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的昏庸无道到底是真的还是被冤枉的?
创始人
2025-07-23 06:02:11
0

说到隋炀帝,相信大家都会想到历史课本中对他的评价:昏庸无道,暴虐。近些年来,很多人开始为隋炀帝平反,认为他是一位明君,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位极具争议的隋炀帝到底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还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明君。

隋炀帝懒政吗?

并不,恰恰想反,他非常勤政,在位十三载,他真正呆在长安城里的时间不足两年,在洛阳的时间不到四年,这时肯定就有人要说了:那还用说吗?肯定是出去游山玩水享乐去了啊!非也非也,他曾经去的地方,现在花钱请各位读者去都未必想去。

那么他都“游玩”了哪些地方呢?他为了加强对西部的控制,亲自去了河西走廊,要穿过祁连山,要么翻过四千多米的崇山峻岭,要么穿过海拔三千多米的大斗拔谷,他选择了穿过大斗拔谷,天气莫测,而且陡峭处的路只能允许一人通过,走长蛇阵,露宿山谷,最后到了西边的玉门关,要知道,这地方连春风都不度啊。

杨广在秀才科的基础上增设进士科,完善且奠定了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极具历史影响的事件,多次对外征战,也有所收获,扩大了我国的疆域,修建大运河,对后代人民有所裨益,这么一看,隋炀帝确实做了身为一位明君该做的事,这也是很多人为炀帝平反的依据。

但是,修建运河修建长城征讨外敌,身为皇帝他下一个命令,真正去劳动去完成这些事的是老百姓啊。

炀帝很有野心,从他的处处征战和大型工程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想做出一番功绩来的,但是,什么是盛世,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从来没有考虑过。

有人说灭陈统一的功劳是杨广的,但是当时北周已经统一了大部分,有丰厚的人力物力。灭陈时,前有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前线作战,杨广跟随,中有真正指挥全军的高颎,后有杨坚指挥,这场战斗可谓大势所趋。

喜欢搞事的隋炀帝

605年炀帝每月征250万民夫打造洛阳,累死了100多万人,同年修建运河征调100万民夫,累死六七十万,把百姓的积蓄掏空。两年后修长城,征调几十万民夫,死伤一半,610年,征兵百万,隔年,多处遭受黄河水灾,饿死淹死的人无数,炀帝不管,又征调百万民夫,倒将粮食运往北京去打高句丽。

打高句丽时用各地的民兵和民夫,对于贵族的高质量私兵未曾动用,这致使人民的死亡率极高,物资也大量损失,一征南方士兵死亡太半,也就是死了三分之二的人,将士们骸骨不归,身处异地。隋文帝期储藏的粮食武器等大量物资被炀帝运到高句丽准备作战,但征讨失败,大量物资都被留在了高句丽。

三征高句丽死伤无数,无功而返,炀帝觉得没面子,又征兵去打突厥。炀帝前期对突厥特别优待,高颎认为这样优待突厥会导致突厥的强大,炀帝不仅没有听,还把高颎给杀了,最后的结果就是,“戎狄之强,古未有也”,突厥的疆域不断扩大,甚至想入主中原,突厥一度围炀帝于雁门,炀帝脱身后,致死都未曾翻身。

装备齐全地开始,最后身处异地

隋文帝是出了名的节俭勤政爱民,隋朝有六大粮仓,就拿洛口仓来说,能储存两千四百万石粮食,唐太宗曾感叹储存的粮食吃五六十年都没问题。北周,隋文帝给炀帝留下了丰厚的产业和局势,有打下来的庞大疆域,有大量的人口人力物力,强大的国家,当时的突厥和胡人都尊称文帝是“圣人可汗”。

炀帝大业五年有近900万户,4600万人。①经过炀帝的统治十几年统治,国家只剩200多万户了,去征战去扩大疆域是历代帝王都想做的事,但是以这么庞大的百姓性命为前提这难道不是统治无方?这不是暴虐?

借鉴网友说过的一句话:“他本该做文景的活,却干了武帝的事。” 却也没有做好。

参考文献:①《隋书·地理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论古代各个王朝的军事实力,明朝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皇帝,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坐...
原创 李... 公元737年,失去宠妃武惠妃的唐玄宗李隆基听说儿子李琩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心中动了歪心思, 可杨玉...
原创 刘... 中国封建社会经历过许多的封建王朝,王朝的覆灭好像都存在一个思维定式,不正常的统治引起社会底层广大人民...
原创 苏... 1945年2月,随着德军在战场上节节溃败,欧洲战事即将结束,美、苏、英三国在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
原创 新... 1941年2月上旬,驻扎在湖北荆门和钟祥冷水一带的日伪军五千多人,向位于钟祥西南面的石牌地区发动“扫...
原创 窦... 其实不光是窦宪的名气比不上霍去病,你看看东汉有几个人的名气能够跟西汉相比较的?就拿典型的开国元勋们来...
原创 蜀... 建兴十二年十月八日,一带谋臣诸葛亮撒手人寰,给了本就风雨飘摇的蜀汉政权沉重一击。自荆州失陷以来,蜀汉...
原创 范... 喜欢研究三国历史的人,一定对张飞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是比较熟悉的,演义中张飞杀猪的出身,以及正史...
原创 朝...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
原创 如... 姓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伴随着自己一生的东西,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少姓氏的历史都是相当悠久的存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