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他位置不对,赵匡胤确实位置不对。他本人是后周时期的将领。柴荣非常器重和信任他,不断提拔他。然而,柴荣死后不久,他就穿上黄袍,自己当了皇帝,这让柴荣很失望。但这在历史上是很正常的。如果说地位不公平,那么李渊作为唐公,乘虚而入,也好不了多少。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根本不值一提。而且,五朝十国中,皇帝大多是被权臣或武将篡位,自立的。
有人说,为了老赵家,面对外敌,宁愿割地赔款,也不肯进步。确实,因为赵匡胤的位置不对,他非常害怕武将们再次推翻他们家族的天下,树立新的圣贤。因此,赵匡胤使出了一切可能的手段,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很多方法甚至违背了基本逻辑。以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时,他们向前看,向后看。其实,这是正常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永远强大呢?当然,这确实是有问题的,因为面对外敌,赵匡胤选择了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实际上,外敌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北宋和南宋最终都是死于外敌之手,而不是内敌之手。
客观地说,赵匡胤并不完美。他确实有很多问题。因此,我们在看待历史人物的时候一定要客观。他的很多政策确实对两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很多政策甚至直接威胁到政权的稳定。就算两宋的灭亡与他有关,那他也不能称为千古罪人。这个标签实在是太大了。
更应该看到,他结束了晚唐至五朝的混乱,开创了北宋第一个盛世的建隆统治,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