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卖新疆、卖西藏”,清末爱国英雄谭嗣同,为何建议光绪卖领土?
创始人
2025-07-16 07:32:43
0

谭嗣同大家都熟悉吧?那是个高中历史课本里的名人,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我们对他印象主要停留在他的一句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那是死前的绝唱。我们当然知道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当时被捕入狱却拒绝营救的他,甘愿赴死,写下了这句诗。

其实当时学历史的时候我不是很理解他的做法,保存实力继续变法不是更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语文老师给出了答案。他说,谭嗣同还说过一句话:“不有生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流血者不能警世”,他甘愿做流血者,以自己的牺牲来警惕后世,壮哉!对啊,死也是有意义的!用自己的死,换来世人的觉醒,这种大无畏的精神,实在值得敬佩。

那么如此果敢的谭嗣同为何会说出卖掉新疆,西藏这样的提议呢?要了解他的这一做法,我们必须从过去谈起。

人生经历

谭嗣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仅从入狱拒绝营救这一点来看,他是勇敢无畏的,甘于奉献自己,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世立下了标杆。

但仅从这一点来判断又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人是片面的,他一定会有多个方面,我们评判一个人也要从多个维度来看。

人是复杂的,而且不同的时期会经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圆形人物,或者称为典型人物。那谭嗣同又是怎样的呢?我们必须从他的不平凡人生经历说起。

1865年3月10日,谭嗣同在北京出生,在五年之后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场劫难。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对于五岁的他来说,这几乎能要了他的命。他连续昏死了三天,就在父母就要放弃他时,谭嗣同奇迹般地复活,他生命的顽强程度可见一斑。

在经历此次事件后,他也因此得字,字复生,就是重生的意思。或许是神明庇佑,那之后他平平安安地度过了接下来的五年生活。

之后他广泛交友,认真读书,尤其喜欢探究经世济民的学问,以救天下为己任。他的文章文辞藻丽,很有才华。19岁时,他离家出走,游历各大省份,广交名士。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回到了故乡。

但30岁时,听闻中日马关条约签订,他愤慨不已,第二年就入京,结交了梁启超等人,之后回到家乡著书,传播知识,灌输革命意识。

1898年光绪帝招他入京为戊戌变法做准备,同年被捕入狱,结束了年轻的生命。纵观来看,他一生短暂而又绚丽,按今天的话来讲,是个愤青少年。

人际关系

谭嗣同曾向很多老师学习。在十岁的时候,他拜了家乡的著名学者欧阳中鹄为师,并对王夫之的思想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爱国主义的启蒙。

之后他又向涂启先系统学习中国的典籍,并且逐步开始接触自然科学。离家出走之后,他又在刘人熙的指导下重新学习王夫之等人的作品。可以说,这些老师就是真正人生意义上的引路人,将他引到了变法这条救亡图存的路上。

他仰慕那些劫富济贫的民间英雄,也因此和大刀王五成为了生死不渝的挚友。关于大刀王五,他也是一个很有正能量的人。他武艺高强,与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他德义高尚,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是因为谭嗣同高尚的品格,才能结交到大刀王五这样的人,并和他称兄道弟,好不快哉。也正是大刀王五,在谭嗣同入狱时选择集结人马赶往营救,甚至买通了狱吏。

在变法上,他与梁启超等人成为了精神上的亲人。梁启超为他写了《谭嗣同传》,称他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而康有为则这样评价他: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这些评价是非常高的,但又非常中肯。谭嗣同勇敢但不是莽夫,他有深邃的思想,必死的决心,不屈的意志,这一切铸就了我们认识的那个谭嗣同。从他被砍头的那一刻起,他的精神丰碑就稳稳地屹立在了人民之林。

事件介绍

那么这么伟大的谭嗣同又为何会发出这样荒唐的提议呢?这其实与晚清的军事格局有关。

自1840年我国国门被英军打开,各种条约接踵而至,大量的赔款让清政府已经无力偿还,虽然人民饱受征税之苦,但仍无法解决问题,再加上清军实力非常薄弱,对西藏和新疆的领土根本难以控制。

这些地方名义上虽然是中国的,但各国都对这些地方虎视眈眈。就西藏而言,英国对它的控制权其实更大。

不仅如此,由于当时洋务运动正在兴起,圆明园也在修缮,还有军事力量的重新组建,都需要大量的银子来供给花销,什么是来钱快的方式呢?再剥削人民?

这确实是当时的做法。但谭嗣同另一个方法,将新疆卖与俄国,将西藏卖与英国。在他看来,这些地方毫无意义,对中国而言没有任何用处,卖了反而能让清政府提升实力,是很好的。这难道不像极了今天华为卖掉荣耀吗?这是用另一种毁灭来获得重生。

当然,现在我们来看这种做法是短视的,草率的。它虽然能解一时之困,燃眉之急,但失去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捍卫的土地,孰轻孰重,人民自会掂量。

如果当时真的实施,最终必定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在领土问题上,我们不允许任何辩解,祖先的土地绝对不能丢。

这是每个朝代,每代中国人的责任,在这个问题上,谭嗣同就是错误的,无论什么原因,都无法得到原谅,笔者不接受任何反驳。

总结与思考

虽然谭嗣同犯下了错误,意识格局上的错误,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英雄。这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篇杂文:《战士的苍蝇》。“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我们不能成为苍蝇,盯着战士的伤痕缺点营营地叫着,更不能仗着战士已经死去,反而更加猖狂地攻击其他地方,沦为一个彻彻底底的“食尸者”。

在学习伟人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接近他们,与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近。正因为越来越近,他们精神上的伟大,仿佛越来越小,因为我们不断地看见缺点和创伤,所以我们了解一个事实,他和我们一样,不是神仙,不是怪兽,也不是异类,他仍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过如此,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是一个伟大的人。

小结:

我们应该用敬仰的姿态去看待谭嗣同。从他不平凡的事迹中汲取营养,从他超脱的精神意志上获得启发,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铭记他。至于他犯下的过错,至少应该用平视的态度,客观冷静地认识,引以为戒,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与指责。

任何人都可能犯下错误,我们不会偏袒他的过错,当然也不会就此全盘否定他,最好的态度应该是容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易君德丨彭伟丽医生:长期喝茶会... 端起茶杯时,你有没有担心过这个养生习惯反而会偷走身体的铁元素?办公室里天天喝茶的小王最近体检发现轻度...
原创 魏... 三国景初二年正月,司马懿奉魏明帝之命,率大军北上平定辽东公孙度,是年年底,魏军大胜辽东。 此时东北地...
原创 为... 近千年,即国史的末场,中原民族所受的压迫不仅来自少数民族的弓马,还有相当程度的文明竞争力。——这一切...
原创 德... 文 影中纪实 编辑 影中纪实 ?——【·前言·】——? 1897年震惊中外的“巨野教案”发生后,德国...
原创 清... 近年来,宫斗剧很受欢迎,只要闲得没劲,总要找出几部宫斗剧来看一看,消磨一下休闲的时间。不但如此,就连...
原创 唐... 世人都羡慕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特别是白居易为他们写下“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
苏洵作品:深刻的人文思考与独特... 在浩瀚的文学星空中,总有一些名字如北斗,为后世指引方向。苏轼,这位文学巨匠,想必大家耳熟能详。然而,...
原创 蒋... “委员长百年之后,谁能够替代你?” 1933年,蒋介石约了几名国民党将军在庐山上聊天,大谈“美好未来...
周穆王是东征西伐不断扩大西周疆... 周穆王是东征西伐不断扩大西周疆域的雄主吗? 周穆王,姬姓,名满,又称“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
原创 宋... 原济南军区政委宋清渭上将,作战勇敢,征战无数,富有传奇色彩。老兵听到一个通信员“背”出上将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