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奴仆到大将军,战神卫青的传奇是怎么造就的?
创始人
2025-07-18 07:02:19
0

卫青的出现,为昏暗的汉朝带来了朝阳的光芒。他凭借横扫匈奴的功绩,打响了强汉之名,为汉武帝的雄图霸业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卫青的军事才能,古今也只有白韩李岳等不到20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至于其他朝代的名将,与之相比就略显平庸了。这样一位伟大的名将,理应受到后人们崇高的敬仰。那么为什么有人说他徒有虚名、进而贬低卫青呢?接下来就细说一下卫青的功绩,以及与李广、司马迁的关系。

01 汉初与匈奴的关系

汉初时期,汉高祖刘邦亲自统率30万汉军北征匈奴。刘邦中计被围困于白登,幸得用陈平之计才脱险。汉朝此后就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之后的汉朝执行防御的政策,进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02 卫青战绩

龙城之战。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受封车骑将军。首次带兵出征,奇袭匈奴圣地龙城,获得胜利,因功受封关内侯。龙城之战是汉初以来对战匈奴的首次胜利,为强汉之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战的另外三路大军,李广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虏。之后趁着匈奴没有防备,找到机会侥幸逃回汉朝。公孙敖损兵大半,惨败而归。公孙贺没有遭遇匈奴,无功而返。

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再次领兵出征,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大破匈奴,成功收复河套地区。汉武帝在此设置朔方郡和五原郡,并封赏卫青为长平侯。

漠南之战。元朔五年(前124年),卫青此战斩杀匈奴1.9万人,俘虏1.5万人,以及匈奴中一批重要的人物。卫青因功受封大将军,三个儿子(还在襁褓中)都被封为列侯。

漠北之战。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之在此战中击溃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迫使匈奴残部逐渐向北迁徙。此战因李广迷路,未能完成战略合围的任务,致使匈奴主力逃出。李广以为辱,拔剑自刎。卫青以步卒击溃匈奴铁骑,因功加封大司马。此战后,卫青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也就失去了立功的机会。

没过几年,汉武帝下诏令卫青娶平阳长公主为妻,变成了汉武帝的姐夫。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逝。谥号烈侯,葬于茂陵。一代传奇战神,就此落寞。

03 卫青去世后

卫青病逝后,汉朝与各国的战争中,伤亡都非常惨重。天汉二年(前99年),李广利领兵三万讨伐匈奴,又是惨败而归。此战李陵自请讨伐匈奴,结果兵败投降。李广利最后一次讨伐匈奴时,兵败投降。

在汉武帝时期的将领中,程不识有不败将军之称,李广有飞将之名,其他如赵信、李沮、李息、李敢、李蔡、苏建、曹襄、赵食其、李广利、路博德、赵破奴、韩安国、公孙敖、公孙贺之流,虽有功劳,却无显赫功绩。只有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立下同样显赫的战绩。

04 卫青几乎是完美的人

卫青原名郑青,是县吏郑季与一奴婢私通所生。卫青的生母因生活艰苦,就把卫青送到郑季家里。但郑季却让卫青放羊,郑家人还把卫青当成奴仆畜牲一样虐待。卫青长大一点后,就逃回平阳公主府,做了公主的骑奴。又得到同母异父的姐姐卫子夫的照顾,因而改姓卫,字仲卿。

卫青起初是卫子夫的原因,才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但卫青能有显赫的地位,却是卫青自己从战场上拼出来的。卫青功绩显赫,却依旧平易随和,谨言慎行。卫青敬重贤才,向汉武帝推荐过主父偃、咸宣、汲黯等人。卫青善于用兵,屡次获得大胜。卫青在世时,几乎没有人诋毁过卫青,就连敌人也十分尊重他。

05 卫青、李广、司马迁的关系

卫青与李广是有姻亲关系的。卫青的外甥是太子刘据(汉武帝的嫡长子),而刘据的宠妾李氏是李敢的女儿(李广的孙女)。霍去病因为李敢打伤自己的舅舅卫青,就把李敢射杀了。汉武帝偏袒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是狩猎时被鹿撞死的。

司马迁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史记》,直到征和三年(前90年)才完成著作。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来到汉宣帝年间,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才把《史记》贡献出来,从此天下人才得以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

天汉二年(前99年),司马迁因帮助李陵辩护降敌之过,遭受宫刑。征和二年(前91年),汉朝发生巫蛊之祸,卫氏满门遭殃,无辜牵连者甚多。这个时候的朝廷局势混乱,司马迁都不敢把《史记》贡献出来,更何况要对卫青做出评价了。

卫青、霍去病的部将都跟从两人封侯,李广的儿子李敢也因为跟从霍去病封侯。李广跟从卫青,却未能立功,后来还自尽而死。因而有人认为是卫青有私心,才致使李广未能封侯的。其实汉武帝与卫青都给过李广的机会,但是李广本身才能有限,才没有立功封侯的。漠北之战结束后,李广因不想受到自己以为的侮辱,就拔剑自刎。

06 少数人贬低卫青的说辞

王维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王勃言“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苏轼、李白、黄震等人都有贬低过卫青的言论。还有人称卫青没有真本事,都是靠国力碾压匈奴罢了。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贬低卫青呢?

例如李白,只是为了阿谀奉承哥舒翰,才贬低卫青、白起罢了。苏轼等人也只是想借卫青来讽刺那些无能的皇亲国戚,以及对赏赐皇亲国戚制度表示不满而已。还有一些人郁郁不得志,想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至于其他人其实都是一些嫉妒心强、纸上谈兵、断章取义、恶意猜测之人,这些人的话就不值得一提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就是这些自以为是之人的最好评价。

07 作者的话

古今中外,能像卫青这样身份低微,却能取得傲视群雄的战绩,还能保持谦虚的姿态,又有几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从卑贱家奴到名垂千古的大将军,岂是一个外戚就能掩盖他的才华的。面对这个躺平摆烂的时代,需要像卫青这样的人,激起我们拼搏奋进的精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1914年7月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事实上,早在一战爆发之前的那些年...
原创 当... 最近,关于印度的话题在世界各国社交网站上掀起了一阵热议。其中,一个有趣的对比是印度与晚清中国的异同。...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海右居士葛学... 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海右居士葛学功书法草书六尺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全诗 原创海右居士 —— 葛学...
原创 赵... 自《千字文》将“起翦颇牧”并称以来,人们对白起、王翦、廉颇、李牧这四位将军便有了“战国四大名将”的称...
原创 苏... 在全球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常发现,战胜自己的最大敌人并非外部势力,而往往是自身。这一道理在国家层面尤...
原创 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 关注 ”。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的历史阶段。读过《三国演义》的朋...
原创 戚... 戚继光是明代最伟大的战术家,大家熟悉的只是他剿灭倭寇的小分队战术。实际上他是明清时期中国战术的最高峰...
文化中国行:北洋法政学堂10月... 文化中国行 天津北方网讯: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有着很多见证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风貌建筑,位于河北...
原创 他... 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诏书》,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始走向共和,进入了一个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