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王子婴的身世,历史记载众说纷纭,不同史书对他的身份和经历有着不同的陈述。在同一本史书中,甚至会出现前后不连贯的情况。子婴在史书上的出场主要是在秦始皇去世后,赵高同胡亥准备处死蒙毅、蒙恬兄弟时,他挺身而出,以公道之言劝说胡亥不要杀害蒙氏兄弟。然而,关于他的身份问题,史书的记载却存在着诸多疑点。
首先,关于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的说法,有《史记·李斯列传》的记载:“赵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这段文字中提到“始皇弟”,有人因此认为子婴即是秦始皇的弟弟。
其次,关于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的说法,有《史记·六国年表》的记载:“高立二世兄子婴。”一些人认为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赵高拥立秦二世哥哥兄长(子婴)为秦王。”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子婴就是胡亥的哥哥,进而是秦始皇的儿子。
最后,关于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的说法,有《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这段文字中提到“二世兄之子”,即胡亥兄长之子,由此可推断子婴是秦始皇的孙子。
综上所述,我们不禁要问,子婴究竟是秦始皇的弟弟、儿子还是孙子,才更接近史实呢?
首先,从年龄的角度来看,秦始皇去世时年约五十,而据《史记》记载,子婴仁德恭谨,在民间有声望。如果按照他是儿子的说法,由于秦始皇的子女在子婴登基后被斩尽杀绝,很难有可能的漏网之鱼。因此,子婴是儿子的说法难以成立。
其次,如果考虑子婴是孙子的可能性,他在民间的声望相对较低。因为在他之前,扶苏的威望如日中天,而胡亥的禁锢更是牢不可破。在这种情况下,子婴要形成自己独立的声望并参与谋划杀赵高的事情,显然相对困难。再者,子婴还有两个可以共同商量诛杀赵高的儿子,而这样的大事很难由年幼的孙子来参与。因此,子婴是孙子的说法也存在一定的难点。
最后,按照子婴是弟弟的说法,年龄上更符合史实。秦始皇去世时,子婴年龄应在四十或五十岁左右,这与秦始皇年龄相仿,更接近事实。而作为秦始皇的弟弟,他在史书中的地位和影响也更为合理。
综合以上分析,更倾向于认为秦王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然而,历史常常是一层难以拨开的迷雾,我们仍然需要更确凿的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