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5年,北宋和辽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终于达成了一致,签定“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签定,彻底结束了北宋和辽二十多年的纷争,并换来了双方持续一百多年的和平!这其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澶渊之盟”第一条就规定,北宋和辽结为兄弟之国,以后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也就是说,从今后,不但北宋和辽不能互相侵犯,而且更重要的是结为兄弟之国后,要互相帮助,如果有一方受到外部势力的入侵,要倾囊相助!而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公元1115年,也就是北宋和辽签定“澶渊之盟”110年后,完颜阿骨打在上京建国称帝,这就是金朝,完颜阿骨打就是金太祖。对于金国的骤然崛起,辽国统治者们也曾极力镇压,但经过百余年的和平稳定后,辽国军队战斗力锐减,失去了原有的激情和彪悍!经过几次大的战争,辽国屡战屡败,已处于灭国的边缘!这其间,辽国也曾多次向北宋求援,而作为兄弟之国的北宋又会怎么做呢?!
自从北宋和辽签订“澶渊之盟”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稳定和平,北宋和辽的境况几乎相同,军备松驰,士兵战斗力也几乎为“零”,面对同盟国辽朝的求援,北宋不但拒绝了兄弟之国的请求,而且还做出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举动,那就是背着辽国和金国签定了一个新合同,这就是“海上之盟”。据后来考证,“海上之盟”是北宋在金朝“威逼利诱”下签定的,为什么说是“威逼利诱”呢?
公元1115年,金国建立后,其目标就是先灭辽,后灭北宋,最终一统天下!而此时距离北宋与辽签定“澶渊之盟”已过去110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北宋与辽的兄弟之情愈加深厚,对于此点,金国也深知肚明!而对于金国来说,如果以己之力同时对抗北宋和辽的军事同盟,这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最好的办法就是瓦解北宋和辽的兄弟之情,然后“各个击破”。所以,当金国启动灭辽计划后,多次警告北宋,要求北宋不能帮助辽国,否则灭辽后,必将灭北宋。
不仅如此,金国还抛出了非常“诱人”的条件!那就是灭辽后,必将归还“燕云十六州”,而此时的北宋已到暮年,正是在“威逼”和“利诱”的双重冲击下,最终,北宋撕毁了“澶渊之盟”,违背了兄弟之情,转而与有“狼子野心”的金国签定了“海上之盟”,金与北宋军事同盟的建立,其实只是金国稳住北宋的一种途径,从此金国灭辽再无“后顾之忧”,不管怎样,也阻挡不了金灭北宋!而事实也的确如此,1125年,金国灭辽,仅仅两年后的1127年,金国又灭了北宋,而此时,距离1120年北宋与金建立“海上之盟”,也才过去了七年。
辽和北宋相继灭亡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都需经的住时间的考验,自辽和北宋在公元1005年,签定“澶渊之盟”后,这种兄弟之情维系了-百多年,已经的起时间验证,是值得信赖的。而一百多年后的1115年,金国建立后,面对金国的威逼利诱,为了利益,为了“燕云十六州”,北宋的当权者们直接昏了头脑,乱了阵脚,不但对已有一百多年关系的兄弟之国——辽朝不帮助,而且还“落井下石”,背后捅一刀,导致辽国灭亡,而仅仅过了两年,自己就被怀有狼子野心的金国灭亡。
如果当初北宋能对辽及时伸出援手,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而当时的金国正是实行的“瓦解宋辽同盟,各个击破”的策略,对此,当时的北宋统治者们却被完全蒙在鼓里,因为在他们眼里,只看到了“燕云十六州”,只看到了利益,这种目光短浅的做法,注定是个悲剧!
直到今天,对于军事同盟而言,这种“各个击砖”的策略仍“屡试不爽”,危难时刻,如果对自己的朋友都不帮助,那么,我们有可能得到比朋友更惨的结局!这些,历史的教训已多次上演,希望引以为鉴!别等一切都发生了,再去亡羊补牢,也许一切都晚,只希望我们越来越强大,直到消灭一切邪恶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