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刀断雪行,弓月向天明。燕北家万里,雨落故云生。烽火锁江岸,狼烟困寒兵。浴血染孤夜,长留旌鼓声。
半壁江山的南宋,如履薄冰地生存了152年。在有惊无险的百年风云之中,前有女真侵扰,后有蒙古来袭。危难之际总有那些热血将士,前赴后继御辱拒敌,如孟珙、吴玠、吴璘、王坚、刘锜等,论其功绩均不在岳飞韩世忠之下。
三国演义中的大刀魏延,擎起了西蜀一面大旗,文武兼备声名远扬。谁知900年后的南宋,出了一位大刀魏胜,为南宋披荆斩棘,可谓军事奇才难得虎将,谋略和他的大环刀一样,威震敌胆大放异彩。
魏胜(1120年—1164年),字彦威,宿迁(今江苏宿迁西南)人,南宋著名战将。话说公元1120年,宋金联合灭辽之时,在江苏宿迁的一户魏姓农家,降生了一个小男孩,母亲为其取名魏胜字彦威。
世上没有天生的将军,只有磨砺才能造就英雄。少年的魏胜生不逢时,7岁的时候遇上了靖康之耻。中原沦陷不说,江南家乡也遭金军的铁蹄蹂躏。
山河破碎家园支离,老百姓在占领区流亡生存,压迫剥削还能咬牙忍受,金人的奴役暴行才是痛彻心扉的。魏胜亲眼目睹亡国之痛,决心以身许国,赶走那些披着羊皮的狼。
一个14岁的孩子,为了心中那份理想和信念,毅然决然地走上从军之路,他在韩世忠麾下做了一名弓箭手。7年间,跟随韩世忠南征北战冲锋陷阵,学习了一些排兵布阵之策,在实战中独创出一套无人能及的刀法。
公元1141年,赵构秦桧一心与金议和,叫停了岳飞北攻开封,令韩世忠海州鸣金收兵,当然还有其他战场全部停摆。面对朝廷的不抵抗政策,魏胜气得火冒三丈,脱下宋军的号坎不辞而别!
敌后孤鹰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又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朝廷不抵抗的政策,只能节制南宋的军队,它控制不了魏胜个人行为。对于金军的作战特点,还是随韩世忠出战时,掌握了一些金军阵法和战术。但金军有哪些特点和弱点?军官与士兵之间是怎样的状况?他们的后勤是如何保障的?占领的城池防卫力量如何配备?
魏胜还真想弄个水落石出,他乔装打扮成盐贩老板、手艺人、农民深入金人统治区。不但做起了宋的“间谍,”手下还有一支“敌后武工队。”看准时机突袭一下少量的金兵,风声紧张的时候便是龙归大海无影无踪。
阳山是魏胜的间谍根据地,卧薪尝胆昼出夜伏,将忠诚写在“驱逐鞑虏,还我河山”的誓言里。为了进一步刺探金人情报,他只身前往涟水、海州。那里是金人控制江南的大本营,如果将布防图兵力火力掌握手中,那是不可估量的重要军事价值。
间谍战游击战齐头并进,令金人头痛不已。让他们更想不到的是,与他们周旋的这个人,竟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活动了二十余年。二十年的不懈坚持,常人是难以做到的。
重上疆场
公元1161年,身在涟水、海州一带活动的魏胜,凭借职业嗅觉预感出态势异常。金人不仅建造一些帆船兵器,还大量征集粮草囤积,从经验上来说,这是战争的前期预兆。
魏胜将这一重要信息,传递给楚州知州蓝师稷,提醒他做好防范措施和准备。蓝师稷回复道:“宋金议和二十年相安无事,怎么可能背信弃义,你别太敏感了!”
庸才至蠢没有一点责任感紧迫感,被秦桧洗脑都洗成笨蛋。既然官府不作为,那么只能靠自己去解决。通过魏胜的暗自招募,很快就有三百宋人义士加入。三百对四千金兵他们真的能创造奇迹?
趁着夜色的掩护,魏胜带领三百人渡过淮河,一个突然袭击打得金兵弃城而逃。涟水的胜利让宋人又看到了希望,一时间加入抗金者超五百人。队伍有了朝廷不给番号,魏胜也应该给公众一个名称,那么暂时就叫“义勇军!”武器给养军费等等,一切都由自己“想办法。”
拿下涟水不是目的,魏胜将目光投向了大城市海州。海州守将高文福乃是个贪生怕死的汉奸,魏胜了解他都了解到骨子里。高文福的能耐除了欺压百姓以外,贪污腐败道是行家里手。别看他手握八千人马,打这么一个怂货脓包,魏胜太有信心了。
别看蓝师稷什么都不给,以战养战的策略早已制定好了。海州不但被义军攻破,高文福也成了阶下囚。涟水、海州的收复引起了连锁反应,沭阳、东海、怀仁、胸山等地又归顺了南宋的怀抱。
宋朝人又踏进久别的故土,高兴的心情难以言表,他们纷纷踊跃参报名参加义军,人数五百扩增至五千。魏胜自然欣喜万分,同时也考虑到金军必然报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自然是后话暂且不表。沂州城如果不拿回来,对海州是个不小的威胁,魏胜又带领他五千军兵,偷袭沂州城一举得手,杀死千余名金兵,占领了沂州。
大刀所向
金帝完颜亮得知海州丢失,即刻派蒙恬镇国率万余金兵一定夺回海州。金兵气势汹汹一路杀来,魏胜只带一千精兵在海州外围迎敌。一千对一万不说战斗,就气势而言足以令人胆怯。可魏胜这些精兵不是吃素的,敢与数十倍的敌人交手,金兵还真些发蒙。
魏胜边打边退,金兵步步紧追,引蛇出洞之计已经成功,金兵哪里知道已进入了埋伏圈。随着一声炮号响起,四面八方杀出来的全是义军。魏胜掉转马头直奔蒙恬而去,蒙恬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大刀斩于马下。
金兵一看主帅身首异处,哪里还有心思恋战,趁乱想全线总溃退,魏胜岂能放过这个机会,大刀往空中一举,开启全部追杀模式,一战歼灭数千敌人,魏大刀的名号从此响彻云霄。
海州这边刚刚稳定下来,沂州的数万抗金军民,被金兵围困在苍山寨。魏胜得到求救的消息,马不停蹄赶往苍山寨,大批金兵尾随跟来。魏胜一人擎刀断后,吓得金兵猥琐不前。
大刀所向冲破金兵的包围圈,魏胜和援兵进入苍山寨。就在苍山寨鏖战焦灼之时,魏胜估计金兵一定会偷袭海州。于是带领两千士兵从寨后回防海州,果不出魏胜所料,金兵放弃了苍山寨,调头向海州攻击前进。
先给金兵迎头痛击后,魏胜与海州军民同仇敌忾,打退金兵的无数次攻城。此战持续了七天七夜,在箭雨雷石的打击下,金兵死伤过半最后只能撤退而走。
强强联手
魏胜靠自己的力量收复海州,海州因此成为抗金的战略重地。魏胜这边打得热火朝天,还收复了许多失地,可笑的是南宋朝廷竟然对此一无所知?江淮各路州府县衙都是聋子瞎子吗?他们为啥不告知朝廷?只有鬼知道!
直到沿海置制使李宝派他的儿子李公佐从海上刺探敌情,乘船到海州后才知道此地已被收复。李宝大喜,一面上奏朝廷一面邀请魏胜共商破敌大计。
李宝,南宋名将,曾在岳飞、韩世忠部下作战。公元1161年,李宝率3000弓弩手120艘战船,从长江口北上,在东海登陆后,与魏胜两面夹击,彻底打败了海州附近的金兵,海州又回到宋朝的怀抱。
英雄惜英雄所见略同,两大军事奇才的联合,令南宋的抗金形势大为改观,接下来两位英雄都盯上了金军四大主力之一的水军。不错,先把他的水路报销了,临安就会安全一些。
金兵的战船全部停泊在唐岛附近,600艘战船加7万大军,如果开到临安水域,南宋王朝必然灭亡。宋金唐岛大战拉开了序幕,李宝以3000千弓弩手,120艘战船为主力,巧借南风突然冲入敌船面前,硫磺雨箭齐射船身,一时间火光四起浓烟冲天。金兵跳水保命被箭矢射杀,逃到岸上的金兵又被魏胜截杀,几乎消灭殆尽。
金帝完颜亮在采石矶遇到了大将虞允文,一触即溃惨败而归。完颜亮得知最大的水军毁于一旦,气急败坏的他督促金兵死战到底,否则就地杀头。此话一出激怒大部金兵,一拥而上杀死了他们的皇帝完颜亮,金兵全线撤退。
再战海州
海州是金人不愿失去的战略重地,完颜雍接任帝王后,动员大量的兵源以图拿下海州。第一战:金人以山东路都统发兵十万,直至海州城外,看架势不得海州誓不罢休。
李宝带领他的水军从侧翼攻击,魏胜正面杀出,两面受敌令金军难以应对,魏大刀如虎入狼群一般,杀得金兵尸横遍野江河堰塞,金兵失败了。
二战:金派五斤太师率兵二十万,兵分两路向海州进犯。第一路以10万向西南进攻,企图切断海州与外界的联系。魏胜以三千精兵拦截这路金兵,一阵狂杀乱砍金兵死伤数千,乘胜追击金兵三十里,才肯收兵回营。
第二路10万金兵抵达海州城下,以投石机云梯为主攻抓手,加紧攻击海州城区。魏胜指挥军兵投放箭石,并用金液(熔化的铁水)泼浇敌人,苦战几天几夜金兵毫无进展。
金兵一看强攻不能奏效,在城外修建堡垒,妄想做长期战斗困死海州。魏胜早就看出金人的阴谋,不等堡垒修建之时,魏胜带一万五千兵士杀出城外,与李宝派来一万五千兵马合击金兵,三万打十万打得金兵一败涂地。
助战辛弃疾
早在1162年前,辛弃疾就耳闻威震江淮的魏胜,魏胜也晓得飞虎军大将辛弃疾。由于心系家国百姓的共同志向,魏胜与辛弃疾建立了书信友谊。
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正值辛弃疾联系朝廷的间隙,义军得知首领被杀各自散去。辛弃疾把悲愤的心情向魏胜倾诉,发誓一定要抓住张安国,为耿京报仇雪恨。
魏胜不但佩服辛弃疾的才华,更敬重他那一棵拳拳赤诚之心,从军中精选出五十名战士,并且派出一万军兵在外围干扰金兵。
辛魏的密切配合,促使辛弃疾在万马军中,生擒叛徒张安国如探囊取物,成就了一段激荡人心的佳话。
英雄罹难
公元1162年,山东、江苏在魏胜的带领下,几次打败金兵的大规模进攻,取得中兴十三处功中的唐岛之战,与李宝强强联合打败20万金兵大军,摘下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解围海州之战。这时宋高宗才知道魏胜还在抗战,并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战绩,为南宋的临安守住了北大门。
奖!一定要嘉奖!宋高宗封魏胜为“閤门祗候”,正式任命他为海州知州兼山东路忠义军都统。魏胜及部队一下子由编外的民间组织,转为正式体制的南宋军队。
前面刚表扬一番,后面立马就套上紧箍咒,南宋这个朝代就是这么有意思。公元1163年,朝廷派贾和仲监军海州山东,无疑是来制约魏胜的顶头上司。
战略战术、军事布防狗屁不通,但挑拨是非打个小报告无比的专业,三更鬼画符就把魏胜给参下了台。都督府罢免了魏胜的军权,调往建康任职。终究纸里包不住火,在百姓联名揭发下,魏胜又官复原职。
走了贾和仲又来了个刘宝,换汤不换药一个比一个不是东西。在楚州地界刘宝独断专行,大将军魏胜在他那里,不准反驳或有什么异议,这叫打压。魏胜发明的战车,在军事史上非常著名,以至宋以后的明清都使用或效仿此兵器。
刘宝以权豪夺魏胜的战车,缩编他的部队,这叫排挤。刘宝见排挤的还不到位,干脆让魏胜带领几千人驻守清河口。那么有人就问了,魏胜为何不反抗,为啥不杀死这个狗官?南宋当时的口号是和平团结,谁也不能破坏当前的政治环境,帽子很大,谁都承受不起!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宋军对魏胜的一系列做派,金人看得眉开眼笑,杀死魏胜这个超级对手,是他们做梦都求之不得的。
于是,金人以运粮草去泗州为由,要借道的魏胜清河口,魏胜岂能答应无理要求。金兵以此为借口,发兵攻打清河口。
四万金兵对三千宋军,三千人在几万人的包围下,如同沧海一粟沙漠中的几粒石子,但魏胜和他的士兵没有后退半步,誓死保卫南宋的一寸土地。
战争是残酷的,战斗是血腥的。魏胜和他的战士再能战斗,面对汪洋一般的人海,死伤的战士相继倒下,战场上宋军仅剩几百人而已。生死存亡仅在一线,时间就是生命的危机时刻,刘宝近在咫尺手握重兵在干什么?
他在“坐山观虎斗,”见死不救没有一点人性的慈悲,嫉贤妒能借刀杀人,是这厮最丑恶无比的嘴脸。敌人杀死一层又来一层,魏胜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突围。他让步兵先撤离战场,自己带领起兵掩护断后。
艰难险阻的撤退,让这支宋军损失惨重,当撤至淮阴边界的时候,一支流箭击中了魏胜的要害,一代英豪不幸陨落。
结语:魏胜从41岁走上战场,他的巅峰期只有4年。4年凭他一己之力阻止了金兵前进的脚步,四场最大的战役,均已以少胜多创造战争奇迹,说他军事奇才定论中肯。写到此处,心里的敬意只能用文字表达,但那股凛然正气,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最后用陆游的一首诗作为完结吧!
《秋夜将晓出》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