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名垂青史的武将,其中包括白起、韩信、霍去病、秦琼、年羹尧等人。这几位武将都曾为王朝建立赫赫战功,而且没有一人战死沙场。然而,除了秦琼以外,其他三人的死亡却与帝王有着凄惨的联系,显示了“功高盖主”这一至高无上的个人荣誉背后的阴影。
在武德九年(626年),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事变,诛杀了李建成、李元吉等人,帮助李世民登上了皇位。作为功臣,秦琼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食七百户。然而,从那时起,秦琼就频频生病,这一病竟然持续了12年。每当生病时,秦琼会对人说:“我戎马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二百多战,屡受重伤,流的血都不知道有多少斛了,怎么会不生病呢?”李世民为他担心,多次派御医为其诊治。然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御医总是看到秦琼在病痛中呻吟。为了缓解他的痛苦,御医为他开了最好的药,但秦琼却在御医离开后将药倒掉,这一举动令人费解。
这引发了人们的疑惑,为何秦琼会装病呢?这其中既有历史的教训,也与秦琼自身的经历有关。关于秦琼的家庭背景和经历,史书上的记载寥寥无几,仅知他是齐州历城人,勇武过人,远近闻名。隋大业年间,他在来护儿手下任职,当时他的母亲去世,来护儿为表示关怀,特地派人去吊唁。这一举动引起了许多军士的诧异,因为平常将士死亡、家中办丧事,并未见他对其他人如此礼遇。来护儿解释说:“此人骁勇彪悍,有志向有气节,将来必能还自己取得富贵,怎能当做卑微之人对待呢?”这是秦琼得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614年,他在卢明月率领的10万大军进攻中,随张须陀前往征讨,情况对他们十分不利。在此关头,秦琼决定迎战,最终一把火烧毁了敌方30多座帐篷,成功执行任务。这次表现也让他得到了李渊的赏识。
然而,李渊逝世后,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皇帝。随着时局的变动,李世民的功高盖主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惮,包括李建等人。尽管李世民对秦琼信任有加,但是身在这样一个危险的政治局势中,秦琼开始表现得低调。他成功地装病,将自己的病说成是“战场上落下的病根”,避免了被忌惮者的目光。这种收敛锋芒的行为是出于对历史教训的警觉,也是对李渊知遇之恩的愧疚。在历史上,“功高盖主”往往会导致权谋之争,为了自己的安全,秦琼选择了这种谨慎的策略。
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因病去世,被葬于昭陵。李世民为了表达对他的敬意,在他的墓前修造了石人马,以彰显秦琼的功绩。秦琼的名字也被列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在唐朝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绩和令人敬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