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杨广:枉有雄才大略,奈何遗臭千年
创始人
2025-07-23 13:32:46
0

杨广,生于569年,604年即皇帝位,逝于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

杨广“美姿仪,少敏慧”,文学修为极深,其诗文在中国文学、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太宗李世民最有名的一首诗叫《赐萧瑀》,诗中的前两句都是抄袭剽窃杨广的。杨广的诗句“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被宋代秦观收入自己词中,并被后世文人墨客多次借用。作家郑振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杨广虽不是一个很高明的政治家,却是一位绝好的诗人。”

杨广不但文采斐然,在军事上也是可圈可点毫不含糊。589年,年仅20岁的杨广任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统领51万大军突破长江天堑,一举消灭富富庶、强盛的陈王朝,结束了长达百余年的南北朝割据的局面。609年,杨广御驾亲征并消灭吐谷浑,为大隋拓疆千里,在吐谷浑故地置州、县、镇、戍,实行郡县制管理,将青海、甘肃等地纳入了隋版图并实际控制。

这样看来,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美誉用到杨广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反观杨广的皇位竞争者杨勇,史书上称杨勇宽厚仁孝,儒雅谦恭。也就是旁敲侧击的说杨勇是个平庸之辈,没什么才能拿得出手,也只能夸夸性格和气质了。杨勇成为太子就一个原因,他是兄弟五人中的老大。他的太子地位怎么丢的,正是他公然敛财,大肆铺张浪费,犯了以勤政节俭治国的老爸杨坚的大忌;他还喜新厌旧纵妾抑妻,又犯了以妒忌成名的老妈孤独伽罗的大忌。所以一个不甚成器的太子,便被更出色的人选取代了。

杨广之恶,成名于祖君彦的《为李密檄洛州文》。祖君彦本是杨广的旧臣,但未得重用。祖君彦是个写檄文的专家,跟着李密造反时才有了用武之处,流传甚广的“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便是出自祖君彦笔下。大文豪罗贯中后来在《隋唐两朝志传》中对祖君彦列举的杨广十大罪状部分引用部分修改。概括起来主要为:1.弑父;2.乱伦;3.沉迷酒色不思朝政;4.大兴土木用度奢侈;5.收苛捐杂税民不聊生;6.喜欢巡游,好大喜功劳民伤财;7.征辽东;8.杀戮功臣良将;9.卖官鬻爵任用奸人;10.赏罚不明。

在世人看来,十条大罪中,最可恨的莫过于前两条,是无法容忍的。后面八条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对也罢错也罢,反正没有什么标准。搞基建花多少钱才是合理的,预算不够了就任由其成为烂尾工程?没有得到重用的人就有资格说那些受到重用的人是奸臣侫人?功臣良将危及政权或起不臣之心,也杀不得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何况高句丽还是一个不断蚕食隋朝疆土掠夺骚扰隋朝百姓的心腹大患?搞搞自卫反击居然也成了错?其后的李世民、李治父子不也是继续出兵攻打高句丽并将其灭掉。

杨广弑父至今没有历史定论,杨坚死时已经64岁,在当时已是高寿了,死之前也已卧病许久。太子杨广已主持朝政,署理军国大事,似乎没必要急不可耐地置奄奄一息的杨坚于死地。后世记述杨坚之死也有多种不一说法,有勒死的,有毒死的,也用剑捅死的。杨广杀兄倒是真的,但他也比不上自己的表侄+女婿——李世民,他杀了一个,李世民可是杀了一双啊!

所谓杨广乱伦,各种资料也记载不一。有记载他调戏的是杨坚宠妃宣华夫人,也有说他调戏的是杨坚宠妃容华夫人的,故事情节完全相同,但女主角却是两人,这事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也许杨广真的在杨坚死后收编了宣华夫人和容华夫人,但李世民及其后代也没能强到哪儿去。李世民杀掉弟弟李元吉,娶了弟媳杨珪媚;身为杨广的女婿,还把老岳母萧皇后纳入了自己的后宫。高宗李治,竟堂而皇之地迎娶他爹李世民的才人武则天。还有唐明皇李隆基,与自己的儿媳杨玉环的爱情竟然成名扬千古并传为佳话。大家干的都是同样的事,声名待遇却是天差地远云泥之别,杨广肯定不服。

史并不完全是事实,因为古代的事不是“有图有真相”的,所以谁的嗓门高谁发布的早谁的能量大谁就说的就有权威就越有可能被更多的人认为真实可信。史料的来源很大部分就是口口相传和道听途说,再加上统治者的意志和编撰者的个人好恶取向,用文字记载保存下来,就逐步固定成了史。

杨广的隋炀帝称号,是他的姨表哥唐高祖李渊送给他的。“炀”是个内容很丰富的字,有六种解释,分别是“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薄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全都是说帝王昏庸的。比较讽刺的是,“炀”这个字曾被杨广追封给陈后主叔宝。李渊学问不如杨广,大概找不到更好更有学问的字了,就直接拿过来给杨广用上了。

杨广在位14年,时间不算太长;死时年龄也不太大,还不及50岁。这位所谓的“昏君”在位期间一直都忙着干大事,而且干的还都是些功在千秋的大事。但这些大事耗尽了国家的财力和人力,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范围,最终也让杨广享尽骂名,众叛亲离之后丢掉了性命。

杨广在606年设进士科,通过考试为国家选拔人才,让真正有才能的人报国有门。这应该算得上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吧,但豪门士族却是极力反对的,因为杨广打破了他们对人才市场的垄断,剥夺了其政治权益,所以纷纷造反滋事。隋朝灭亡后,科举制度却被后世一直沿用。“书中自有黄金屋”,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激励着一代代学子寒窗苦读,成为持续推动中华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杨广做的另一件推动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千秋大事,就是开凿大运河。杨广前后用了6年时间,开凿修复了以洛阳为中心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巩固和发展国家统一事业,促进南北方经济发展交流,至今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诗人皮日休曾经写过一首诗,对杨广的评价极其客观,“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杨广是一个有大格局和大抱负的人,但时和运并没有站到他这一边。杨广失败的原因很大部分是急于求成,但也无可奈何。有些事是必然要做的,是等不得的。大运河开凿用的时间越多,收益见效就愈快。如果一拖再拖,成了烂尾工程,损失就会更大。对高句丽的侵略行为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放任其胡来,干净彻底消灭之就是最好的办法。也许杨广欠缺的只是统筹平衡本领,否则历史将会是另一种写法。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世道就是如此。李世民在杨广的“烂尾楼”上简单装修,便坐享其成为一代英主,担任总设计师并完成基础建设的杨广却沦为了昏君暴君,杨广冤不冤啊?于大众来说倒也无所谓,反正被历史冤枉的人中也不只他一个。

(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即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论古代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明朝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皇帝,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坐...
原创 李... 公元737年,失去宠妃武惠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听说儿子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心中动了歪心思, 可杨玉...
原创 刘...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过许多的封建王朝,王朝的覆灭好像都存在一个思维定式,不正常的统治引起社会底层广大人民...
原创 苏... 1945年2月,随着德军在战场上节节溃败,欧洲战事即将结束,美、苏、英三国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
原创 新... 1941年2月上旬,驻扎在湖北荆门和钟祥冷水一带的日伪军五千多人,向位于钟祥西南面的石牌地区发动“扫...
原创 窦... 其实不光是窦宪的名气比不上霍去病,你看看东汉有几个人的名气能够跟西汉相比较的?就拿典型的开国元勋们来...
原创 蜀... 建兴十二年十月八日,一带谋臣诸葛亮撒手人寰,给了本就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沉重一击。自荆州失陷以来,蜀汉...
原创 范... 喜欢研究三国历史的人,一定对张飞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是比较熟悉的,演义中张飞杀猪的出身,以及正史...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如... 姓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伴随着自己一生的东西,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姓氏的历史都是相当悠久的存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