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俗话说“王者无情”,
自古以来皇帝基本上都是冷血生物
,他们要面对的是整个国家,在他们的眼中,只有利益,没有感情。
这并不能说是错的,
倘若一个皇帝经常感情用事,那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混乱
,百姓就难以安居乐业,这样的国家又如何发展。
我们评价皇帝是否是一个明君时,经常会看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皇帝的品德,一个皇帝品德的好坏,和他的性格是息息相关的。
决定皇帝性格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暂且不去讨论,
一个品德好的皇帝,可以深受百姓爱戴,但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可能不行。
想要成为一代明君,不仅仅要看皇帝的品德,
另一方面则是看皇帝的能力
,比如治理国家的能力、面对外敌时的态度等等。
很多皇帝在面对外敌时,很难做到不卑不亢
,在这些皇帝的眼中,只要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他们都可以不去管。
这样的皇帝也是称不上明君的,而今天要讲的皇帝,却可以称得上这份殊荣,
他就是康熙帝,也被大家尊称为“千古一帝”。
康熙大哥确实有这份实力,不过康熙大哥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在他执政期间就曾发生过一件事情,那就是派女儿(端静公主)去和亲。
这事在我们看来确实是很不地道的,
明明康熙大哥这么有实力,为什么还会派女儿去和亲呢?
这事我们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公主远嫁
其实理解康熙大哥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前面说到过,
当皇帝基本上都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王者的眼中,哪有什么儿女私情?
康熙大哥当然也不例外,虽说康熙大哥的心里估计也很难受,
但有些事是不得不做的,派自己女儿去和亲,也是无奈之举。
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人们的思想都很顽固
,当时康熙还曾颁布过一些政策,来限制人们的思想,所以公主和亲在人们看来,也并不是不能接受。
在民间这种问题就很常见,
古代很多家庭都是重男轻女的
,在这些人的眼中,女儿的作用更像是一种工具。
什么时候需要了,什么时候就把女儿派出去(结婚)
,不管女儿心里是咋想的,反正这些人是只管把女儿送出去。
至于女儿嫁人之后,生活得怎么样?对不起,这事娘家人还真不上心,
民间的老百姓都是这么想的,作为皇家女子,当然也不例外。
所以清朝时期的公主,其实是很悲催的,
她们自从生下来,就是皇帝手中的工具,
只要能够让皇帝获取利益,她们嫁给谁都无所谓。
话虽这么说,
可是真等到女儿(公主)嫁人的时候,估计皇帝也是会伤心的
,所以碍于皇帝的面子,娶了公主的人(驸马),也是不敢随意放肆的。
驸马要是敢乱来,等皇帝知道了,他们估计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不过这事到了康熙大哥的身上就变了。
康熙大哥的女儿,嫁的确实有点远(内蒙古),康熙大哥也不可能一直关注着,这就导致了,
他女儿在那边生活得并不好。
后来更是被自己的老公给杀了
,这事康熙也是隔了好久才知道,不过康熙给女儿报仇的方法,倒是挺有意思的。
我们先来说说端静公主这个人吧,在史书中关于端静公主的记载并不多,
我们了解的端静公主,大多都来自《清史稿》。
这位公主小姐是康熙大哥的第五个女儿
,她老妈的身份倒是很一般,不过她老妈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长得好看。
据说康熙大哥很喜欢这位妃子(兆佳氏)
,晚上找人侍寝的时候,经常会喊这位妃子过来,一来二去之下,端静公主出生了。
含着金汤勺出生的公主,
完全继承了她老妈的美貌
,少女时代就表现得亭亭玉立,与众不同,不过在这个时代,长得好看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身为公主,
如果容貌出众的话,等待她们的将会是悲惨的命运
,就算不嫁到很远的地方,她们也没有权力选择自己心仪的人。
这就是身为皇帝女儿的痛苦
,在端静公主小的时候,康熙大哥就很喜欢她,哪怕每天政务繁忙,康熙大哥也会抽时间陪她玩耍。
端静公主就这么,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皇宫中,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可是不久之后,悲惨的命运将会降临在她的身上。
康熙三十一年,这是决定端静公主命运的一年
,在这一年端静公主成功获得了公主封号,也是在这一年,端静公主将会远嫁他乡。
婚后生活
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这一年(1692年)
,蒙古草原的形势不稳定,蒙古一个部落的王子,派人来找康熙大哥求亲。
康熙大哥其实也是很无奈的,别看康熙大哥功高盖世,
没多久的时间就平定了三藩之乱,但对于蒙古,康熙大哥是真的无能为力。
我们得先分析一下蒙古的形势,
蒙古人大家都知道是十分能打的
,当年成大哥(成吉思汗)建立元朝之后,蒙古的军队基本上已经无敌于世。
哪怕后来元朝覆灭了,但那些剩下的元朝余孽,战斗力依旧不容小觑,
他们和明朝又断断续续地打了两百年,明朝根本拿他们没办法。
打到最后实在是没门了,
双方只有各退一步,签订了一些条款(封贡)
,这才没有再继续打下去,否则未来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康熙大哥面对的就是这么一帮人,
虽说到了清朝之后,这些蒙古人已经归顺了,但“人心隔肚皮”,谁也不知道这帮人心中是怎么想的。
万一哪天这些人头脑一热,跑来清朝边界打劫一番,康熙大哥还真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蒙古草原那么大,康熙大哥就算想讨伐他们,也是有心无力。
所以无奈之下,康熙大哥只能,
用和亲这个办法来安抚这些人
,希望他们别乱惹事,最关键的原因是,康熙大哥想要加强和蒙古人的联系。
毕竟蒙古距离清朝的首都还是有点远的,
双方必须要搞好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用上这些蒙古人了。
后来康熙大哥在亲征噶尔丹的时候,这帮蒙古人便前来帮助
,并且在这场战斗中立了大功,康熙大哥对他们大为赞赏。
所以当蒙古部落的王子来求亲的时候,康熙便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将年龄最合适的端静公主,许配给了这位王子。
端静公主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命运,她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权力,
康熙大哥决定的事情,任何人都是无法更改的。
于是端静公主便跟随王子回了蒙古
,康熙大哥给自己女儿的嫁妆是很丰厚的
,金银财宝自不必多说,关键是康熙大哥,还在草原上建了一座府邸。
这座府邸就是驸马府
,可见康熙大哥对这件事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端静公主的愿望,
康熙大哥特地把这座府邸,建成了京城的风格。
端静公主对此大为感动,虽然自己远在他乡,但看到这样的府邸,
思乡之情也会减弱一些。
于是端静公主就这么住了下来,
或许端静公主心中,也明白父亲的苦衷
,所以端静公主一直也没有哭闹,更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康熙大哥对这个女儿还是很上心的,
他曾几次在百忙之中来看望女儿
,虽说康熙大哥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和蒙古的关系。
但他能想到来看自己的女儿,这已经很不错了,一切看上去都是挺不错的,
事实上端静公主的婚后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好。
这事还要从王子(噶尔臧)的身上说起
,这家伙不知道心里怎么想的,和端静公主结婚之后,对她非常地冷落。
不仅如此,
王子还经常外出,成天把老婆一个人扔在家里
,对她不管不顾,端静公主心中也很无奈啊。
本来嫁这么远,端静公主心中就很不满,现在自己的丈夫,又天天不在家,
这样的生后,端静公主真是觉得无聊透了。
不过很快端静公主就发现了一个人,
这人就是当年老爹安排的侍卫之一
,不用管这人叫啥名,记住这人的特点就行了,那就是——帅。
悲惨结局
康熙大哥派的这些侍卫,他们的职责就是守护公主,
端静公主平常也很喜欢和他们聊天,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的老乡。
那个长得很帅的侍卫,和端静公主尤其聊得来
,本来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毕竟公主又不是囚犯,想和谁聊天都无所谓。
这事坏就坏在,公主和侍卫聊天,用的不是官方话
,我们都说清朝是满族人的天下,他们有着一套属于自己方言。
清兵入关之后,将汉语作为通用语言
,但是他们自己方言也一直没有舍弃,所以端静公主和侍卫聊天时,用的就是满族语。
用方言聊天,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当时那可是一件大事,
因为端静公主和侍卫的聊天,其他人是听不懂的。
这些蒙古人听不懂端静公主说的话,
在他们看来,端静公主和这个侍卫,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事很快便在部落里传开了。
王子(噶尔臧)也听说了这件事
,本来他和公主的关系就不好,现在又听到了这些流言蜚语,王子大人觉得公主背叛了自己。
愤怒的王子大人决定给公主一个教训,
他开始密切关注公主的一举一动
,终于他见到了公主和那个侍卫,他们二人有说有笑,相谈甚欢。
尤其是在二人面前还摆着酒席
,王子愤怒不已,不顾众人的阻拦,一脚踢翻了酒桌,拔出长剑就朝侍卫砍去。
公主见此情形,闪身来到了王子的面前,
结果愤怒的王子一脚将公主踹开
,谁也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公主竟然当场身亡了。
这就是端静公主最后的结局,一个令谁都没有想到的结局,
后来王子(噶尔臧)知道事情闹大了,惊恐之下,他下令封锁了消息。
随即对外宣布,端静公主是病死的
,不过康熙大哥根本不是那么好骗的,他派人去打听消息,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后来康熙大哥并没有直接杀了这个王子,
只是将他给终身囚禁了
,最终这个王子死在了京城,也算是他应得的报应。
结语
康熙大哥之所以没有直接杀了王子,
是因为害怕和蒙古的关系恶化
,将他囚禁在京城,蒙古方面也不能说什么。
这也算是为端静公主报了仇,
将王子终身囚禁,比直接杀了他其实更好,这样可以让他一辈子活在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