不利于后世君王的管理。所以刘备会不断培养一些平衡集团内部的力量,庞统活着的时候,那就是重点栽培对象。如果徐庶能够回到刘备身边,那必然也是重点培养对象。

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

可惜的是庞统、法正这些人死了,徐庶又没有回来,刘备只能用次一档次的李严来制衡诸葛亮,但是很显然,没什么效果,不是一个等量级的对手。

总结:徐庶与诸葛亮关系很好。

在没有出山之前,诸葛亮和徐庶就是好友。此后徐庶出山投靠刘备,又向刘备举荐了诸葛亮。这两个人在一起共事了一段时间。

虽然不知道他们相处的怎么样,不过的确是徐庶推荐诸葛亮出山的。由此可见两个人关系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不能忽略一点,也就是将来如果两个人在权力斗争的过程中,产生了摩擦,那就是无法避免的矛盾了。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三国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片茶叶连中法 新华社昆明7月26日电(记者王贤思)一片叶子,跨越山海,不仅连接起中国与法国,还串联起味觉与文化的共...
原创 国... 1935年初,王耀武率领国民党军补充1旅,在怀玉山一带设下埋伏。王部杀良冒功,抓捕怀玉山附近的农民,...
原创 苏... 俄罗斯,一个矛盾的国家。 2008年12月,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曾进行了名为“俄罗斯之名-历史的选择2...
原创 甄... 导读:曾经的那份份美好已成历史,有的却是心中那美好的回忆,如梦一样,让人向往,想在其中陶冶内心的豁达...
原创 晚... 晚清末年处于贫穷落后且内忧外患的年代,历史的文献记载亦是给人呈现出一种非常心酸厚重的压抑之感。而本组...
原创 朱... 明朝洪武十三年,李文忠在家交代完后事,心情沉重地上朝去了,朱元璋看了他的奏折,脸色骤变,指着他大骂道...
原创 唐... 玄白居易的《长恨歌》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千百年来,当谈到皇帝溺爱妃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
原创 吕... 吕不韦的最终命运,可以说已经注定了,对于他来说,自尽对他来说已经算是一种比较体面的死法了。吕不韦不傻...
原创 历... 商纣王谜团,武王伐纣一直是众所周知的故事,在其中在封神演义之中,也是以这一事情为关键案件线索,传扬激...
原创 日... 综述 或许在诸多科幻类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那些死而复生的桥段,虽然人的生命是在不可逆转的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