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董振堂等人的带领下,国民党26路军在宁都改旗易帜,加入了红军。加入红军后,这支部队改编为红五军团,同时,红五军团也在董振堂等人的带领下转移到中央根据地,参加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战斗。
为了彻底把红五军团改造成一支工农队伍,一部分优秀的红军干部被派到红五军团,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赖传珠就是其中之一。那么,赖传珠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
赖传珠出生于1910年,江西省赣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的赖传珠曾在赣南中学读书,也是伴随着读书的增多,赖传珠逐渐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开始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大革命时期,赖传珠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1926年,赖传珠加入了共青团。1927年4月,赖传珠转为正式党员。
赖传珠入党的这一年,大革命运动失败,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低潮,赖传珠没有对革命丧失信心,他返回家乡继续开展革命运动,活跃在赣南一带,秘密发展党员,积蓄革命力量。红四军成立后,赖传珠参与了红四军的一系列战斗,为红四军的发展壮大做了很多工作。
红四军进军赣南后改编为三个纵队,罗荣桓担任第二纵队政委,而赖传珠也在1930年升任第二纵队第四支队政委。也是从这段时期开始,赖传珠长期跟随罗荣桓工作,在传达和贯彻落实古田会议精神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罗荣桓身边的得力助手。
1931年年底,赖传珠被调到红五军团,担任了红五军团第十三军政治部秘书长,主要任务是改造红五军团,赖传珠也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代的任务,为部队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工作制度,同时,他也对基层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组织整顿,把红五军团彻底改造成了一支工农队伍。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赖传珠跟随红军主力部队参加了长征,并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时期,赖传珠奉命回到南方,加入了新四军,参与了皖东根据地的开辟工作,并担任了新四军参谋长等职务,在华中一带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赖传珠主动要求前往东北,继续在罗荣桓等人的领导下战斗。此后赖传珠活跃在白山黑水之间战斗,在阻截廖耀湘兵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锦州的解放,进而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东北解放后,赖传珠跟随四野入关,在平津战役中,赖传珠指挥部队包围了北平,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赖传珠参与指挥了海南岛战役,并成功解放了海南岛。1950年9月,赖传珠被调到总干部部长,担任了第一副部长,那段时期,他继续在罗荣桓的领导下从事军衔的评定,作为罗荣桓的得力助手,赖传珠在建立正规的干部管理制度和组建新的军兵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我军的发展壮大。
1955年授衔时,赖传珠被授予上将军衔,成为开国上将。在这之后,赖传珠又担任了北京军区政委以及沈阳军区政委等职务,于1965年因病去世,享年55岁。值得一提的是,赖传珠与罗荣桓还是儿女亲家的关系,赖传珠有个儿子名叫赖克游,赖克游的妻子就是罗荣桓的女儿罗北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