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或许不是当下最优秀的作家,或许也不是最出色的历史学家,但有一定是可以确定的,易中天绝对是当下最接地气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无论是在论坛、演讲、写作中,他都滔滔不绝,不但多有高论,不乏妙语,而且常常出人意表。这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一个人是否接地气,看他的演说或文章中是否说直话、实话,是否符合人情世故,是否契合当下,是否让人听了有会心之笑,而不是故作高深。所以,易中天经常妙语迭出,像他说到曹操时,就加了个闲话说:
“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这是易中天谈到曹操少时经历时的有感而发。
他说,曹操出身不好,家教不好,从小奸滑,父母也不怎么严格管教,而且是个“问题少年”。
史书中评价曹操:“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而且他还调皮捣蛋。
子不教,父之过,父亲不教,母亲不慈,于是,连他叔叔都看不下去了,就劝哥哥要严格教育这个调皮鬼。曹操听说后,有一次故意在叔叔面前装作嘴歪眼斜,叔叔问他怎么回事,他说自己中风了,叔叔就告诉哥哥,当父亲来问及此事,曹操嘴不歪眼不斜,说我怎么会中风,是叔叔故意在父亲面前说自己的坏话,他的话不可信,父亲也就对弟弟的话再也不相信了,可见曹操小时候不但调皮,而且撒谎,说是“问题少年”,也是那么回事。
青年时期的曹操,性格依然,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有一回,有户人家做喜事,他同袁绍一起去看热闹,看到新娘很漂亮,竟然动了歪念头,要和袁绍一起偷走新娘,抢亲,天黑后,二人躲在这户人家的园子里,突然大喊有贼,等到人们跑出房子来抓贼时,曹操和袁绍就跑进洞房,果然偷走了新娘。
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少年”,“违法青年”,后来却成了东汉的丞相,封侯拜相,位至人臣之极。易中天因此感叹说,但凡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后都没出息。
曹操少年无行,却成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这个小时候调皮捣蛋的孩子,长大后真的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可见比很多从小老实的孩子,更有出息!
不过,仔细琢磨易中天的说法,其实是有原委的。
易中天在说曹操少时调皮、青年“违法”,后来干成大事的讲述中,道出了曹操之所以成就大事业的原因,那就是曹操有几个非常突出的优点:
一是曹操“雄心勃勃”。也就是说他从小有远大的志向,他引孙盛《异同杂语》的话说曹操:“才武绝人,莫能之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好学,有才,懂兵,这就是曹操后来成功的重要基础;
二是曹操为人很大气。这不用细说,曹操许多诗文中,都透露出胸怀的宽广,这种性格特点在东汉末期那种乱世氛围中,是施展抱负的最好底气;
三是曹操男儿本色,坦诚直率。这是他招揽人才、聚集资源的最好武器;
四是曹操极有能力。许劭一句月旦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已经道尽曹操的能力,也是当时社会对曹操能力最公正、最精准的评价,作为“能臣”和“英雄”,哪能干不成大事业?
所以,易中天先生说从小调皮的曹操长大有出息,是建立在这些优点和长处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些优点和长处,小时调皮,长大也不过一“泼皮”罢了,不但成不了大事,反而有可能会蹲监狱,猥琐邋遢一生。
因此,我们不要以此认为,孩子只要小时候调皮捣蛋,长大了就自然有出息,这是一种误导。
而说到小时候老实的孩子长大了难有出息,这是基于一种常识,就是孩子小时候太老实,长大后很可能就是一个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人,这样性格的人,做一个端茶倒水的小吏、小兵尚可,但要成为威名赫赫的将军、丞相,是不太可能的。性格决定命运,指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