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我党身份最显赫的潜伏特工,去台湾前问:毛主席知道我吗?
创始人
2025-07-18 18:32:09
0

文/青峰

文章引言:

1949年4月,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已经过去了近3个月。此时离新中国成立只有5个月的时间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覆灭就连蒋介石本人也不再怀疑。

时为国民党中将军衔的吴石受国民政府委派,前往福州担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吴石到福州后,中共派地下党员谢筱迺与他联系。

有一天,吴石突然问谢筱迺:“我送的材料,毛主席、周恩来先生是否直接收看?”

吴石是谁?作为国民党内地位极高、蒋介石又很信任的高级将领,他为何走上了反蒋的道路?在大陆解放前,应我党安排,他原本可以以革命的功臣留在大陆,为何要坚定前往台湾潜伏呢?

这一连串的疑问,正是他一生无比传奇的人生最为辉煌的注脚。

今天笔者青峰就与头条的朋友们,一起来解读这位我党潜伏人员中身份最为显赫的红色特工传奇而悲壮的一生。

吴石天才般的童年与非凡的求学经历;

1894年9月14日,吴石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螺洲乡一个乡绅民医家庭。

吴石的父亲吴国碗自小酷爱读书,一心想走上科举仕途。但是,他的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在其33岁那年,才通过乡试成为一名举人。本想能在京师会试一举高中的他,没料因一口浓重的福建方言与会试主考的京官发生了口角而直接被拒绝参加这次考试。

遭此打击的吴国碗苦闷地回到家乡后,面对腐朽的晚清,从此断绝了仕途之路的念想,干脆在家乡当起了一名民间医生。

吴石8岁的那年,其父吴国琬因常年奔波在外难以撑起一家的生活,加之自己的子女都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改行在当地所较好的私塾做起了教书先生。少年吴石自然成了父亲吴国琬的学生。

吴石在学习上的天赋很快让其父感到十分惊奇。吴国琬每次教过的书经文赋,吴石往往只要学习一遍便能全文背诵,且对其父所问对答如流,完全不是一位8岁小孩所应有的智商与天赋。

在私塾的几年学习中,吴石每一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少年吴石这种神奇的学习天赋,重新燃起了其父吴国琬的希望。他几乎将家族的未来与希望,全部寄托在了这个孩子身上,期待孩子吴石今后出人头地,光耀门庭,重新振兴吴氏家族。

1906年,在朝野有识之士的呼吁与全国舆论压力之下,慈禧太后“顺应民情”,终于下旨宣布废除了自隋唐创立以来沿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并在全国各省设立新式学堂。

吴国琬敏锐地觉察到,这种变化可能是自己孩子们人生命运的一次重大转机。

吴国琬于是举举家之力,将孩子吴石送往福建省城福州学习。吴石由于天资聪慧,加之基础扎实,很顺利地考入了福州历史上著名的开智小学堂。在开智学堂,吴石优异的学业很快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以致在一年后,当其父将吴石转入西方教会学校格致书院时,开智学堂的全体师生一致挽留这位天才般的少年。

但是,颇有见识与眼光的吴国琬还是毅然将儿子吴石转入了格致书院。

吴国琬的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对吴石后来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格致书院,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书院之一。它是1874年,即同治十三年,由英国著名的传教士、翻译家傅兰雅与清末著名科学家徐寿创办的一所西式学校。其教师多为学有专长的东西方学者、专家所担任。在当时,西方的大部分实用科学技术都能在此找到对应的课程。学校开设有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古典文学、医学等。

吴石在这所著名的学校,只渡过了两年左右的学习时光。两年中,吴石无论在中学西学上,成绩都十分优异,长期占据学业的榜首。

如果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吴石很可能在日后成为一位大学者或者科学家一类的杰出人才。

然而,人都是历史大潮下的浪花,历史的大潮很容易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人生轨迹。

投笔从戎,开启自己传奇的军旅生涯;

1911年10月10日,武昌革命爆发后,孙中山通告天下,组建北伐学生军准备北伐,推翻清廷。

目睹一系列的历史巨变,吴石又在福州看到这份通告后,做出了一个让家人吃惊的决定——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准备在北伐革命中去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1912年1月17日,300多名福建学生北伐军在福州东岳庙出发,登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从此,吴石踏上了军旅生涯。

1912年2月15日,在全国人民与南北双方军事压力下,隆裕太后下旨同意大清皇帝退位。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沿袭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帝制,正式退出了中国大地。

随后,孙中山与袁世凯所代表的南北双方议和,中国进入了短暂的太平时期。

1912年夏,时年18岁的吴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昌预备军官学校。不久后转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成为保定军校第三期的学生。

在保定军校期间,吴石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以致他的年级同学没有人与其争第一,因此为称为“保定军校状元”。其他人把争取全校第二名看作是最高荣誉。吴石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和保定军校的四年,先后与后来在国民党军政界显赫一时的人物张治中、蔡廷锴、宋希濂、白崇禧等人为同班同学。

军校毕业后,吴石回到福州,参加1917年7月由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一年后,吴石升为上慰参谋。

1922年,吴石突发严重的喉疾,不得不暂时结束了动荡不安的军旅生涯,前往北京治疗。

在2年的赋闲生活时期,吴石做了两件事。一是拜时在北京的福建籍诗词大家何振岱为师,学习诗词;二是于1923年冬回乡与王碧奎举行了婚礼。

婚后不久,国内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石应邀再次投身军旅,到1929年,被升任为福建省军事厅参谋处处长。

然而,就在这时,他又作出了一个令周边人即意外又吃惊的决定:东渡日本,前往日本留学,学习现代先进的军事理论。

来到日本后,他先就读于日本炮兵学校,随后又转入日本陆军大学。

吴石的学习才华再一次震惊了日本军军事院校。

1934年,吴石毕业时,其获得日本陆军大学全校第一名。这是继30年前蒋百里、蔡锷、张孝准三人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以前三名毕业轰动日本军界后,三十年来的第一次,一时吴石的名字传遍了日本军方,也传回了国内,引起中日双方军界的高度重视。

此时,中日关系日趋紧张,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步伐在加快。吴石的去向一时引起中日军方的关注。忧心忡忡的吴石,不顾外界的干扰,带着收集的军事书籍和秘密材料约50箱,毅然回到了祖国。

回到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后,目睹国民党的腐败,开始对国民政府产生了怀疑;

1934年,吴石回到国内后,被任命为国民党参谋本部厅长。由于对日本的了解,吴石所在的参谋部情报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蒋介石对其能力也是赞许有加,并于1936年授予其陆军少将军衔。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吴石忧心如焚,多次请缨要求带兵上战场,去抗战一线参加对日军的作战。

但是,由于其并非蒋介石的黄埔嫡系,又非江浙同乡,其请求迟迟得不到同意,国防部以参谋部也需要人才为由加以婉拒。为此,吴石十分的苦闷。

到重庆后,吴石开始与周恩来、叶剑英等人有所接触,并与叶剑英在军事思想与诗词方面多有交流,二人遂建立了一定的交情。

吴石利用军务之暇,还开始认真研读毛泽东主席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对其著作中“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以及对日持久战等观点,深表赞同。

此时的吴石,虽然对共产党有好感,但他仍然对国民党抱有一些希望,并没有想过要选择共产党。

但是,在南桂战场上的所见所闻,令他开始了对其革命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他怀疑自己追随国民党与蒋介石是否是正确的选择。

1940年初,时任广西行营少将参谋长的吴石,获得同为保定军校同学兼好友的白崇禧将军的推荐,出任抗战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

在其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期间,吴石干了两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一是在昆仑关战役后期,由于战区司令张发奎因事不在桂林,此时军情如火,吴石在来不及请示上级命令的情况下,当即作出追击部署,并亲临前线指挥,结果大获全胜。昆仑关战役成为我国正面抗击日寇战场上,几次少有的全胜战役之一。吴石的临机决断、亲临指挥,功不可没。

二是无意中在广西救了日后成为越南人民领袖的胡志明一命。

1942年冬,广西镇边县政府给战区来电,说是抓到了一个像日本间谍的越南人,要求就地枪决。吴石获悉后,下令将人先送至柳州第四战区长官部来。经多方了解,他得知这名所谓的“间谍”,竟是越共知名人物胡志明。

吴石认为当今共同抗日,宜不分国家,不分党派,遂对胡志明以礼相待,并让他在柳州长驻,还出面促成越南各党派在柳州组建民族同盟会,协助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使大批越南进步青年来到柳州学习。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湘桂,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吴石一再电请当局增调重庆,但国民党中央因与桂系军队历来不合,竟然不发一兵一卒。最终,吴石所在的兵团大溃退,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国民党军队,连续丢失30余座城市。

当时,正处于冬天,天寒地冻,逃离的当地百姓拖儿带女,食不果腹,在桂黔公路上颠沛流离。一路上,天上有敌机轰炸,身后有日寇追兵,大批难民死在逃难的途中。

看到这一切,吴石第一次对自己效忠的“党国”产生了怀疑。他悲愤地对家人说:“我再也不干了!”随即辞去第四战区参谋长之职。

抗战胜利后,其思想发生重大变化,在好友吴仲禧、何遂的影响下,毅然加入共产党,成为我党绝密的情报人员;

抗战胜利后到大陆全面解放的这一段岁月,是吴石一生中最富传奇、最辉煌、最有革命建树的一个时期。他从一名国民党中将转变成了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成为了一名我党潜伏于国民党核心的红色特工,在其独特的位置上,为我党的解放事业屡建奇功。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历时14年的抗日战争,终于以日本的投降、我国全面伟大的胜利宣告结束。

就在全国人民奔走欢庆之时,国军所占领的日军投降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抗战胜利后,吴石随军队去接收上海。在接收过程中,国民党接收人员中,凡是手中稍有一点实权的人,没有不贪污腐败中饱私囊的。他们对金子、房子、票子、车子、女子,大势占为己有,而面对上海飞涨的物价、百姓的苦难则熟视无睹,全都漠然视之。

更有甚者,不少国民党军官勾结当地一帮奸商纵兵抢夺各地民生物资,据为己有,然后高价在市面上出售。一时,上海物价爆涨,经济陷入更大的危机。

吴石见此情形,彻底失望了,他悲愤地慨叹道:“国民党不亡,没有天理啊!”

回到南京后,吴石被安排在国防部担任史政局局长,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实权近似闲职的岗位。这一切,只因吴石不是蒋介石的亲信与嫡系。对自己的嫡系,哪怕他们在抗日战场上屡战屡败、失城失地,蒋介石不避外言一味重用。

这一切吴石看在眼里,深知国民党南京政府气数已尽,难逃历史的覆亡。

这时,吴石开始有意收听解放区广播,还让已经在上大学的儿子吴韶成帮忙记录。当时,吴石一家住地虽是独立的一栋小别墅,但他的邻居却是军统头子毛人凤。吴石从不刻意回避,心中十分坦荡。

吴石能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党员,他的两位好友吴仲禧与何遂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吴仲禧,1895年生,他与吴石是同乡兼同学好友的关系。他们在保定军校毕业后,便天各一方,直到20年后才在桂林相见。1937年6月,时为国民党少将高参的吴仲禧,由王绍鳌、何克希介绍下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潜伏在国民党阵营中我党一位红色特工。

1940年,正在桂林任第4战区参谋长的吴石,在与同乡好友吴仲禧在广西桂林相遇了。

两位老友一别20年,此次抗战一线机见,自然分外高兴。吴石此时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位国民党中将、昔日的好友吴仲禧,已经是我党秘密战线一位优秀的红色特工。吴石谈起近几年的种种委屈与遭遇,一直叹气,说自己一直想带兵打仗,一展自己平生所学,无奈蒋任人唯亲,只培养江浙嫡系军官。对于自己这个非嫡系的将领,长期被安置在后方,不是在军校教书,就是把自己安排在参谋部,整天研究军情资料。吴石叹息后接着说道:

“桂系虽然器重自己,但给的也是闲职,做出谋划策的智囊,而不是上前线带兵打仗。”

吴石一面抱怨自己得不到蒋的重用,让自己统兵一方,上阵杀敌;一面痛恨蒋介石重用那些屡战屡败的草包将军,就因为他们出身黄埔或者是江浙老乡而获得蒋的提拔重用。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此时身为国民党中将、第四战区韶关警备司令的吴仲禧,在以老友的身份与吴石深入交谈后,了解了对方反蒋的心理,内心十分高兴,表面上仍是不动声色,劝慰老友吴石风眼放长量。

又过了大半年,随着时局的发展,吴仲禧跟随张发奎指挥部从韶关转移到了广两的柳州。

很巧很幸运的是,此时的吴石也调任柳州,在白崇禧的支持下,以第四战区中将身份出任军法执行总监。

二吴同在柳州,自然交往也多了起来。二人经常在一起对中国未来的时局交换看法。

经过长期的观察,吴仲禧确信吴石是真心向往红色阵营的。

见时机已经成熟,我党于是派出潜伏于国民党阵营的另一名特工何遂与吴石联系。何遂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他与吴石是至交,也是福建同乡。

何遂出生于1888年,福建闽侯县人,系国民党元老。他一生十分传奇,其家庭也是一个极为传奇的家庭。何遂一生没有加入共产党,但他自己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女婿和一个儿媳都加入了共产党,是我党秘密战线上的特工。其家庭被我党誉为红色“情报世家”。

1947年4月,经何遂介绍,吴石与中共华东局书记刘晓等人在上海锦江饭店见面。吴石从此与共产党正式建立了联系。

此后,吴石经常往返于沪宁之间,以何家为中转站,不断送来重要情报,递交给华东局。

传递绝密情报,为我党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解放上海、南京、福州,屡建奇功;

淮海战役发起前,国民党东起海州,西至商丘的整条防线上部队驻地、番号、兵力部署,以及后来的国民党长江江防部署图等一系列情报,通过吴石全部已经了如指掌,这对我党取得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49年4月,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锋直指南京,渡江战役随即打响。组织上先后派遣几批人偷偷渡江,绘制长江防务兵力布置图,但都宣告失败了。

正在我党焦虑之时,吴石派人送来了一封绝密军事情报——长江江防图。

4月21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解放军仅用了2天时间,横扫七十万国军,南京随即被我军攻战。

行将就木的国民党政权,开始分水陆两路向台湾、广州撤退。

此时,国防部参谋总长陈诚要求吴石将史政局保存的一批军事机要档案直接撤运台北。

吴石深知这批机要档案的价值,不同意将档案撒运台湾,而是建议将其暂移福州。他向陈诚提出的理由是:暂放福州,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此时的吴石已经决心不惜一切,准备在出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时,待机起义,将这批绝密档案献给解放军,留给即将成立的新中国。

吴石的建议被国民党当局采纳后,吴石随即成立了包括自己随从亲信副官参谋王强在内的4人运送小组,于1948年12月下旬,自南京押送机要档案500余箱,经水陆联运,于1949年元旦抵达福州,将其保存于福州山戚公祠大殿内。

随着国民党战事吃紧,广州国民临时政府多次电催吴石,加紧将这批档案运往台湾。吴石以各种借口拖延,为了进一步麻痹国民党当局,吴石命人将一批书籍与非重要资料冒充档案运往台湾。

此后,吴石被任命为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负责协防福州军务。福州一带的兵力部署情报再次传出。

这一时期,我地下党员谢筱迺成为吴石与中共中央唯一直接的联络员。吴石所获得的一切情报,经谢筱迺的手,由电台直接传发党中央毛泽东、周恩来。

有一天,吴石突然问谢筱迺:

“我送的材料,毛主席、周恩来先生是否直接收看?”

谢筱迺很想告诉他,但由于有保密规定,只好笑而不答。几天后,谢筱迺收到一份电报,是毛泽东直接请吴石核实一个国民党军队的番号和所在地。谢把电报交给吴石,

吴石这才知道,自己送出的情报是直接给毛和周看的,感到十分的欣慰。

随着1949年8月17日福州的解放,这批绝密机要档案留给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

吴石面临人生重大选择:是继续潜伏下来前往台湾,还是功成身退留在大陆?

吴石在福州种种反常的活动,由于军统局的人员不断上报后,引起了蒋介石对吴石的一些怀疑。为防止发生不可控的变局,1949年8月14日,蒋介石急电吴石,要求其务必在16日前到台湾并出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即国防次长,而且在电告中,蒋让他务必将家眷和子女一同带到台湾。

此时吴石的身份仍然是绝密,在我党中,只有中央高层几人知晓。国民党方面,蒋虽对有一点怀疑,但没有什么确凿证据,对吴石来说,安全暂时也不成问题,更何况蒋此次催其去台湾,其职位再次得到了提升,出任台湾国民党国防部次长,地位十分显赫。

对于他的去留,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十分关心,经反复考虑后,中央决定要其留下来。为了慎重起见,党中央让吴仲禧征求吴石的意见。

为此,吴仲禧在转达中央意见后,劝他去解放区。

吴石坚定地对吴仲禧说:

“我的决心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事太少,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也算不得什么。”

当时,他坚信,台海对峙不会持续太久,人民解放军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解放台湾。他前往台湾,还能发挥作用。

在离开大陆赴台前,吴石办了三件事。

吴石密召亲信王强来身边,对他作了详细指示:

“我即日起就要赴台,这里的事件就交给你了!你务必做到‘人在档案在’。”

王强没有辜负吴石的重把,在吴石携家眷赴台后,王强成功将500余箱保存完好的绝密档案移交给了人民解放军。

第二件事是,明确了其潜伏代号为“密使一号”,其单线联系人为地下党员朱谌之(即朱枫)。党中央要求:安全隐蔽,长期潜伏,待机而动,万无一失。

最后一件事是,吴石此次赴台,按蒋的电令是必须要带子女家眷去的。带谁?吴石在经过仔细思考后,决定只带上幼子与幼女,把长子吴韶成、长女吴兰成留在了大陆。临行前一再叮嘱长子吴韶成与长女吴兰成二人相互照顾。为防止在动荡局势中发生不测之事,吴石不放心,又写好一张字条,放在吴韶成的书中。字条上只有7个字:

有困难,可找何康。

8月16日,吴石携妻子王碧奎、幼子、幼女剩机从福州起飞,飞赴台湾。

飞机在福建上空时,吴石透过机窗望着家乡山山水水,坚定自信地妻子道:“我还会回来的。”

然而,时局风云突变,谁也没料到,吴石此去竟成了永别。

收到“密使一号”从台湾传来的绝密军事情报,毛泽东主席十分高兴,在情报封皮背后为吴石赋赞诗一首;

吴石赴台后,很快升任为“国防部参谋次长”。蒋介石鉴于对我党地下组织的恐惧,在台湾对中共地下党展开了血腥搜捕与镇压。台湾的我党地下组织遭到空前破坏,吴石与地下组织一度被切断。

1949年10月攻打金门失利,次月解放舟山群岛受挫,这些使得解放台湾的计划不得不向后推迟。

为了摸清台湾、金门、舟山群岛国民党军力的配置情况,党中央指示华东局领导,尽快派人去台湾,从吴石那儿取回这些重要军事情报。

华东局经过仔细权衡后,决定派出我党长期在上海、香港从事情报工作的女党员朱谌之(化名朱枫)赴台湾与吴石联系。朱枫是我党一位经验丰富、信念坚定的杰出的红色特工,此番赴台,党组织与她本人都十分有信心,相信必不辱使命。

1949年11月27日,朱枫取道香港抵台后,即与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代号“老郑”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取得了联系。

一个星期后,朱枫来到吴石寓所,从他手上接过全是台湾绝密军事情报的微缩胶卷。这份微缩胶卷的价值之高,让人惊叹。内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编绘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滩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海潮资料分析;台湾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此外,还有一位价值极高的有利于我党快速肃清大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绝密情报——《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

作为军事战略战术家的吴石,极具军事才华,对军事情报价值的取舍可谓驾轻就熟,所以其传递的情报价值极高、精准度极高。

仅仅几天后,这批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递到了华东情报局,经华东局很快就到达中央毛泽东主席的桌上了。毛主席看到后,十分高兴,认为“密使一号”不辱使命。主席高兴之余在情报封袋背面挥笔写下了一首诗:

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这是毛泽东主席一生中为我党千千万万地下工作者写下的唯一一首诗词。这无疑是孤胆英雄吴石的无上荣光,也是以吴石为代表的我党无数地下工作者的荣耀。

主席在诗中期待祖国大陆与台湾能早些统一,英雄吴石早日归来。

可惜的是,台湾风云突变,谁也没料到,才送出情报的吴石再也没能归来。50年后,归来的是英雄的遗体骨灰。

蔡孝乾的叛变投降,台湾地下党组织遭到完全催毁,吴石朱枫等人被捕,血洒台湾,英勇就义;

朱枫在台湾期间,先后6次与吴石秘密会晤,又陆续传回了一些重要军事情报。

1950年2月2日,不幸的事发生了。我党潜伏人员、台湾省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代号“老郑”郑孝乾被捕后很快变节投敌,向台湾保密局供出了朱枫与吴石等人,致使我党在台湾有地下工作者1500多人的组织几乎全面催毁。

在得知郑孝乾被捕变节投敌后的第一时间,吴石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革命同志朱枫的安危。他利用自己“国防部次长”的职务便利,不顾生命危险,冒死为朱枫快速签署了一张“特别通行证”,希望她尽快返回,逃离台湾。

利用这张“特别通行证”与国民党搜捕的时间差,朱枫机智地逃到了离大陆已经近在咫尺的舟山群岛。不幸的是朱枫在舟山群岛被捕了。

对于吴石的被捕,起初蒋介石怎么也不想信,自己的“国防部次长”竟是中共红色特工,直到他看了搜捕人员在吴石家中搜出的由他为朱枫签发的“特别通行证”副本,蒋介石痛苦地闭上了眼睛。震怒之余,蒋介石下令对吴石等人执行死刑,表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至此,吴石的命运不可逆转了。

台湾“特别军事法庭”以“间谍罪”为名,判处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等人死刑。

被捕后,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人坚贞不屈。据史料记载蒋介石曾提出,只要吴石具悔过书,可以不杀之。

但这一要求被吴石严词拒绝,表示信仰不同,自己无罪可悔。

吴石被捕后,其台北家中也被抄。

在反复查抄后,国民党在其家中只抄到了一根四两重的小金条,便再无所值钱之物。此情此景,连抄查人员也不禁感叹。

他们怎么也预料不到,一位多年身居要居的国民党中将高官,竟然只有这么一点家财积蓄。其为官的清廉,就连敌方也不得不相对唏嘘叹息。

吴石在监狱中看守期间,坚贞不屈,从容不迫。自知日子不多了,回顾身己风雨坎坷的一生,吴石留下了一首让后人无限伤感的绝命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嗟堪对我翁。

临行的前一天,吴石又想到了还在大陆的子女以及在台湾尚未成年的幼子幼女,提笔留下了他对儿女最后的叮嘱遗言:

父无所家产,望儿辈体会为父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谨守吾家清廉节俭家风,则吾愿足矣。

1950年6月10日,一代红色特工、孤胆英雄、我党隐蔽战线上杰出的战士吴石,在台北马场町刑场饮弹,从容就义,年仅58岁。

吴石将军以前后五年不到的时光,谱写了自己一生中最壮美的人生诗篇。他为国为民高尚的情操,视死如归的伟大人格,虽日月,可与之争辉。他的英烈事迹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远令后世仰望与怀念!

他这样的人,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全文终)

——笔者青峰2023年7月8日写于长江之滨

文章写作参考书目:

1、《冷月无声·吴石传》,作者郑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版;

2、《龙潭奋飞·吴仲禧传》,作者许锋,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3、《吴石将军英魂略》,福州市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1993年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滤筒除尘器 金属打磨/木工粉尘... 滤筒除尘器作为高效粉尘治理设备,在金属打磨、木工加工等场景中表现突出,其设计特点与应用优势高度适配这...
山东工业陶瓷院取得防雷绝缘子用...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
一纸春意 永恒诗篇:蔡想明《面... 当目光第一次与蔡想明老师的手绘油画《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相遇,一种强烈的视觉愉悦与心灵抚慰便油然而生...
Book方物 · 生活美学课堂... 音 乐 理 论 鉴 赏 课 程 金坛图书馆—————— 音乐理论,初级包括读谱、音程、和弦、节奏...
网易云音乐取得鉴赏分确定方法等... 金融界2025年7月18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鉴赏...
7月新书推荐 7月 新书推荐 如读一本书,走进万千故事 去感受温润诗意,去探索未知世界 7月,图图为大家推荐10本...
国家电影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 国影发〔2025〕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影主管部门,中国电影家协会,有关电影领域社会组织: 2...
“丰子恺民族精神艺术展”在上海... 中新网上海7月18日电(范宇斌)2025年是丰子恺逝世50周年。由丰子恺研究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
路易威登官宣代言人王鹤棣, 爱... 每周SuperELLE时尚资讯栏目“Weekly Pick” 将会为大家盘点一周内的热点事件, 与大...
贵了850万镑!姆贝莫转会费总... 直播吧07月18日讯 据TA&罗马诺等多家消息,曼联将以6500万镑+600万镑浮动的转会费签下姆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