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社会从古至近代,前前后后延续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
在这悠长的封建年代里,官僚体制逐渐进化,到清朝时期,中国的封建集权官僚制度已臻化境,这套制度巩固了封建统治者的权利,同样也给底下的贪官污吏开了不少的空子。
导致清朝末期政权覆灭的一大原因不是别的,就是政府腐败无能,官员大肆敛财指使国家国库空虚,在外来侵略面前只能被动挨打,以致灭亡。
很多人对清朝贪官的印象都是来自于
和珅
,毕竟许多影视作品都在强化和珅贪污的形象,但其实在清朝时期,和珅并不是贪的最多的人。
今天要说的整个人,贪污的钱财远超和珅,其后代如今都是大亨。这样一个巧妙利用乱世的大官,就是
李鸿章
。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具有优秀学习能力的他年纪轻轻就受到老师赏识,道光二十年就中了秀才,三年后李鸿章又在父亲的期盼下进入京城,参加乡试,并在这一年写了十首
《入都》
,一时间声名大噪。
在时任京官的父亲的引荐下,李鸿章与官场上的许多人物有了私交,这也为他之后的官运亨通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初入官场的李鸿章一开始拜在
曾国藩
门下,曾国藩是什么人啊,是清末鼎鼎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正是在曾国藩身边的这段时间,李鸿章积累了不少从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曾国藩对天资聪颖的李鸿章也颇为赏识,不仅在办理公务的时候经常带着他,平时自己处理事情也会和李鸿章讨论,在许多地方给予李鸿章提点照顾。久而久之,李鸿章就在曾国藩的羽翼之下有了自己的力量,
开始在朝堂上有了一席之地
。
也就是这个时候,
太平天国运动
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清政府内忧外患忙的是焦头烂额,此时的清政府不得不组织一支新的军队用来打压农民起义,而李鸿章非常幸运地成为了这支新军队的首领,这支军队就是之后闻名遐迩的
湘军
。
管理军队是一个油水十分丰厚的活计,管理湘军的几年间,李鸿章里里外外没少捞金,提取抽成内外差价,可以说是
赚了个盆满钵满
。
不过,他在贪污之余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李鸿章也有真才实学,在他的带领下,湘军可谓是勇猛无比,在镇压过程中
立下了赫赫战功
。
功绩卓越的李鸿章很快就成了统治者眼前的红人,同样的,他也成了清政府
洋务运动
的主要领导人和发起人,
掌管了清政府财务大权
,此时的他如鱼得水,在办实事的同时,将国库捞了个过瘾。
据后人估计,李鸿章去世后家中起码有
白银两千多万两
,名下还有
几百亩田地
,保守估计这些财产也在
几千万两白银
左右。
现如今李鸿章的后人依然受着祖上积累下来的财富的庇护,有从商赚钱身价过亿的富商
李家昶
、
李家景
和
李家曙,
也有潜心学术当上清华大学院长的李道增……都算得上是各行各界的名流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