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合纵连横”传统的湮没——宋朝统一岭南的战争
创始人
2025-07-16 02:02:24
0

宋朝统一岭南地区的战争,并没有太多跌宕的情节,所以也很少有人去研究。毕竟南汉后主并不是个贤明的君王,反倒是常被人称为昏庸无能的暴君。

在这种前提之下,兵强马壮的北宋大军能够势如破竹的结束这场战争,的确没有任何的悬念。

可岭南一共有七个大小不一的割据势力,但全都被北宋大军摧枯拉朽的拿下,难道这也是巧合吗?

今天,咱们就分析一下宋朝发动岭南战争的细节,然后剖析出这支军队能够所向披靡,完成一统大业的原因。

一、战争的起因

其实,在秦朝完成大一统之后,一旦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人们往往都盼望着有人能在乱世之中一统天下平息战争,所以雄踞中原也就成了一统天下的前提,北宋也不例外。

在公元970年的八月份,那位才华横溢的南唐李煜在赵匡胤的要求下给南汉后主书信一封,想要劝降他,对宋朝称臣纳贡。

这位南汉后主自然是非常恼怒,于是不但没有同意,还将信使拘禁,再给李煜写了一封火药味十足的信,

这件事传到了赵匡胤的耳朵里,自然是引起了他的不满,于是这件事便成了南汉战争的导火索。

二、南汉后主的执著

为什么南汉后主在这种局面下不选择忍辱负重,纳贡称臣?而是桀骜不驯,直接做出挑衅的举动?难道真的是因为他昏庸无道吗?这里我们先画一个问号。

咱们假设如果他同意了投降,将会发生什么。

李煜的书信中一直都在提投降称臣可以避免祸端,可他却始终没有点到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南平国祚的灭亡。

南平称臣之后毕恭毕敬,没有任何越雷池之举,可依旧在数年后就被赵匡胤顺手覆灭,如此前车之鉴让他怎么可能心安?

这件事明确的可以展现出宋太祖的真实目的,他并不需要什么藩国,而是要将他国的疆土彻底纳入宋朝的领域,他绝对不是个守信用的人,也不是一个能用卑躬屈膝,就可以换取同情的人。

要知道南平和他也算是邻居,这件事的细节他肯定是略有耳闻的,这也难怪南汉帝做出如此举动。

三、战争中宋军的布局

在南汉后主拒绝投降的一个月后,宋朝就开始发兵,不可谓不神速。

并且如此短的时间内,宋军还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大致分为四个步骤,来蚕食南汉的疆土

【第一:集结大军,采取不分兵的方式,直捣黄龙。】

而且这次前去讨伐南汉的统帅是非常有经验的尹崇珂和潘美。两人也是从历史中吸取了很多的教训,这次攻打南汉,就是借鉴了秦军伐岭南和汉武帝灭亡越国的两场战役。

宋朝对南汉的这场讨伐,和汉武帝时期所遇到的情况比较相似。

南汉和越国一样,都是在生死存亡之际负隅顽抗,但宋采取了和汉武帝完全不同的进攻方式。

宋朝明白,如果像秦皇汉武一样在南下时分兵,在漫长的征途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虽然分兵声势浩大,并且可以互相支援,但消耗过多,并且难以调遣。为了能够一举拿下南汉,他们必须重拳出击,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第二:摧毁南汉部署在西方区域的防线。】

在大军攻入岭南地区后,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贺州。在贺州刺史坚守城门,拒不投降的情况下,将军潘美设伏兵擒住了南汉的增援,并且斩首示众,然后转运使王明又逼近城门,在重重威压之下,贺州刺史不堪重负,终于开门投降。

拿下贺州后,宋军继续向西进军桂州,昭州。

但是宋军为什么不取越城岭道,先拿下桂州呢?

从地理上讲越城岭道地势平坦,是跨越南岭的最好路线,从秦朝开始,这里就是北方大军进攻岭南的主要路线,并且取道此处,可以省去先攻西方再打东方的繁杂步骤,还能充分的利用水路。

其实在开战之前,就有人想过这个办法,但是桂州作为南汉最重要的造船厂,肯定是防备森严,重兵把守。

考虑到在桂林宋军的实力难以发挥,所以

赵匡胤并没有采纳这个意见,而是从相对于薄弱的贺州入手,撕破南汉的北方防线,在分而华之。

贺州被拿下后,宋军就开始传出谣言,说要顺流而下直取广州。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声东击西的打发,宋军趁机进攻昭州,南汉将北方防线的伤口进一步扩大,西方的守军也是被杀的措手不及,最终昭州桂州的守将闻风丧胆,被宋军轻易拿下。

恐怕宋军也没有想到,作为军事重地的桂林竟然可以这么轻松拿下。

【第三步:摧毁岭南东部重要防线。】

北方和西方沦陷后,宋军一鼓作气,打算蚕食掉东部防线。

结果韶州,英州,雄州,连州都被宋军拿下。

其中韶州作为南汉的重镇之一,其都统掌兵十数万,又有象群大阵,可以说非常勇猛。可惜宋军有备而来,并没有被对方震慑,

宋军在阵前用弩箭攻击象群,结果大象受惊后失去控制,反倒是将南汉的部队践踏了一番。

对于宋军来说本应该非常惨烈的一战,却变得无比轻松滑稽,宋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就将决定南汉生死存亡的战斗轻松拿下。

至此,南汉在北部地区的所有防线,几乎是完全崩溃。

【第四步:举兵南下,直捣黄龙。】

公元971年1月,这是南汉王朝生死存亡的时刻,宋军已经来到离南汉王朝一百多里外的马径。

而南汉军,只剩下六万将士,其中还不乏从韶州英州溃败下来的残兵败将。

统领他们的将军是植廷晓和一位宫女的养子郭崇岳。

他们白天用竹子做栅栏,晚上向神明祷告,乞求能活下来。

可想而知,这样的南汉军士气有多低落。但是大将军植廷晓不愿看到将士们就这样坐以待毙,于是让郭崇岳统领大军迎战。

二月初,双方开战,植廷晓率领大军利用水道摆出大阵,可惜这些兵力完全挡不住北宋的虎狼之师,植廷晓当场战死,郭崇岳害怕的连忙退回大营,选择坚守。

可惜,这竹子做的栅栏,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宋军趁着夜色,派出数千人带没有点燃的火把来到南汉栅栏围墙旁,一声令下顿时数千把火炬同时点亮,南汉的大营顿时化作火海。

本就是惊弓之鸟的南汉大军此刻惊慌失措,宋军集结兵力,全军出击,直接将南汉大军一举击溃,郭崇岳也在乱战之中丧命。

三日后,宋军兵临城下,南汉后主乞求讲和,被宋军拒绝。

其准备用来下海逃亡的船舶被太监偷偷抢走,无奈的南汉黄帝只好投降。

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以宋军大获全胜结束,对比双方,宋军的计划精妙,步步为营,并且兵多将勇。而南汉部队弱的几乎没有对宋军构成威胁,不堪一击。

四、南汉脆弱的防线

南汉后主拒绝了投降,但从头到尾只做对了这一步。对于宋军,南汉军队是非常了解对方实力的,从乾德时期,南汉就经常吃宋军的败仗,以至于节节败退,退守韶州。

可南汉后主并没有选择加强北方防线,也没有联合其他的几个政权,合横连纵,减少两军实力的差距。

而他在干什么呢?我跟大家细细说来。

首先以郴州失守为例,当时的将军邵廷琄积极备战,颇为忠义,但却被一封匿名的信件诬告,从而被南汉后主处死。

如此忠义之人却得此下场,将士们心中怎么想,可想而知。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功臣潘崇彻身上,此人虽然免去一死,但也被夺走了军权,从此拒绝为南汉效力。

在将士们辛苦戍边的时候,上级官员层层剥削,让他们食不果腹,购买兵器的钱都被贪污。

而他们的将领,多是官宦之辈的子嗣,对此不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从中捞取利益,可谓是腐败不堪。

而南汉后主对此并没有任何作为,他反倒是这一切问题的根源。他在拒绝宋朝之后,继续夜夜笙歌,安于享乐。官员们自然是上行下效,整个国家都如一潭死水。

总结

分久必合是大势所趋,从秦王扫六合之后,天下一统,就是人们心中治乱兴衰的答案。

在群雄割据的时代,往往能够问鼎中原,并组建强大军队的王朝会成为统一天下的答案,而那些苟且偷安的国度最终都会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

宋朝初期,能够将岭南地区各个政权迅速击溃扫平是很多因素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大一统的心理同样对宋朝统一的事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是为何两宋之后,中国社会的割据大幅度变少,万里江山无比稳固的原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栎... 栎阳城考古发现|秦人给后世的最大启示:富且益坚,不忘祖国统一 #热点创作# #秦汉栎阳城遗址考古发现...
原创 开... 开封府八大勇士分别是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娄青。 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想必大家...
原创 三... 如果按武将的巅峰时期看,能在20回合击败徐晃的只有四人。 第一,颜良 颜良是河北名将,袁绍手下的“四...
原创 李... 从鄂豫皖的一个平凡士兵到任陆军第12军军长,再到任北京军区司令员,这一路来,李德生同志经历了各种艰难...
原创 盘... 盘点解放战争中,四位起义失败的国军高级将领。 他们都曾响应我党号召,愿意起义投诚。 但因各种各样的原...
原创 极... 文| 探古论今人 编辑| 探古论今人 前言 圣殿骑士团是大约1119年成立的中世纪基督教修道院组织,...
原创 北... 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对十一国宣战,其中八国组成侵略联军,从 天津租界 出发进犯 北京...
塞下曲王昌龄:边疆英雄之魂的诗...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犹如璀璨的繁星,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其中,唐代诗人王昌龄的《...
淇县博物馆获评国家三级博物馆 日前,在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国家二、三级博物馆...
原创 她... 大家都知道,李大钊同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后来,奉系军阀张作霖在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