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独立的特务系统“研究系”,得名于陈诚主持的第六战区长官部通讯室(研究室)。它独立于中统、军统而存在,在其夹缝中谋求独树一帜。他们忠诚于陈诚个人,不仅抗日、反共,反人民,而且和军统、中统争高低、搞内斗。
在抗战时期,其势力范围主要包括陈诚主政或其亲信主政的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十一战区、远征军长官部、军委会军政部、云南警备司令部及国防部二厅等处。总部设在第六战区所在地恩施,以上所说各部门、地方,都有其行动小组。
而所谓的“研究系”特务系统的“三头六臂”中的“三头”,是指第六战区研究室前后三个有影响力主任或副主任,分别是张振国、阮成章、刘庄如。另外几个派出机构有实力的人物为“六臂”,分别是国防部二厅办公室副主任杨大和、武汉稽查处处长陈寄生、武汉稽查处副处长李铁生、情报学校处长余诚、海军情报处副处长周伯达、昆明稽查处处长阮更生。
陈诚研究系特务系统的创始人是张振国,张振国是湖北仙桃人,1903年生,字正之,又名张汉卿、张英。自幼习武,身手不凡,且记忆力超人,有过目不忘之能。在考入黄埔军校四期(一说是六期)之前,曾在中华大学预科、河南建国军军官学校学习过。
张振国的父亲叫张知行,曾在保定军校三期学习,为北洋军阀中层军官。伯父张难先为湖北辛亥革命志士,湖北地方政要。因此,他便通过伯父的同事严重,很快结识了在邓演达第21师任炮兵连连长的陈诚,二人一见如故,从此走到了一起。在土地革命时期,他在江西南昌行营,学习了情报工作。
张振国主办特务情报机构,始于抗战前期,当时陈诚军委会军政部长、武汉卫戍司令、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等要职,就把张振国从国防部二厅调到第九战区任少将高参、第二科(情报科)科长,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
陈诚的特务系统真正建立是在1939年,国共两党合作,在长沙举办“军委会西南游击干部训练班”,张亲自于第二期、第三期学员中,挑选了男女青年学生约300人进行特工训练,奠定了其情报队伍的基础。而他的下任阮成章,就是当时学员队的二期第五队、三期第十队的指导员,而队长就是张振国。
在张振国调任第六战区长官部联络组长、通信室主任时,他带走第九战区一部分骨干情报人员到恩施,并很快组织起特务系统和特务训练班。积极为第六战区抗日及反共提供大量情报,成为陈诚面前的红人。
张振国在陈诚面前失宠之后,阮成章继任研究室副主任,他是个工作狂热分子,曾被日军飞机炸成重伤,而生理、心理变态,他背后依靠的势力是郭忏,因而很快便得到了陈诚的信任。他参与了囚禁叶挺,还破坏了中共鄂西地下党组织,惨杀了书记何功伟和妇女部长刘一清,也是武汉“六一”惨案的直接策划者。被“追究责任”后,到郭忏主政的联勤部门任武汉被服厂厂长去了。
而刘庄如,字永壮,号渏泉,是湖北咸丰人,1915年生,中央警官学校第四期毕业,曾任第11战区长官部研究室主任,保定绥靖公署第二处副处长,武汉警备司令部稽查处长,湖北绥靖总司令部第二处处长等职。湖南和平起义后,跑回老家组织武装与解放军对抗,后被俘。他在任期间,捕杀过中共地下党员丁行、谢世炎、赵良璋、石淳、宋建国等人。
关于陈诚研究系特务系统的一些事,及主要成员的一些情况,俗人将一一解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