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代官员到底有多累?上班上朝不算累,下了班才是要了老命
创始人
2025-07-17 03:02:04
0

近些年来,清宫戏逐渐占据了我们的荧幕,无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电影中,我们始终都能看到清宫剧的存在。

在古装剧中,清宫戏似乎成为了主流,清朝也成为了各大编剧们亲睐的历史背景。

看电视剧的时候,我们通常注意的都是皇上、嫔妃和阿哥们,很少有人会注意皇宫中的大臣们。

他们虽然在剧中始终扮演“背景板”的角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毫无疑问是皇宫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多少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能够在众多读书人中脱颖而出,在皇宫中谋得一官半职,能够在皇宫中当官可谓是光宗耀祖的一大荣幸。

所以,无论多么困难,还是有无数学子挤破脑袋想要进入皇宫。

可在皇宫做官真的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好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伴君如伴虎”要知道,皇帝可是一国之君,想要决定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

假如一个不小心得罪了皇上,那可不是简简单单掉脑袋的事,严重的可能要株连九族!

每天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做事,岂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最严谨的一环,就是每日上朝。

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画面:群臣集中在殿上,一起向皇帝行跪拜之礼,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上朝并不是大臣们最累的一件事,下朝之后需要面对的事情,才是使他们心力交瘁的“元凶”。

那么到底下朝之后大臣们,需要做什么呢?他们要面对怎样的局面呢?

早期上朝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想要度过充实的一天,就必须利用好清晨这段时间。

我们普通人是如此,一国之君更是如此。

古代皇帝都会在清晨的时候,给王公大臣们“开会”,大家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一同处理亟待解决的大事小情,也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上朝”。

上朝的时候,皇帝会尤其地集中精力,毕竟这是关乎到整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

如果在上朝的时候,能够帮助皇帝解决问题的话,那么不仅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更能够为自己的仕途开辟道路。

因此,为了能够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几乎每一个大臣上朝的时候,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想要能够讨皇上的欢心。

在上朝之前,他们更是会好好做准备,坚决杜绝一切可能发生的错误。

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在早朝开始之前皇帝就会提前准备好,既然皇帝都能够提前到,官员们没有理由迟到。

所以,一般在上朝前一两个小时,官员们就陆陆续续到场了。

为了不出差错,官员们只能挑灯夜战,熬夜整理好所有文件,可是上朝时间基本上在清晨五点左右,官员们的住所一般离皇宫都比较远,所以为了能不上朝迟到,官员们只好提前一到两个小时就出门。

在那个年代,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马车的,

马车是尊贵的身份的象征,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皇宫里,只有高等官员才能乘车马上朝,那些家里没有马车的官员们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走着去皇宫。

要是天气好还好,遇到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官员们也只能自认倒霉,硬着头皮继续赶路。

毕竟如果没能准时赶到皇宫参加早朝的话,那么等待他们的,很有可能是杀身之祸。

与此同时,为了能确保自身的身体状况,克服生理上的问题,官员们在上朝之前通常不会吃早餐,

这样既能避免吃坏肚子一时内急,又能节省时间保证不迟到。

到达皇宫的时候天都还没亮,那时候又不像现在一样有路灯,照明全靠点火,可是在皇宫里面是严禁私自点火的,如果被发现的话,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儿,所以官员们只能摸黑走进皇宫。

这一套流程下来之后,官员们才算是顺顺利利的到达了早朝。

虽然这个时候的他们长途跋涉身心俱疲,外加没吃早饭饥肠辘辘,但是他们也必须装作非常有精神的样子,不能让皇帝看出任何疲惫的神态。

皇帝在早朝上所要商讨的都是国家大事,官员们丝毫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早朝会进行一小时左右,但是碰到有重大要事需要商讨的时候,有的时候甚至会持续三四个小时。

纵然有百般不是,官员们也只能忍着。

毕竟,只有让皇上满意了,他们的脑袋才能够保住。

皇帝宣布下朝之后,官员们才能松了一口气,但这只是暂时的,下朝之后等待他们的是更加严峻的考验。

下朝之后,官员们要到指定的地点,聚在一起讨论完成皇帝布置下来的任务,把这些任务分配给自己的下属,确保任务顺利进行下去。

这几个环节结束之后,官员们这才算能得到喘息的机会。

然而,虽然上朝是一件复杂又麻烦的事情,但是对于官员们说,下朝之后的事情才是真正考验人的。

勾心斗角

俗话说的好:“官场如战场”。

古往今来,官场似乎都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很多人在官场中迷失了自己,盲目地为了权力而舍弃了自我,变成了一个只知道权力的无情机器。这样的人注定因小失大,最终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众所周知,官场是一个非常势力的地方,只要一个人得势了,那么大家就会众星拱月地吹捧他。

而一个人要是失势了,那么大家就会一改往日的态度,毫不留情地对他落井下石。

官场中的关系十分错综复杂,可能一个人跟另外一个人表面上关系好,但是背地里却暗自说坏话。

我们都说后宫勾心斗角,

但是官场相比较于后宫来说,可以说的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要在官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仅仅凭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那些洁身自好、不愿拉帮结派的君子,最终会因为缺少支持自己的人而被群起而攻之,最终变成被大家围攻的众矢之的。

因此,在官场上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往往不是出于官员们本人的意愿,而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所有人都属于一个群体的时候,一个人单打独斗注定是会吃亏的,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群体才能找到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最让官员们头疼的不是上朝,而是下朝之后的事情。

假如说上朝要耗费他们百分之一百的精力,那么下朝之后的勾心斗角,则是要让他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酒桌文化

想要在官场上立住脚跟,那么就必须赢得人心,想要赢得人心,就必须在形形色色的人之中周旋。

只有周旋得得心应手,才能算得上是真正进入了官场,真正适应了官场,真正掌握了官场。

我们都知道皇宫中的官员大多都是中年男子,

这些知识分子除了琴棋书画之外,共同的爱好就是聚在一起小酌几杯。

这听起来非常闲情雅致,但真要喝起酒来,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酒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这种文化是否应该存在,如今还充满着争议,大家对于这一社会议题也议论纷纷,但是我们不能否认酒桌文化,确实在历史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记载,清朝的官员们每年都要举办大量的宴会,这些宴会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聚会,更深层的含义,则是为了酒足饭饱之后商讨事情,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宴会的目的,实际上并不纯粹。

在聚会上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文人雅士,也有有骚人墨客。

有有志之士,也有有功之臣,对于想要扩大交际圈的人来说,这些聚会显然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聚会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有在上午举行的聚会,也有在下午举行的聚会,自然也有举办在晚上的聚会。

总的来说,聚会的举行时间并不固定,完全凭借主人的喜好而定。

在酒杯与酒杯的碰撞之间,在山珍海味的饭局之上,人们在微醺的时候,总是会答应一些平时不会答应的要求,所以有心人会利用这个绝佳的机会,请求别人帮自己办事。

可是天天这么胡吃海塞,再好的身体也扛不住。

很多官员对于这些聚会叫苦不迭,一方面他们很感谢这些聚会,能够带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又很反感这些聚会的酒桌文化。

有很多刚刚进入官场的官员们,对这样的“大场面“感到陌生,一开始他们会厌恶酒桌文化,酒量小的人,甚至会在酒桌上不顾形象地吐了出来,但是随着时间变化,他们也就慢慢麻木了。

可惜即便大家都想改变现状,但是酒桌文化始终是不可避免的一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洁身自好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强迫自己随波逐流,跟着大家一起聚会。

试想一下,刚刚参加完聚会的官员们回到家里,还要挑灯夜战准备第二天上朝所需要的文件,然后第二天起个大早赶往皇宫上朝,

就算是精力再充沛的人,长此以往都会吃不消,而且也十分影响工作效率。

我们不可否认在古代的官场上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过度重视酒桌文化,确实消耗了官员们的很多精力,过度重视聚会而忽视了原本应该做的事,未免有些顾此失彼了。

繁琐礼节

除了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酒桌文化之外,还有一件十分消耗官员们精力的事情,那就是古代繁琐的礼节。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等级制度是非常森严的。

皇宫中不同嫔妃的级别不同,普通家庭中家人的等级制度也不同,在官场上这种等级制度毫无疑问是存在着的。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句看似听起来非常荒唐的俗话,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我国古代官员之间等级制度的真实写照。

对于比自己高一级的人要极为尊重,对于比自己低级的人要保持威严,官员们虽然手握权力,但是说到底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他们当然也会感到非常大的压力。

为了维持人际关系,官员们往往会挑一个公务不繁忙的日子,前去自己的亲朋好友家拜访。

这种拜访当然不是简简单单的,其中隐含着很多约定俗成的礼节,这些繁琐的礼节,也是消耗精力的主要来源。

每当有人来拜访的时候,官员们都要提前准备很久,不仅要好好打扫家里,还要准备接待客人的食物等物品,

所以为了让主人家提前做好准备,客人在拜访前都会特意通知主人家一声。

不仅仅是亲朋好友,就连关系比较远的亲戚家有红事白事了,官员们也要出席现场。

因为在那个年代家里,出一个官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每次有大事,官员们都要给整个家族“撑场面”。

虽然我们一直倡导尊重礼仪文化,但是实际上这些繁琐的礼节,并不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而是我们应该摒弃的糟粕,它们给官员们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大大分散了他们的精力。

都说古代官员们活得清闲自在,但我们完全能够理解他们的难言之隐。

他们不仅要在上朝的时候保持沉着冷静,下朝之后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人之中周转,这听起来,就让人身心俱疲。

早期上朝、勾心斗角、酒桌文化、繁文缛节……

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实际执行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我们普通人要付出的努力,清朝的官员们所要付出的努力,大概要比我们多很多倍。

“富贵险中求”想要得到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荣华富贵,自然要花费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出人头地,才能够成为人中龙凤,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付出都是通往成功的基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1644年,满洲人在吴三桂的带领下以异族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王朝维...
原创 谁... 隋帝国的衰落,再次导致华夏大地兵荒马乱。隋炀帝退避扬州,这位从未经历挫折的强权帝王,在这次挫败中无力...
原创 夏... 中华文明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 在考古学诞生以前,中国古代大多数文献都将历史人文的开端放在了“五帝时代...
原创 中...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又无数次的分分合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时局,所以才造就了一批又...
谁是中华—日本、越南、朝鲜都想... 在日本、朝鲜、越南等中国以外的东亚儒教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内,很早就存在了以中华、中国自诩的“文化认同...
原创 隐... 一个死了?150年?的北极探险家,新证据和留下的谜团谁毒害了北极探险家? 北极探险归来,北极星被...
原创 波... 从1772年到1795年,女皇叶卡捷琳娜用了23年时间三次组团瓜分波兰,让波兰这个国家彻底从地图上消...
原创 博... #抗日战争# ? #历史冷故事# #八路军抗战故事# ? 从博野民军到津南自卫军(二) 在1937年...
原创 1... 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任帝王陵墓,也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 成就其伟大的,不仅仅是墓葬内部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