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堡天主教堂简史(二)——教会发展历程和教堂建筑特点
创始人
2025-07-21 19:02:24
0

许堡天主教堂简史(二)——教会发展历程和教堂建筑特点

许堡天主教堂发展历程:

1)民国20年(1931年)比利时神父田种德主持许堡教堂事务,在许堡一带广泛发展天主教徒。到1937年教友达1026人,教友较多的村庄有:东水地、南水地、浅井、集仁、阁老山、养老洼、于家寨。

许堡教堂教友人数统计表

年代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教友人数

399

640

984

1166

939

1024

1026

1043

1062

980

855

828

(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93、100页)

(2)民国22年(1933年)田种德在许堡教堂成立安老院一处,一开始就有30多位老人请求收容,住在安老院老人们的衣食均由修女负责,甚至连老人们死后的安葬也由教堂负责(参考文献:《边疆的公教事业》第99页)。

民国24年(1935年)后常住的老人平均为10多人,至1945年大部分老人病故,留下的几人送大同神学院和总堂赡养(参考文献:《十九世纪中叶圣母圣心会在内蒙古西》)。

(3)民国23年(1934年)田种德在许堡天主教堂创办天主教堂小学,分男校部和女校部,其中女校招收30人,男校招收70人。(参考文献:郭天清提供的《许堡天主教堂简介》)

(许堡天主堂男校旧址)

(许堡天主堂女校旧址)

(4)许堡天主教积极支持抗战1937年8月底“南口战役”结束后,国军的伤兵由北平大道撤退时,许堡天主教堂德庆惠神父将门诊所改为临时伤兵收容所,整天为南口战役伤员洗疗创伤。在日军到来的前几日,为伤病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后送走。(参考文献:《边疆公教社会事业》第139页)

(5)1941年——1942年,许堡教堂的葛道德神父配合比利时民俗专家西册田神父贺登崧对许堡的寺庙文化进行了详细调查,为了整理调查资料,经常来往与许堡与西册田之间(如下图),为许堡留下了珍贵史料。(参考文献:贺登崧著《山西大同东南乡寺庙之碑铭与历史》

(照片右一为葛道德神父)

(5)日军侵占许堡后,民国三十年(1941年)比利时和荷兰两国对日宣战,1943年3月华北地区荷兰与比利时籍教士被日军押解至山东潍县所谓“敌国集团生活所”,这样许堡堂又从朔县调来德国神父苏轼德,取代了比利时神父主持许堡堂事务。(参考文献:《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天主教传教士对抗战的贡献》以及郭印宫主教侄子郭天清提供的资料)

苏神父虽为德国人也对日军的残忍本性深恶痛绝,一次,一位日军进了许堡教堂滋事,苏神父说“你过来呀”,这家伙满不在乎地往前走但不敢近前,苏神父继续说“你过跟前来”,这家伙走到跟前时被苏神父一拳打倒,爬起后夹着尾巴逃跑了。(资料来源:郭印宫主教弟弟郭印宏口述)

(6)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4月11日经罗马教廷批准大同代牧区升格为大同教区,邓维道任大同教区首任正权主教,比利时神父重返许堡教堂。(参考文献:《天主教大同教区简史》第117页)

(邓维道)

(7)许堡天主教积极支持解放战争。郭印宫神父的两个哥哥郭印官、郭印宦均参加了共产党的地方武装,受两个哥哥的影响,郭印宫虽为天主教神父,但也处处帮助共产党游击队,常筹集一些革命根据地急需又被控制的物品,如地图、红蓝铅笔等文具以及医疗器械等必需品以天主教会的名义送出城外交于区小队手中。(资料来源:郭印官孙子郭柱成口述)

民国36年(1947年)许堡天主堂教士带领中共干部赵亚萍(大同县民政科长)乔装传教先生进大同开展革命工作,不幸被敌人发现,在搜捕前幸得逃走。事后大同城外各堂口教士自动撤回大同城内。(参考文献:《山西通志》第四十六卷——民族宗教志第415页)

(8)1948年教堂被粮站和许堡完小所占。

(9)50年代天主教堂钟楼的大钟被运往阳高一中,被用作学校上下课打铃的钟,目前去向不明。曾经钟楼的大钟响起来周边的村子都能听到。(资料来源:许堡老人回忆)

(10)1993年粮站正式归还天主教堂,许堡教堂恢复使用。

(11)在大同教区郭印宫主教和神父们的大力支持下,1998813日“大同教区耶稣圣心修女会”在大同县许堡天主堂正式成立。修女会奉耶稣圣心为主保,小德兰为副主保,以传扬圣心的仁爱精神,效法圣心的良善心谦,并积极、努力地赔补圣心所受的侮辱为宗旨。(参考文献:《大同教区耶稣圣心修女会六位矢发永愿》

(1998年大同教区主教郭印宫在许堡堂参加大同教区圣心修女会开学典礼)

(12)2011年许堡天主堂与许堡古堡一起喜获大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3)成为国内现存12座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之一。

国内现存典型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天主教堂主要有苏州杨家桥天主堂、安庆天主堂、大同县许堡天主堂、朔州上坡天主堂、贵阳北天主堂、磨西天主堂、石阡天主堂、昆明北京路天主堂、茨中天主教堂、大理天主堂、白汉洛天主教堂和崇州天主教堂。(参考文献:《在华中西合璧风格天主教堂的考古研究》)

教堂建筑特点

教堂坐北朝南,单侧开窗,东西向较长,以巴西利卡式平面为基础,祭坛处缩小了宽度,并在其后加建一间,作为神父祭衣所(如图1),与之前国内教堂相比有以下几点变化:

1、打破了祭坛一定面向主入口的惯性思维。

2、打破了严肃规整的对称格局,说明当时已经转变了审美观念,不再恪守古板的对称原则,变为灵活变通的平面布局方式。

3、弱化了钟塔的图腾作用,教堂同时采用了罗马风式和中国传统两种建筑符号单钟塔。南立面主要以罗马风式的半园券和壁柱作为装饰母题。

中国式的传统建筑符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木结构屋顶的结构和形式之美得到肯定,层檐出挑,以椽头、飞椽、以及猫头滴水的瓦口做法为主要装饰手段,用优美的屋脊线强调屋顶轮廓,而且还运用了传统吻兽做法,同时在建筑的山墙面使用了排水沟滴的瓦口装饰手段(如图2)。

2、教堂山墙面使用了当地传统的马头墙做法。

3、当地民间题材作为教堂细部装饰的表现内容,如屋脊上的浮雕以当地传统的龙凤及荷花作为主题。

4、强化了台基的装饰作用(如图3),台基与教堂主体比例协调。

5、教堂山墙使用了当地传统的挖凹龛做法,以及传统的砖椽做法作为装饰。(参考文献:《山西近代天主教堂研究之北境教区》)

图1:许堡天主教堂平面图

图2:许堡天主教堂屋顶

图3:许堡天主教堂台基

相关链接点击阅读

♥阎慧卿曾经就读的太原加辣女学校,少为人知的太原府天主堂印书馆

♥教会老照片1:晚清民国时期的老太原、老教堂

♥民国时期教会人员到各个堂口服务的“奢侈座驾”——牛车马车独轮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代表风采】“茶山书记”杨开胜... 清晨六点,薄雾还未散去,紫云自治县坝羊镇万亩茶园已是一派忙碌。茶农们腰挎竹篓,指尖翻飞,片片嫩芽落在...
原创 嬴... 听说关注我的人,都实现了财富自由!你还在等什么?赶紧加入我们,一起走向人生巅峰! 嬴政如果听吕不韦建...
原创 罕...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同盟国向协约国集团投降,此时的民国,虽然没有派遣参战...
原创 “... 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方便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也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8...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在革命战争年代,战友情谊比金子还珍贵。1991年,一场红军老战友的聚会让我们见证...
原创 诸... 史料记载,诸葛亮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定军山。 让人感到诧异的其实是诸葛亮在死前不仅说了把自己葬在定军...
原创 少... 相见不相识 1931年九月,当时还是连长的开国少将张行忠,在一次作战中腿部不幸中弹,被送进了后方红军...
原创 李...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以平凡之躯,铸就非凡之功,默默地在时代的洪流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李干成...
原创 萨... "妒忌在美国要比在法国罕见得多,但机智却更加罕见"。 现实主义批判作家司汤达的着句话的确是一针见血,...
两岸专家共同探讨炎帝神农文化 9月22日下午,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研讨会在炎陵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围绕炎帝神农文化、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