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长达几千年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物,那可真是数不胜数,全国各地的博物馆内,谁还没有个镇馆之宝。
然而,这还只是我们已知的部分,即便是到了今天,也还有很多文物依然留在地下,只有少部分文物出土了。
这不,在浙江丽水金龙洞中,就真的“出土”了一条“金龙”,经鉴定是北宋时期的国家二级珍贵文物,只是发现者的身份,让网友起疑。
金龙洞发现金龙,发现者为博物馆副馆长
回忆起发现金龙的场景,缙云县博物馆副馆长樊译蔚介绍,当时他们几个人去爬山,她当时刚好在洞里面转了一下,就发现地面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洞,有一点点亮
随手一挑,就发现洞里这个东西很亮,开始还以为是巧克力纸一类的物品,可拿到手上发现并不轻,似乎是纯金打造的物品。
经鉴定委员会专家鉴定评估,该金龙长3.3厘米,通体由黄金制成,确定其属于北宋时期,定级为国家二级珍贵文物。
要知道,北宋时期的艺术品以其精致的工艺和深远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著称,这件金龙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当时的金属工艺提供了直接的实物证据,也为研究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审美趣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如此珍贵的“巧合”,却让网友起疑
金龙洞中发现金龙,发现者是博物馆馆长,似乎一切都很合理,但又觉得太合理了。
一个博物馆的女副馆长?去爬山在一个洞里捡到了二级文物“金龙”。没有故事出不来金龙
给我的感觉不亚于彩票副局长路过彩票店随手刮了张刮刮乐出了100万
合理的时间 合理的地点 合理的人员 合理的故事
龙年,在金龙洞,博物馆馆长发现金子做的龙,好巧
当然,这种事我们随便调侃,开句玩笑就算了,毕竟它的发现也是有意义的,而且作为特殊身份的人,他们的工作属性放在这里,去的地点和观察能力也是普通人不涉及的,所以,你可以说是巧合,但并不意外。
相比这一点,可能很多人更关心,如果是普通人,捡到文物该如何处理呢?
众所周知,在中国考古史上,有很多国宝级的文物并不是被考古队挖到,而是被普通老百姓捡到的。
不过,如果是捡到国有文物,想要据为己有,那可能就要麻烦了。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拾得人并不因捡拾行为而获得国有文物的所有权、使用权等权利,必须及时依法上交。
《文物保护法》规定,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所以,如果普通人意外发现文物,正确的处理方式非常重要,既可以确保文物的安全,也可以遵守法律规定。
1、不要移动文物:发现文物时,最好不要移动它。文物的位置和周围环境可能对研究它的历史背景非常重要。如果必须移动文物以保护它,应尽量小心,避免造成损害。
2、保护现场:尽量保护文物发现的现场不受干扰,避免其他人进入可能对文物或现场造成破坏的区域。
3、立即报告:应该尽快向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或警察报告文物发现的情况。可以联系当地的文物局、博物馆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4、提供信息:向有关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包括文物的具体位置、你是如何发现它的,以及发现时的环境和条件等。
5、遵守指示:文物管理部门可能会进行现场调查,并给出进一步处理文物的指示。遵守专业人员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
6、不要私自出售或展示:根据法律,未经许可,私人不得收藏、买卖、展览国家规定的珍贵文物和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属于国家所有,私自处理文物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