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九一三事件后,这位开国少将复出,李德生嘱咐:中央有大任务给你
创始人
2025-07-17 13:32:24
0

1972年12月,为了落实干部政策,周总理特意到中南海,向毛主席汇报。

毛主席那时也深深的感受到,老干部被打倒的太多,因此特意嘱咐周总理专门办理这件事。

也正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契机下,广大具有革命资历,富有工作经验的老干部、老将军,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

开国少将,原成都军区第二政委郭林祥当时正住在北京301医院,也是偶然的一天,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田维新专程上门探望,郭林祥看到他后,顿时感觉非常意外:

“你怎么来了啊?”

田维新微笑着说:

“您是老首长,我怎么不该来看您啊?”

田维新与郭林祥彼此熟识,当年抗战时期,郭林祥曾任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那时田维新正任政治部任科长。

“我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啊!”

郭林祥又是忧虑又是试探的说了一句。

田维新则说道:

“你的问题还不是要总政来解决吗?”

在过去几年里,因为失去了工作岗位,郭林祥家里几乎已经是不来客人,哪怕是当年的老部下,这次田维新的出现,让郭林祥的内心忍不住有一丝激动,这似乎意味着,他快要出山工作了。

郭林祥将军原则性、政策性很强,善于解决复杂的问题,人称有“武者之威,仁者之慈”。

1914年,郭林祥将军出生于江西永丰,据将军留下来的回忆录中来看,与绝大多数开国将军一样,郭林祥将军出身也很贫穷,而且在幼年时基本上没有受到过系统的教育,他所掌握的文化知识,都是后来参军以后,在部队中学习的。

郭林祥将军有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第二,下面还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因为是家里的长子,父母很早就给郭林祥将军说了一门亲事,媳妇吕氏也是贫苦人家出身,因为手脚麻利勤快,因此受到了全家的喜爱。

不过,郭林祥将军16岁时,父母都先后离世,整个家里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他身上,也就是在这一年,郭林祥将军偶然见到了途经家乡的红军。

在得知红军就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队伍后,郭林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参军。

1930年秋,郭林祥参加了红军游击队,并被选入政治保卫局训练班训练,训练班结束以后,郭林祥成为了一名特务班战士。

罗瑞卿知道郭林祥的家就在附近,因此特意给他放了一天假回家,结果郭林祥回了家,却发现家里到处都结满了蛛网,一问邻居才知道,就在他参军走后不久,因有传言称他已经牺牲在战场,整个家就散了,妻子改嫁他人,几个弟弟也都流落一方。

郭林祥一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眼泪不自觉的便奔涌而出,心无挂碍的他转身又回到了队伍之中。

从这天开始,郭林祥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屡立战功。

建国后,郭林祥跟随部队留在西南工作,任川北军区副政委。

当时西南地区的匪患非常严重,唯独郭林祥所在的川北地区形势还算稳定的不错。从1950年4月开始,郭林祥出任西南联防剿匪第三指挥部总指挥,专门负责潼南等地剿匪事宜。

一上任,郭林祥就召集

潼南、合川、武胜、广安四县同日召开万人公审大会,枪毙了七个在押的匪首。

西南地区的百姓对土匪畏之如虎,是因为匪患多年,国民政府也曾数次出兵剿匪,但每次收效都不大,而每次围剿不成,土匪对当地百姓的危害也就日甚,以至于解放军入川以后,百姓根本不敢帮助。

郭林祥对此情况,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先是采取雷霆之威,斩杀匪首,然后在张贴告示,宣传我军政策,并在各县设立“自新人员登记处”,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以后,纷纷称赞:

“解放军是真杀土匪,我们也就敢带路,送情报了。”

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川北匪患顿消,短短一个月内,主动登记自新悔过的土匪就达3000余人,到6月份,川北匪患已基本被平定。

时任川北行署主任的胡耀邦途经潼南,郭林祥向他汇报剿匪情况,并检讨称:

“我未经请示,先斩后奏,杀了几个土匪。”

胡耀邦安慰他:

“杀的对,符合中央精神。”

据胡耀邦回忆称,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老总对潼南的剿匪评价很好,曾毫不掩饰的夸赞:“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运用得当,很快肃清了川北、川东结合部遂宁、江津地区的土匪,稳定了重庆。”

也因为西南地区匪患严重,郭林祥将军在剿匪上的突出作用,也引起了中央高度重视。

当时,西南地区还有傅秉勋等土匪活动,声势一度很大,毛主席在1952年还特意把贺老总叫到了北京嘱咐:

“西南地区有剧变,切不可掉以轻心。”

西南巨匪傅秉勋盘踞在黑水,不仅麾下人数众多,还同西北地区的马家军土匪有所勾结。邓小平那时也考虑到傅秉勋为西南大患,有意要选一名能够处理复杂问题,同时又精通军事的干部。

选来选去,邓小平选中了郭林祥。

郭林祥出任黑水剿匪前方总指挥后,调集部队兵分东西两路,直捣傅秉勋老巢。

需要指出的是,傅秉勋匪众并没有强劲的军事实力,在我军大规模进军下,基本土崩瓦解,但这群匪徒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并于一批观望的少数民族头人混杂在一起,急切难捕。

郭林祥一方面仍采取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则是严格的执行我党的民族政策以及群众纪律。

在我军强有力的攻势之下,西南地区匪众顿时土崩瓦解。

到1952年9月21日,黑水地区匪患基本上已被连根拔除,除少数人逃窜外,我军全歼土匪3635人,其中纵队、支队长以上匪首30人,分队长以上匪首170人,重要匪首全部落网或毙命,缴获火炮9门、机枪41挺、各种枪3772支、子弹10余万发、电台5部以及其他军用物资。

1952年10月1日,贺老总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周恩来递交了西南地区剿匪情况,后来周恩来又把报告转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后大喜过望:

“黑水战役,取得军政双胜。”

贺老总返回四川后,还兴高采烈的把毛主席的话告诉郭林祥。

1955年5月1日,以四川军区为基础改编为成都军区兼四川省军区,贺炳炎任司令员、李井泉任政委。而郭林祥则是以原四川军区第二副政委的身份,就任成都军区第二副政委。

郭林祥在四川工作了很多年,工作作风朴实,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

早在担任西南军区公安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期间,负责当时西南军区公安部队的“三反”运动,按照上级指示,要求抓100只“大老虎”,然而这样的硬性规定并不切实际,郭林祥将军在做这件工作是,首重证据,提倡人证、物证俱全,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以至于到运动结束时,指标数尚未过半,郭林祥也被上级批评。

然而郭林祥将军据理力争,吵到最后,将军甚至说:

“再抓,把我也算上,看看够不够100个。”

也因为郭林祥将军坚持,许多人幸免于难,到了三反后期,各地都展开了纠偏和平反错案,只有郭林祥将军麾下无大碍。

郭林祥将军也以自己朴实稳健的作风,赢得了许多人的赞誉。

不过,到了那个特殊时期,郭林祥将军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1960年,贺炳炎去世以后,黄新廷出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然而到了那个特殊时期,黄新廷因为曾是贺老总部下的关系,而被特意针对,而当时时任成都军区第二政委的郭林祥也因为这个缘故被打倒。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郭林祥身居斗室,却始终没有屈服。

不过,九一三事件后,郭林祥的处境才有了好转。

1973年,郭林祥的夫人写信给周总理,在周总理的保护下,郭林祥一家被安排到北京海运仓招待所居住。

当时中央已经决定,为一大批被打倒的老干部、老将军安排工作,时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的田维新还专程到医院探望郭林祥,两人在过去战争年代就是老战友,此刻见面都是忍不住一阵激动。

1973年7月,总政治部主任李德生通知郭林祥,到三座门军委办公地,郭林祥到的时候,李德生、田维新两人都在现场,郭林祥笑着同两人打了个招呼后,李德生宣布了中央的安排:

“这次中央要交给你的大任务,中

央、军委决定,你不回成都,让你到总后勤部去任政委。有什么意见没有?

对这个任命,郭林祥确实感到意外,毕竟他此前从来没有参加过后勤工作,但对党组织的命令,郭林祥并没有犹豫,而是直接点头答应下来。

“我没有什么意见,完全服从中央以及军委的决定。”

其实在海运仓招待所住的这些年,郭林祥听说过总后勤部的情况,应该说在这样的位置上,郭林祥所面临的挑战性并不小。

“总后勤部现在由李先念、余秋里分管,两人正在总参第一招待所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郭林祥的任命通知下的有些晚,因此只是参加了总后勤部党委扩大会议的后半段,期间也没有发言,而是尽可能的向出席会议的老同志了解一些情况。

会议结束时,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与会人员,当着所有人的面,周总理问了一句:

“郭林祥来了没有。”

一听是周总理,郭林祥立马站起来喊道:

“到了。”

周总理摆摆手,安慰他道:

“郭林祥原来牵扯贺老总的案子,现在他的案子清楚了,可以大胆地工作了。”

郭林祥一听,顿时热泪盈眶。

初到总后勤部工作,郭林祥很多情况都不了解,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时间里。

在那段时间,郭林祥每天都要不断找人谈话,了解实际情况,当然也有一些人来探他的口风,甚至还有人威胁他,要贴他的大字报,但郭林祥仍然坚持稳健的做法,并对这些人嗤之以鼻:

“我是军委派来的,执行的是中央命令,不是你们哪一派的政委。如果你们想着就写吧,想写多少就写多少。”

郭林祥在总后工作的时间虽然短,但却做了不少有意的工作。

1975年8月,邓小平谈到新疆军区政委的人选,点名郭林祥去,并受到了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的欢迎。

因为当时杨勇还兼任着新疆自治区的工作,因此整个军区的工作自然就全落在郭林祥身上。

那时郭林祥已经61岁,身体的状况也不是很好,但他到任以后,立即马不停蹄的开展工作,并将军区党政军工作牢牢的抓在手中,并切实解决了实际中存在的不少问题。

不久之后,郭林祥有出任了南京军区政委。

不管是到哪儿任职,郭林祥将军始终是轻车简从,而且每次都只是一个人孤身前往,他身边的秘书、警卫、司机等工作人员,全部都是由新单位重新分配,而且每到一个单位,总是要到最基层深入视察,切实解决干部战士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郭林祥也因此得到了全军将士的爱戴与尊重。

1985年,为了全军现代化建设,中央酝酿施行百万大裁军,但对于裁军建军的方案,中央尚不确定如何开展。

某一日,郭林祥与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余秋里同行,在火车上,郭林祥提了一个简单的方案:

“减和尚不如拆大庙。”

余秋里闻言,眼前顿时一亮,并请郭林祥详细说明。

见状,郭林祥侃侃而谈:

“所谓拆大庙,就是合并几个大军区,如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合并。”

余秋里点点头,但无不担忧的说:

“办法是好办法,就是干部比较难处理。”

郭林祥以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为例,简单的阐述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南京军区和福州军区合并,向守志当司令员,傅奎清当政委。”

“至于我嘛……”

郭林祥略一沉思:

“我年龄大了,可以考虑下来。”

余秋里虽然连连点头,却并没有直接答应。

郭林祥的年龄确实已经不小,到1985年已经是年过七旬,在中央主张提拔年轻干部的前提下,郭林祥已经开始有意识的离开工作岗位,把岗位留给更年轻的人,这样的精神殊为难得。

杨尚昆后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还专门对郭林祥说:

“你的这个办法很好。”

南京军区与福州军区合并以后,郭林祥并未如他所想的那样退下来。

1985年3月,郭林祥到北京以后,接到任命通知,出任军纪委书记,对于这个任命,郭林祥有些犹豫为此,杨尚昆和余秋里亲自出面劝说:

“调你来北京任职,并不是哪一个人决定的,是和党中央其他同志一同研究定的,你一定要来。再说,这里缺你不可,中央很是信任你的能力!”

1985年10月,郭林祥兼任了总政治部副主任。

1988年授衔时,郭林祥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尽管年龄已经不小,但郭林祥仍然以极大的精神毅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在军纪委工作期间,郭林祥始终坚持办事三原则:

第一,紧跟中央、军委;

第二,贯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按照党的政策办事。

到1990年,老将军已76岁高龄,为此他主动提出:

年龄大了,应该退下来,让年轻人上来干。

对退出领导岗位,郭林祥将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从这点讲,我还是有自知之明。有些人不是不愿下吗?包括一些高官。人嘛,应该让位。我下来时,没有任何心理失衡。

即便是离开了工作岗位,老将军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建设,并在晚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在他的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每日笔耕不辍。

值得一提的是,郭林祥将军晚年十分重视教育工作。

1996年,郭林祥将军回到老家江西永丰县层三村,当地的教育还很落后,学生们的教室不仅破败不堪,就连桌椅板凳也不齐全。

见此情形,郭林祥立即与当地政府交涉,要求处理此事,不仅如此,他回到北京以后,还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并积极动员家人们捐款,凑出了13万元,在郭林祥将军影响下,中国青年基金会以及江西地方也都积极筹措款项,共计130万余元。

2001年11月,郭林祥出席了他亲自命名的八一希望小学竣工仪式,并发表讲话称:

我一生没有读过什么书,现在不读书不行。毛主席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推而广之地说,没有文化的人是愚蠢的人。文化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文化、科学是不行的。

郭林祥将军这番爱国之心,让人不禁动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1644年,满洲人在吴三桂的带领下以异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王朝维...
原创 谁... 隋帝国的衰落,再次导致华夏大地兵荒马乱。隋炀帝退避扬州,这位从未经历挫折的强权帝王,在这次挫败中无力...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 在考古学诞生以前,中国古代大多数文献都将历史人文的开端放在了“五帝时代...
原创 中...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又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时局,所以才造就了一批又...
谁是中华—日本、越南、朝鲜都想... 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中国以外的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内,很早就存在了以中华、中国自诩的“文化认同...
原创 隐... 一个死了?150年?的北极探险家,新证据和留下的谜团谁毒害了北极探险家? 北极探险归来,北极星被...
原创 波... 从1772年到1795年,女皇叶卡捷琳娜用了23年时间三次组团瓜分波兰,让波兰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
原创 博... #抗日战争# ? #历史冷故事# #八路军抗战故事# ? 从博野民军到津南自卫军(二) 在1937年...
原创 1...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任帝王陵墓,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成就其伟大的,不仅仅是墓葬内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