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送一组百年前留存的照片,这些照片经过后期上色更能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肩负使命的李鸿章,怒气未消的地主婆,喜欢啃猪蹄的瑾妃,门口扭捏的新娘,无论是声势煊赫者或是寂寂无闻者,都成为历史的“碎片”,让人感喟良久。“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1901年,准备与洋人议和的李鸿章,已经病入膏肓,可当时在慈禧的眼里却是救命稻草,“再造玄黄之人”。之前一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力排众议与洋人开战,天津沦陷,朝廷让各地进京勤王,两广总督李鸿章仅回复八个字,“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东南互保,慈禧最后是仓皇出逃,京城被洋人占领,正如李鸿章所料,“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
慈禧此后四道圣旨催李北上,皇命难违,李鸿章代表大清与洋人签订了《辛丑条约》,又一次成了背锅侠。之后,他身体每况愈下,不久就吐血而亡。
一个脖子下面长了两个大肿瘤的妇人,估计得有二三斤重,旁边的男人应该是她的丈夫,也是束手无策。
这就是大脖子病,甲状腺突变,缺碘造成的。看这位妇女的精气神,这肿瘤是良性的,却受一辈子的煎熬。
杭州某大户人家的四位千金,经过后期修复,脸色圆润,面容娇美。都说清朝的衣服很丑,臃肿肥大,不过瑕不掩瑜。
四个人都穿着很时髦的袄裤,更大的亮点就是她们的小脚,精致。大户人家的女子,都是活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从小就缠足,三寸金莲是其追求,就是为了取悦男人。
四位蒙古喀尔喀族的贵族美女,戴牛角头饰,一身华服,高个头,厚身板,尽显草原上的彪悍之气。
在清朝,皇帝的妃嫔可以是满族女子,也可以是蒙古女子。她们若是参加选秀,也有可能进宫为嫔为妃。如清初的“定海神针”孝庄就是蒙古女子。
一位特有意思的照片,田间地头,骄阳似火,一位地主婆子打着遮阳伞,骑马驻足。只见她头戴抹额,脚蹬上的小脚格外显眼,细看之下,她更是满脸怒气。估计是地里劳作的长工又偷懒了!
与她比照的是牵马的仆人,连双鞋都没有,日子过得凄苦。
父子三人站在罂粟地里,这白花花的可不是采摘棉花。不远处就是村庄,可见当时种植大烟有多疯狂,史料记载当时“往往以膏腴水田遍种罂粟,而五谷反置之硗瘠之区”。有些地方,真是“一望无际”。
1859年,朝廷颁布《征收土药税厘条例》,鸦片税成为某些地方的支柱税,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鸦片泛滥,“十室之中必有烟馆,十人之中必有烟民”。
上面就是一张触目惊心的照片,两个吸食大烟的穷苦百姓已经颓废至极,骨瘦如柴。即便如此,一位还在拿着烟枪滋滋的抽着,已经油尽灯枯。
在宫里常啃酱猪蹄的胖娘娘瑾妃,她是光绪皇帝的妃子,珍妃的姐姐。她在宫里一直不受皇帝待见,却没有皇后隆裕那样哭哭啼啼,日子还过得平平淡淡,吃着天福号买酱肘子,自制美食,一手小楷也是十分惊艳。
路上的邮差,从挑的货物上知道有多辛苦,从西安府到兰州府,得有一千二百里路。无车无马,一担货物全靠两条腿赶路。夏酷暑难耐,冬天寒地冻,确是辛苦的很!
良辰吉日,天作之合,女子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成为新娘。新郎用花轿迎亲,在新娘的家门口留下了一张照片。可以看到他和岳父站一边,而新娘子从这一天成为他人妇,内心欢喜却难掩伤悲,只是她的母亲一脸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