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陷入困境,杨秀清等人惨遭杀害,太平军由鼎盛逐渐走向衰败。在这次变故中,太平军元气受创,不得不从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天京以西的战局也对太平军不利。到了1858年8月,湖北、江西相继被湘军占领,成为他们进攻太平军的基地。此时,清廷迅速行动,钦差大臣和春率领的清军再度逼近天京。
面对严峻形势,太平天国的新一代领导核心陈玉成和李秀成在安庆北枞阳镇召开会议,决定各路兵马协同作战。在陈玉成的指挥下,太平军从鄂豫边境撤兵东进,重新占领了庐州等城市,并与李秀成在乌衣汇合,共同击溃了清军。8月,陈玉成、李秀成联手进攻江浦,成功攻下浦口,瓦解了清军在江北的阵地。浦口的胜利暂时缓解了天京的危机,但并未从根本上扭转战局。 然而,就在陈玉成和李秀成在江北战场获得进展的同时,湘军主帅曾国藩根据咸丰帝的旨意,派遣骁将李续宾率领精锐北援庐州,进攻太湖。李续宾是湘军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他迅速攻占太湖、潜山、桐城、舒城等地。李续宾以敢战不怕死而著称,展现出勇猛的战斗风格。 随着湘军的进攻,太平军陷入了艰难境地。在此关键时刻,太平天国领导层决定采取果断行动。陈玉成、李秀成在江北战场取得进展后,迅速集结大军,阻断湘军的增援通道。11月14日,陈玉成统率大军进攻李续宾大营,太平军和湘军爆发激烈战斗。在一开始,太平军稍有失利,但突然降临的大雾使双方无法辨认敌我形势。陈玉成趁机从湘军左路后方杀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太平军乘机反击,湘军左路遭受重创,太平军士气大振,迅速击败湘军中路和右路各营。 在湘军表现出败象的同时,李续宾亲率后备兵力赶来增援,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战斗。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也率部队从白石山赶来协同作战,三河守将吴定规从三河城内冲出,包抄湘军的后路。李续宾部遭到全面包围,太平军成功围歼湘军5000多人,湘军元老李续宾战死。在这场三河之战中,湘军精锐全军覆没,使得天京摆脱危机,太平天国军威得以重振,支撑了六七年。然而,对于曾国藩来说,此次失败让湘军元气大伤,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