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1月11日,东江纵队第三大队攻击广九铁路常平车站,成功消灭了伪军三十八师八十八团1个连,缴获了30余支长短枪。这一胜利,成为了对日伪军的有力打击。随后的1945年2月29日,东江纵队再次在常平成功歼灭伪军护路队,显示出了其强大的战斗能力。
在多次的胜利袭击和教育争取下,驻扎在常平的伪军第一团的一批人投诚了。2月下旬,东江纵队在广九铁路中段发动了全线的破袭战,破坏了敌人修复铁路的企图,多次袭击了日军拉民伕的行动。接着,独立第三中队(飞鹰队)又在清溪口赍茶亭成功袭击日军,击毙8人并摧毁了3辆汽车。
这些胜利对于日伪军在广九线上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而当日伪军不甘心失败,准备对抗日游击队进行大规模的进攻时,却未料到他们正走入了东江纵队的计谋。
于1945年3月31日,驻扎在大朗的伪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四团获得情报,得知东江纵队第三大队驻扎在梅塘乡黄猄坑村。伪军迅速出动,准备对第三大队发动偷袭。
不过,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东江纵队第三大队大队长邬强手中。邬强得知伪军规模之大后,却是兴奋不已。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伪军主动出击,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歼敌好机会。同时,邬强还知道第五大队刚刚抵达不远处的长山口村。两个大队合并后,将拥有八九百人的实力,再加上当地的民兵游击队,对付伪军是绰绰有余。
邬强大队长迅速赶到长山口村,与第五大队大队长彭沃商议应对之策。他们商讨后决定,采用诱敌深入、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案。
于是,1945年4月1日清晨,伪军气势汹汹地朝黄猄坑而来。第三大队在山地设置了一个小队,展开麻雀战,逐步引诱敌人进入黄猄坑。而当敌人发现空袭后,慌忙撤退。而此时,隐藏在黄猄坑周围的第三大队主力从左翼杀出,第五大队主力从右翼插入,形成了钳形攻势。与此同时,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和民兵们也登上四周山头,向敌人发动袭击。
伪军意识到陷入了圈套,紧急派出一个连去占领村西北面的凤山以保护主力撤退。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大部分逃离了战场。最终,这场战斗中歼灭了伪军2个多连,缴获了3挺轻机枪和100多支步枪。
黄猄坑战斗是东江纵队巧妙运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的战术,白天在运动中歼灭敌人一大部分,成为了他们战斗史上的首次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