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的天下真不是白给,他对人性的理解,堪称教父
创始人
2025-07-18 02:01:58
0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26

引子: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刘邦都有意见:这样一个老流氓竟然是皇帝,实在不公平!

其实,他们对刘邦不了解。

刘邦,48岁起兵,用7年,从一个小混混摇身一变,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

他的成功,绝非偶然。

他对人性的理解远超常人。

刘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能理解人性,利用人性。

正因此,他才能吸引到萧何、张良这两位大才加盟。

那么,刘邦对人性是如何理解的?

我们看看正文。

正文:

在上一篇里,刘邦东出,第一仗就解决了章邯,完全占领了关中。

既然自己都当王了,也该把家人接回来了。

刘邦的父亲,老婆都还在沛县吃苦,他决定派兵把家人接过来。

在去接人的队伍中,还有个向导王陵。

因为从关中去沛县,路不好走,需要一个对当地熟悉的人。

王陵这个人还是挺厉害的,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还被封了候,他是沛县当地人,刘邦拿他当兄弟。

不过虽然王陵熟悉路线,但还是遇到了困难。

项羽来搞事情了。

他听说王陵带人来了,立即把王陵的母亲抓了。

王陵派使臣来要人。

项羽这时候倒是换了个姿态,把老太太带出来,毕恭毕敬,并且请她坐在最尊贵的位子(东面)。

项羽希望自己的一片诚意,能让王陵改变主意。

但她失策了,项羽低估了这个老太太。

谈话时,老太太很安静,没说啥。

但使臣要回去时,老太太私自见了他,边说边流泪:

“请帮我传话给我儿,要好好的效忠刘邦。刘邦是一位厚道的长辈,终有一天会统一中国,不要因为娘亲的缘故,三心二意。为了免得我儿为难,我会让你亲眼看到我死。”

说完,老太太抽剑自杀。

项羽知道消息后,他疯了。

他不明白,为什么连一个老太婆都不屈服?

巨大的屈辱让他抓狂,项羽下令,把老太太的尸体投进沸水煮烂。

从这件事上,我们能看到刘邦到底成功在哪。

他深谙普通群众的需求—好好生存。

这就是人民群众的人性。

人民不管谁当家,只要对他们好,让他们安稳生产生活,在他们心目中,就是好皇帝。

刘邦的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拒绝犒劳,明显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

正因为此,刘邦得到这位老太太的认可,并心甘情愿的赴死。

在百姓的眼中,刘邦是一位宽厚仁义的君主。

反观项羽,实在是可惜。

一系列泄愤的做法,已经给他自己打上了标签,暴君。

在泄愤之后,项羽还对毫无反抗之力的义帝下手了。

项羽把这位名义上的领导赶到了县城,但还不算完。

在人家回去的路上,项羽还安排了杀手,就在渡长江的船上,把义帝杀死。

同样是没用的弃子,后世的曹丕做的还算仁义。

项羽泄了愤,麻烦事还是要处理。

因为赵国的陈馀也造反了。

陈馀联合齐军,把自己曾经的刎颈之交张耳赶走了。

张耳跑了,陈馀便把赵王接了回来,赵王很感激他,让他当了代王。

张耳是项羽封的王,是既得利益者。

但他关键时候,找的却是刘邦。

可见,项羽的分封是多么失败,人家张耳压根就没感恩他。

出力不讨好,项羽这事办的。

张耳直接逃到了刘邦那里,他俩是老熟人了,起义前就认识,刘邦还经常到张耳家里喝酒。

此时,张耳这个贤人,又是老朋友来投奔自己,刘邦给了他非常优厚的待遇。

对刘邦来说,未来的局势一片大好。

张良也来了。

张良最忠心的是韩王,但他被项羽杀了,张良逃走,前来投奔刘邦。

刘邦也很大气,直接封张良为信侯。

如此,韩信,萧何,张良,汉初三杰全部集齐。

刘邦的事业就此开启。

也是天公作美,项羽此时深陷齐国,刘邦可以肆无忌惮的东征。

齐国这根搅屎棍,让项羽不得安生,他此时正在平定齐国叛乱。

但说实话,这都是项羽自己搞出来的。

齐国人对项羽本来没仇,是他硬生生的搞出了仇。

是田荣对项羽分封不服,起兵叛乱。项羽率大军去了,把田荣打得大败,在逃跑的时候,他被村民杀死。

按理来说,这事就完了。

但项羽就是项羽,对投降的齐军,一律坑杀。不仅如此,对齐国的平民,烧杀掳掠。

一路上,杀人放火,摧毁城郭及民房。

这让齐人咋活?

没办法,齐人为了生存,被逼的集结反抗。

于是,项羽为了泄愤,搞得自己深陷泥潭。

不过,这倒是给了刘邦机会。

在项羽平叛的时候,刘邦率大军东征,一路上战无不胜。

魏王魏豹没打过,直接投降,殷王司马卬迎战,被直接生擒。

对刘邦而言,击败殷王的好处不仅如此,更让他获得了一位顶级谋略家,陈平。

陈平本来是跟项羽混的。

当初殷王司马卬叛乱,项羽派了陈平去,陈平三言两语,用威压使得司马卬忏悔。

项羽封了他官,并且赐了黄金四百八十两。

结果不久后,刘邦把殷王司马卬打败了,司马卬投降。

项羽觉得是奇耻大辱,要诛杀之前平叛的将领。

被看不起的刘邦打败,项羽受不了这个刺激。

陈平一看吓坏了,把官印、黄金都留下,直接跑了。

与韩信一样,就带着一把剑投奔了刘邦。

刘邦识人的能力这次有了长进。

他问陈平,你在西楚当啥官?

陈平说是都尉。

刘邦当天就任命他为都尉。

不过,其他的将领都懵了。

大王偶尔遇到一个西楚的逃犯,还没弄清楚他的来龙去脉,就封他为都尉?

更何况,陈平这人道德不好,跟他嫂子私通。

听到这话,刘邦的反应堪称教科书。

他没有任何解释,也没有找陈平询问。

刘邦只做了一件事:更厚待陈平。

这件事背后有三层深意。

1.第一层深意,让陈平安心

刘邦知道陈平的需求,他想要功名,同时想得到君王的认可。

虽然品德不好,私通嫂子,卖官,但那又如何呢?

刘邦知道,在乱世,好人是没用的,陈平有才就够了,刘邦想留住他。

所以,大家越是在背后窃窃私语,刘邦却是重视陈平。

一方面,是打消陈平的疑虑,安心为自己出谋划策,另一方面,是让陈平感恩戴德,对自己死心塌地。

2.第二层深意,给汉军信心

刘邦想让大家看到,陈平有才,他逃离了项羽,选择了我们。

一直以来,在面对项羽时,刘邦一直是自卑、害怕的。

其实不止他自己,整个汉军都是,因为项羽实在是太强了。

结果如今,项羽的重要谋臣陈平弃楚投汉,让刘邦在面子上扳回一局。

这么做,刘邦是想告诉大家,我们比项羽强,给大家信心。

2.第三层深意,诱惑楚军那些犹豫的人

陈平这样道德不咋地的人,我都要了,你们还犹豫啥?

我刘邦大度,不计前嫌,不管之前犯过啥错,只有你有能力,我都非常欢迎。

不仅如此,我给的待遇还相当好,来我这,绝对不亏。

刘邦深刻把握了将领的需求—想要功绩,但更想要命。

如此操作,让刘邦与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项羽残暴,对有功之人嫉妒,随意诛杀。

刘邦宽厚,对有功之人厚待,尊崇礼遇。

人心向背,其实就是这样。

出力为你项羽打天下,结果时刻担惊受怕,指不定哪天他情绪不好,功劳一笔勾销。

这样的领导,跟着多危险?

因此,随着东征的进行,刘邦的部下越来越多。

很快,他便聚集了56万大军。兵锋直指项羽的老巢,彭城。

彭城之战,马上打响。

(下篇继续……)

关于作者:

我是历史应用派。

我相信,阅读历史,不仅能以史明鉴,更能得到精英们为人处世的干货。

我目前在做的,正是挖掘这些干货。

所写故事以《资治通鉴》为主要参考,同时查阅了其他史书。

如果觉得这种读史方式还不错,欢迎关注我,定期更新。

最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正确,但写出了故事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若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茶叶出口形势喜人 瞄准品牌... 浙江一处茶园。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7月17日电(记者 王逸飞)17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原创 古... 古代边疆战事频繁,为守卫疆土,皇帝往往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镇守边关,对于皇帝来说,最怕的是莫过于将领叛...
原创 隋... 罗士信(600年-622年4月11日),隋唐军事人物。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613年,年仅...
原创 刘... 刘备南逃之时,百姓真的真心愿意追随?恐怕真是没那么简单 当初在曹操准备南下荆州时,当时驻扎在新野的刘...
原创 恩... 要说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杜月笙肯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从14岁在一家商店做学徒,再到成为叱咤上海的青...
原创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籍贯是户口本、学籍等官方文件的必填项。但感觉籍贯跟祖辈关系更大,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原创 十...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历史君要和大家分享一...
原创 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楚国受托出兵围宋救郑,两军展开泓水之战。虽知楚兵强大,然宋襄公坚持“...
原创 乔... 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坐落着一处特殊的建筑,它的建筑面积多达4000多平方米,内有6个大院,20个小...
原创 此...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被朱元璋称为“万里长城”,他作为朱元璋手中的“利剑”,曾是明朝北伐军的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