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不是张仪,秦国很难抵挡众国的围攻,更没有秦始皇什么事了!
创始人
2025-07-21 05:01:57
0

张仪可以说是秦惠文王手中的一张好牌,在诸多国家使用“连纵”之术对付秦国时,正是此人破解的。秦惠文王对于这位臣子也极尽宠爱,赋予他极高的权力。关于张仪的事迹,哪怕已时隔千年之久,人们依然没有忘记。如果不是因为此人破了众多国家的联合围攻,历史的走向很有可能与现在有所出入。

根据《史记》和其他相关史料记载,张仪原本并不是秦国人,因为某些原因到了秦国,而且凭借自己的本事,得到秦惠文王的重视。此人的口才超好,而且胆量过人,虽说秦国并不是他的母国,但是他依旧仗着自己的口才,到其他国家游说,为秦国争取利益。在他的努力之下,秦国确实得到了很多好处,所以他的官位也一路高升。可是在先王去世之后,这位能言善辩的臣子,却没有得到新王的重用。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结局如何?司马迁又是如何评论他的呢?

张仪本是魏国人,曾和苏秦一起学习鬼谷子的游说等本领。这两人的各种本领都相差无几,可是苏秦觉得,自己的才能比他的这位同窗略逊一筹,一直把张仪当做是自己需要超越的对象。在他们结束了学业之后,为了锻炼自己的实战能力,两人分别前往不同的国家。张仪第一个到达的国家是楚国,有一次,他和楚相一起喝酒,刚好楚相在当时丢了一块非常贵重的玉璧。因为张仪在当时非常贫穷,再加上他在衣着方面显得比较寒酸,所以国相家里的下人们,都说张仪的品行不好,那块丢失的玉璧肯定是他所偷走的。可怜的张仪白白被抓起来,打了一百多个板子,甚至还被逼着承认自己盗走了玉璧。不过无论对方怎么逼迫,他都绝口不认,对方在不得已之下只好放走了他。在张仪回到家里以后,他的妻子责怪他,如果不是学习的辩论之术,也不会因此而受到这种侮辱。对于妻子的责备, 他并没有在意,只是让他夫人看看他的舌头还在不在,他夫人对他的疑问感到不解,不过还是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他更是无所谓了。

张仪刚出手就被侮辱,再看看苏秦,虽说在刚开始不太顺利,不过经过他的努力之后,被燕文公看上了,很快就被燕文公派去赵国执行任务。他担心自己出使燕国会出现意外,遭到秦国出兵攻打。于是他想了个办法,特地让人去通知张仪,到赵国和自己汇合,可是在对方到了赵国之后,却又故意不见他,想要以此激怒张仪,让他在气愤之余前往秦国。

不明所以的张仪,觉得自己被苏秦玩弄了尊严,决定投奔赵国的死对头——秦国,他相信以秦国之力,一定可以灭了赵国。苏秦见到自己的计策成功,便暗自派人保护张仪前往秦国,有了苏秦的暗中相助,张仪很快就见到了秦惠文王。在彻底安顿好了张仪以后,那些原本跟在他身后为他打点的人,这才出来告诉他真相,并且向他辞别。

张仪在秦国站稳脚之后,想起昔日羞辱他的楚相,便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言语非常激烈,并直接向他宣战。就在他的写信后的不久,他就得到了报仇的机会。秦国当时想要攻打齐国,可是当时齐国和楚国联盟,秦国的力量不足于直接对战两个国家,否则不但得不到好处,反而会带来损失。在大臣们的商讨之下,决定让善于游说的张仪,前去楚国和楚王协商。张仪在事先了解楚王的性格,知道此人爱贪小便宜,于是便许他六百里地,让他解除和齐国的联盟,楚王欣然接受。为了表衷心,楚王还特地派人前去大骂齐王,以便彻底断了联盟。在楚齐之间的联盟解除以后,张仪又顺势和楚国结成了联盟。可是在楚王向要索要土地时,他却装傻不认,惹得楚王出兵讨伐秦国,不过单一个楚国,又怎么可能是秦国的对手,很快就被秦国打退了。

在这以后,张仪又游走在众国之间,极力为秦国解围,总算让他处理好了。可是就在他回秦国的路上,秦惠文王却去世了,新任国王对他极为不信任,不再重用他。张仪害怕失去庇护后,自己会性命不保,于是回到了魏国,并在不久后因病去世。司马迁对于此人的评论半褒半贬,觉得他的才能确实远高于苏秦,但是却非常狡诈。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前、中期,农民争取永佃权和减租抗租的斗争遍及全国。这一时期的永州,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发生。 顺治...
原创 “... 《——【·前言·】——》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烈的叛乱之一,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至今仍令...
原创 开... 他因为心怀报国之志,便拿起了笔杆子书写革命;他又因为怒恨战火“弃文从军”。他就是钟期光将军。这般高勇...
原创 谁... 清朝晚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平息,曾国藩因其在镇压叛乱中的杰出贡献,迅速崛起,成为手握重兵的两江总督...
原创 出... 1990庚午年,农历3月初五,重庆铜梁县安居镇柏自福的家中,到处都挤满了人,连院外的田坎上都人满为患...
三国杀:不怕小红帽的界魏延?谋... 大家好,这里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杀菌!大家都知道三国杀是有多个版本,国内使用的版本和国际服还是有着一定的...
原创 历... 在我们还是一张白纸的年纪,老师们便用铅笔在上面书写,勾勒出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形象。那时我们对世界一无所...
《新华日报》的“子弹”从哪里来... 在重庆新华日报总馆旧址陈列馆,有一项体验印刷报纸的趣味活动。周恩来曾对报童说:“每一份新华日报都是射...
原创 本... 旧上海有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这三人在上海滩的势力非常大、黑白通吃,权势滔天。其中黄金荣还...
原创 历... 提起1952年11月15日至27日举办的“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很多人都认为是韩国战俘跑赢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