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树
见过很多很多的树,喜欢兴安岭寒冬中莽莽雪原上婷婷的白桦林,喜欢西双版纳盛夏烈炎下苍苍如盖的大榕树,喜欢井冈山春天里飞红浪漫的红杜鹃,也喜欢金秋浩瀚戈壁滩上仙风道骨的胡杨柳,但印像最深的却是非洲大陆上随处可见的金合欢树。
行走在非洲大陆辽阔的大地上,蓝蓝的天空总是难得几丝白云挂在空荡荡的大地上,在烧焦似的原野上,只有不时掠过车窗的一棵又一棵孤零零地站立在草原或荒漠上的金合欢树,在静静享受孤独,高耸的树冠象一把大伞,在阳光下留下一块阴凉。
金合欢树就是非洲的精灵。在非洲无论多热,只要有合欢树那就会有清风吹过,那就有一片的清凉。因此经常可以看到在树下嬉戏的孩童,纳凉的牛羊。
那广阔的非洲大地上的金合欢树,虽然孤单,但总能遥视着不远处同样傲立于大地上的另一棵孤树,远远地陪伴着,一棵遥视着另一棵,落叶朝着的一个方向飘去。我时常想,要是两棵树紧紧依靠着该有多好,至少可以根生连理,至少可以相互欣赏,至少可以不用凝望对方。
孤独是一种状态。孤树永远成不了森林,但播下的种子,却能飘向更为广阔的空间,那是一片幽深的丛林,在阳光中,在春风里,在你我心上,一切终将成为美丽。只要坚守那片土地,只要能带来一缕清风,在不同的岁月地平线上孕育着多变的人生情趣,孤独挺好。
孤独是一种态度。在茫茫人海里,我们何尝不是一棵孤独的树,来时悄无声息,去时如黄花的寂寞。不需要惊羡,也不需要惊扰,静静地期待人生的轮回往复。
孤独是一种心境。淡然处之,又何谓孤独。我曾问一归隐之人,其笑曰:“青山绿水鸣虫皆为我友,何孤之有?”的确,与同床异梦者相比,孤独者的相互凝望要幸福的多了。
孤独是一种境界。敢于孤独之人,必有大善之德。敢于孤独之人,必是独而不孤,卓而不群,我们亦可静之崇之思之品之学之。
有时,孤独也是一种美,人生的成熟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