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6年中德两国用核磁扫描还原秦始皇陵,“不能挖”的秘密被披露
创始人
2025-07-17 19:02:38
0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任帝王陵墓,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成就其伟大的,不仅仅是墓葬内部逆天的结构、墓内数不胜数的金银珠宝,而是其“不能挖”的秘密。直到今天,秦始皇陵墓还处于封存和保护状态。所以许多谜底一直未能揭开。

秦始皇陵

秦始皇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皇,当西方文明在动荡中缓慢发挥时,他已经从战国时代的混乱中消灭其他六国,建立以自己为王的封建大一统国家。

中国人向来以古为尊,但秦始皇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他的功绩能超越所有古人,此话听来狂妄至极,但事实证明秦始皇的确有狂妄的资本。

他开创的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一直被后世效仿两千多年,历代历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全都有秦始皇的身影,除此以外,秦始皇还统一货币、度量衡、车同轨等,打破七国壁垒同时让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实现大一统,如此开创性可以称得上千古一帝。

然而,嬴政打破人类认知的,远远不止这些。

作为中国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痴迷也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在尚未成为皇帝时,嬴政已经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当时的他,只有十三岁。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真正统一中国,他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排大量劳动工参与建设自己的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陵建设团队规模最大时达到史无前例的72万人,要知道建设世界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也才用了10万人,花了10年时间建成。而秦始皇陵是在嬴政去世第二年才建成的,前后一共花费了39年时间。

就占地面积来说,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而且这一记录在未来,很有可能不会被打破!

司马迁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秦始皇葬于骊山,墓室内部摆满百官俑人,陪葬品珠宝数以万计,全是奇珍异宝,墓内还布置了各种防盗机关。

有水银做成的江河湖海,有人鱼膏做成千年不灭的蜡烛,天文地理应有尽有.....

但奇怪的是,这些情景只有文字表述,如此浩大的工程,却没有一人见过。这不仅为秦始皇陵增添了一丝贵诡异的色彩,还引来了无数盗墓传说。

《水经注》中记载到项羽曾带着33万人入关,搬了30天的金银珠宝都未能搬空秦始皇陵。这就说明秦始皇陵曾经被盗墓贼光顾。

史书记载的大致没错。当时项羽作为推翻秦朝的主力军,入关后不久就占领了秦朝都城咸阳。项羽把阿房宫烧了个精光后,又带着33万人到秦陵搜刮钱财,然后又一把火把地宫烧了。

但由于地宫太大,而且地宫建筑十分坚固,所以最后并没有烧尽。对于秦始皇陵是否被盗,民间一直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秦始皇陵并没有被盗,因为古人为了防止墓葬被盗,都会设立疑冢。相传十分擅长盗墓的曹操为了迷惑摸金校尉,就设立七十二家疑冢。

所以人们认为先项羽烧的地宫并非秦始皇真正的墓葬,或许只是迷惑人的疑冢。

当然也有考古发现,秦始皇陵内城西北处有一个相当于故宫三分之一大小的宫殿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有被烧的痕迹,而且只剩下基石,这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项羽烧的地方。

而永乐大典中《宋会要辑稿》记载到,唐朝末年,包括秦始皇陵在内的28座帝王陵墓都有被盗的痕迹,而且破坏地相当严重。以至于宋朝不得不重置棺椁,放置衣冠。

如果按这样的情况推理,秦始皇陵早就只剩下一个空壳,里面的珍宝早已下落不明。

其实秦始皇陵的谜题还有许多,但奈何一直找不到谜底。或许有人说:“进去发掘一下就可以了”,郭沫若也是这么想的,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郭沫若事件

1956年,时任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郭沫若向国家提议发觉明十三陵的定陵。此举行为在当时遭到了许多考古学家的反对。

奈何郭沫若一再坚持,最后还是获得批准。但当时人们对文物保护的意识非常落后,许多人都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发掘墓葬。以至于进入定陵时没做任何防护措施。

当空气涌进这个封闭了300多年的封闭墓葬后,墓内成千上百的字画一瞬间全部凋零。原来埋藏于地下的文物会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文物的腐败。

想象一下,秦始皇陵地宫的面积有17个标准足球场大小,这样的大型考古活动如果不能保证发掘过程的封闭性,那么秦始皇陵如果没有被盗,里面无数珍宝就会毁于一旦。

所以技术还不先进的近代,根本不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发觉秦始皇陵墓葬。这件事过后,郭沫若又再一次向国家申请发掘秦始皇陵,当时的周恩来总理却只说了七个字:以后禁挖王陵。

从这以后,禁挖王陵就成了考古界的基本决策,一直都没有改变。其实当年北京古城墙被拆,郭沫若也出了不少力。

863计划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计划”,欧洲提出尤里卡计划,日本提出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全球科技发展潮流一触即发,但此时的中国还处于地下文物保护乏力阶段,科技发展迫在眉睫。

1986年,在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的提倡下,代表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863计划应运而生。

虽然文物保存技术只是863计划的很小部分,但这意味着中国将官方掀起一次科学考古大行动。在“863”计划前,专家考古探测只能用盗墓贼常用的洛阳铲。

虽说洛阳铲也能通过分析泥层,精准推测墓葬位置,但这种方式对墓葬的损坏程度极大。

为了更大程度保护秦始皇陵的完整性,当时运用了较为先进的遥感探测设备。

当时接近100多名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四周打了5多个小洞,并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发现。

地宫四周的宫墙超过五米厚,并且通向地宫的隧道尚未发现被打开过的痕迹。

而且考古专家发现墓葬内部十分干燥,通过遥感技术,还找到了一些摆放整齐的陪葬品和金银器物。

同时专家们在墓葬四周发现了不少盗洞,最大的盗洞直径有一米,深度有9米,这也许就是《永乐大典》中记载的秦陵被盗的印证。神奇的是,这些到盗洞最后都偏离了方向,没有一个完全正确地往地宫方向去;

由此可以推断秦始皇陵墓历经千年没有被盗,而且保存非常完整。它就是一个奇迹的存在!

中国一共500多个帝王墓葬,但他们几乎全部都有被盗的痕迹,而且有的墓葬已经被盗有上千年了,如今发现还没有被盗的帝王墓葬只有两个:一个是秦始皇陵,另外一个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

就是这样一个发现,让更多人好奇秦始皇陵里面究竟是不是传说中那般神秘且辉煌,但事实上,秦始皇陵并没有真正发掘。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因为,专家们找到了“不能挖”的秘密。

1996年,中国考古专家有德国专家一起合作,用核磁扫描技术还原秦始皇陵, 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原来秦始皇陵里真的有水银!无论是扫描勘探,还是封土层检测,都检测汞含量居然是其他土地的280倍。据说秦始皇用水银形成地宫的河流,而水银肯定有上百吨以上。

根据水银的分布来看,秦始皇很有可能在地宫里用水银模拟长江黄河等川流。

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并没有被盗,不然经过上千年的时间流逝,被盗了的秦始皇陵里水银早就挥发殆尽了。

但也是因为这一发现,专家们停止了发掘的脚步。因为发掘工程非常大,如果发掘时发现汞泄漏,那么到时候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尽管不能继续发掘,但此次合作还有更多的收获。

例如专家们在专业仪器的帮助下,终于成功搞清楚秦陵地宫的结构。

地宫类似金字塔型形状,抵不上正方形,长宽都是500米。上下一共有九层,对应的就是九五之尊。这是天子的象征,是最尊贵的人。

秦始皇的墓室在最底层,相当于5个足球场面积大小,底层用水银还原长江黄河,在最中间就是秦始皇的棺椁。

当然,仪器并没有办法测出棺椁的材质,史书上也没有对秦始皇棺椁的相关记载,只有司马迁的一句“下铜而制椁”的记录。按这样推测,那么秦始皇的棺椁很有可能用请用打造。

或许这个棺椁的大小远远超过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更神奇的是的,专家们在勘测时发现地宫内部某个物体在发生位置的变化,至于是什么在移动,很有可能是秦始皇的棺椁浮在水银上。这也可以对应秦始皇想要云游四海的愿望。

由此看来,史记中对秦始皇陵的记载也许是真的,在地宫内不仅有江海湖泊,还有天文地理,日月星象图。或许整个地宫就是当时秦朝的缩影。秦始皇的长生不老,就是想一直做帝王,统治他的秦朝。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秦始皇地宫内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有江海湖泊,这些都印证着秦始皇长生不老一直当“王”的愿望。

至于秦始皇陵里有什么奇珍异宝,或许只有完全打开秦始皇陵才知道。但根据地面出土的陪葬品,8000多个形态不一的兵马俑等,可想而知地宫的宝物精美程度肯定空前绝后。

直到现在,关于秦始皇陵的谜题还有许多为解开,如秦始皇建造的地宫本意应该是让灵魂自由游荡,但为什么一定要建九层,而且还是一个金字塔形状呢?秦始皇在夏天去世,他的侍从用了接近50天才把遗体运回咸阳下葬,当时的人知道如何保存尸体吗?

如果不知道的话,棺椁里会不会没有秦始皇的遗体,而是一些随身衣物?传说秦始皇防止盗墓贼盗墓,在墓葬门口设置了三层防盗机关,第一道是沙子,第二道是暗弩,第三道是水银河。这些都是真的吗?

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这些谜题依旧不能解开。或许随着科技的发展,秦始皇陵终有一天会重见天日,或许到那一天,所有谜题都可以解开。

但我希望这一天不要到来。因为发掘一定会损坏,不挖掘才是真正的保护。

你们觉得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齐... 城濮之战, 晋国击败楚国,成功遏制了南蛮入侵中原的势头,也奠定了晋国的霸业。 城濮之战(配图) 这...
原创 被... 古罗马人原本是台伯河边的一群庄稼汉,最多在意大利半岛上逞逞威风。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天外有天,地中海上...
原创 爆... #头条创作挑战赛# 1940年,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暗淡的一年。 中国在日寇铁蹄下艰难抵抗,法国被德军摧...
原创 法... 从“诺曼征服”开始,英法两国就进入纷争模式,而且这一斗就是数百年。百年战争后,英国因失败而退回岛上,...
原创 马... 在战火纷飞的三国历史当中,有这么一位将军,他是三国时期名声显赫的军二代,也是出名的坑爹小能手,甚至他...
原创 诸... 很多人认为诸葛亮不是权臣,因为最起码他没学司马懿,也的确想复兴汉室! 错。 诸葛亮没有成为司马懿,一...
原创 “... 横竖不过是一场联婚换来的厨子,没承想却成为助力改朝换代的智谋之臣,名流青史的治国贤相。慧眼识珠的名君...
原创 关... 关羽是五虎上将之首,曾斩颜良诛文丑,令天下震惊。而赵云也是五虎将之一,曾在长坂坡之战中七进七出,名扬...
原创 隋...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同时具备出将入相才华的人才屈指可数,更难得的是能够善终的。然而,在隋朝二世而亡的混...
原创 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从西汉到东汉的两百多年间,汉朝经历了许多政治、文化和社会变革。其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