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晋为何能偏安江左一百多年
创始人
2025-07-19 06:32:03
0

原因有很多,外部环境(北方混战)、内部环境(势力平衡)、运气(桓温早死)等等。这里着重讲讲内部原因。

六朝何事,只为门户私计。

门阀执政、内斗频繁的东晋王朝缘何可以偏安江左一百多年?

因为南方经过数次战乱,各方势力试图独大都没成功,却也都没有消亡,最终形成了“点到为止”的斗争默契。斗而不破,根本不伤,使得东晋在北方统一、大敌临境时,各方势力仍能统一对外。

东晋地图

陈敏之乱——南人再建孙吴的尝试失败

司马睿尚未南下时,陈敏已割据吴越之地,显然是想做孙策第二。但陈敏不愿真正放权重用南方士族,最终被他们抛弃。

陈敏的败亡让以顾容、贺循为首的南方士族认清现实,放弃了割据江东、再造一个孙吴的想法。晋室当然也没有穷究顾荣、甘卓等人的“附逆”之罪(根本没这个实力)。

渡江之初,王导面对南方士族把姿态放得很低低,使得南方士族愿意在保证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与北人合作,这是晋室能偏安于江左的基本条件。

王导

王敦之乱——门阀取代皇权的尝试失败

南渡之初,“王与马,共天下”,但这种皇权与门阀的脆弱平衡很快随着琅琊王氏势力的扩张而被打破。

王敦坐镇荆州,虎视建康,两次起兵,士族大都坐观成败。结果让郗鉴得以入朝,引江淮间流民帅的武装支援朝廷。与此同时,由于王导的两面下注,琅琊王氏并未因王敦之死而衰败。

于是皇族有名份、门阀掌兵权,门第不高的流民帅们亦手握可观的武装力量,三者形成了新的微妙平衡。

王敦之乱

苏峻之乱——流民帅挑战门阀的尝试失败

苏峻作为平定王敦之乱的流民帅,因为自身的野望和庾亮的猜忌,引兵作乱,一度攻陷建康,后赵也趁机发兵渡过淮河攻打寿春。内忧外患之下,晋室几亡。

庾亮、陶侃、温峤组织联军,苏峻与祖约先后败亡,但是江淮间流民帅的势力依然存在。后来谢玄出镇广陵,组建北府兵,其实就是将江淮间的流民势力重新组织起来。北府兵也最终成为东晋在淝水之战中的主力。

北府兵

经过上述三次大动乱,东晋各大势力在斗争方式上有所顾忌,此后至孝武帝时为止,皇族、南北士族、流民帅之间的斗争都是“点到为止”,大约七十年没有爆发大规模内战。

相比南明各方势力的互相倾轧、敌我不分,东晋内部算得上“和谐统一”。这既是门阀政治的特点所致,也是王导、郗鉴、陶侃、谢安等人的智慧和努力的成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民族英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
原创 为... 太平公主我想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她是谁,她可以说是武周朝继武则天之后权势最大的女人。公元702年,太平...
原创 刘... 刘伯温心气高,总觉得自己与诸葛亮有过之而无不及,想要争一口气,就下了个狠心,要去挖掘诸葛亮的坟墓。他...
原创 古... 在古代的岁月里,黑奴贸易是那段历史的一部分,那些不幸的人被当作商品,遭受无尽的痛苦和折磨。在运送黑奴...
原创 “... 文|修竹史册 编辑|修竹史册 春秋战国时期 ,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的时期之一 ,在这其中,诞生了许...
原创 “... 北宋学者邵伯温所著《邵氏闻见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北宋宰相文彦博听说李稷待人很是傲慢,没有什...
原创 长... 历史上,赵云是蜀国的名将,而他更在演义中有“五虎将”的标签,同时老罗还给他安排了连吕布都难办到的长坂...
原创 世... 被人遗忘的一座王陵 驰名世界的"帝王之谷",是考古家们的乐园。千百年来,也是盗墓贼们光顾的地方。这里...
原创 为... 我真诚地希望您可以点个“关注”。点亮一个小小的“关注”按钮,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方便您跟踪和...
原创 秦... 近来,《大秦帝国》的第四部作品《大秦赋》正受到热烈追捧,尽管豆瓣评分略有下滑,但依然被认为是一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