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东晋时期,川蜀的成汉政权依旧是威胁东晋统治的一大隐患,所以在公元346年东晋名将—桓温率部进攻成都,由此一举灭掉了成汉政权。在攻入成都后,在对宫廷档案进行整理时,意外发现了近一个世纪前,姜维在投降前写给刘禅的信,并且还是一封密信,内容也很简单,只有潦潦草草的二十三个字—“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也不禁让人感到姜维对蜀汉的一片忠心。
一、姜维一生不负诸葛亮之托
早年诸葛亮在评价姜维时,对姜维有幼麟之称,可见诸葛亮对姜维对评价还是非常高的,也把姜维当作了国家储备人才来培养,后来姜维也是一生都不负诸葛亮之托,扛起了这个蜀汉的军政。
邓艾对姜维的评价很耐人寻味,在邓艾灭蜀汉计划中,姜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虽然写过劝降信,但姜维并没有上当,于是他也说:“姜维,自一时雄儿也。然与某相值,故穷耳。”显然姜维的实力不容小觑,在邓艾与姜维带领的蜀汉正规军交锋时,邓艾并占不到多少便宜,于是只得暗渡陈仓了。
在邓艾直取成都后,姜维投降了钟会,其实这也是很有考量的,姜维早就料到了钟会会造反,于是带兵投降钟会,这无疑是对钟会的一个莫大支持,所以也有了姜维是假投降的说法,可无论怎样,姜维无疑是蜀汉后期的核心人物,其一生都不负诸葛亮所托,直到鞠躬尽瘁。
二、姜维出仕遗憾破多
虽然姜维在蜀汉后期属于核心人物,可是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姜维手里,相反姜维的不少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这也是造成后来蜀汉亡国的原因之一。在诸葛亮死后的二十九年间,姜维虽然被提拔到了核心领导层,可是依旧有其竞争对手蒋琬和费袆,除了姜维以外,这两人也不容小觑。
这二十九年间由于十九年都掌握在蒋琬和费袆手中,因此不再伐魏的政策已经是深入人心了。没有讨伐魏国近二十年,当姜维希望能够再次伐魏时,整个蜀汉朝野都感觉姜维会无功而返,于是极力阻止姜维伐魏,当然当时蜀汉的经济也有一些问题,所以刘禅还是极力避免与魏国正面交锋的。
所以当邓艾出兵蜀汉时,整个蜀汉是慌忙应对,可在姜维的带领下依旧能站住阵脚甚至能反攻,对于姜维来说已经是十分不易了,所以蜀汉的灭亡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姜维用兵的问题,相反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
三、姜维投降后依旧称得上英雄
在钟会造反失败后,姜维的理想彻底破灭了,虽然他没有能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遗愿,可是他的作为依旧堪称英雄。到了晋国成立后,虽然也屡次请姜维出山,可是都一一断然拒绝,在蜀汉灭亡后,姜维便淡出了视野。
显然姜维并没有完成诸葛亮的遗愿,可是在蜀汉灭亡最后挣扎的关头,姜维还是无愧于诸葛亮的托付,尽最大努力挽救蜀汉政权,所以对于姜维的一生也算上是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了。在东晋军队再次找出姜维写给刘禅的信件时,也震惊了东晋的史学家,对于姜维是英雄可以说没有任何争辩了,而在姜维投降后,其作为也更称得上个英雄。
四、小结:
姜维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虽然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将诸葛亮的遗愿化为现实,可在蜀汉后期的朝野中也是无力回天,所以对于姜维来说没有达成诸葛亮的遗愿只能说是一个客观的时局问题。对于姜维自身而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可以让诸葛亮九泉之下瞑目了,而自己也无愧于一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