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时期,朱元璋面对贪官污吏是绝对不会姑息的,在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的救济粮被贪官拿走,父母和哥哥都被饿死了,于是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去寺庙当了和尚,后来还因为没有饭吃被迫去当了乞丐,等他建立大明朝之后,他就特别关注于贪污这一块,他绝对不允许大臣们贪赃枉法,抓到是要处以严刑的。
朱元璋规定只要贪污的白银超过六十万两,就要被处死,当时的六十万两白银折合到现在就是四万多块钱人民币,朱元璋是由底层的小人物当上了一国之君,他深知人民疾苦,他受过当官的压迫,深知贪官污吏对人民的伤害有多大。
在惩治贪官污吏最严重的地区是江南一带,这个地方的官员有因为支持反动势力被杀的,有的被发配充军,有的被迁往边区,朱元璋学习汉高祖刘邦把富民迁徙到关中的做法,让这些富民离开自己的土地,受到沉重的打击。
朱元璋本人非常的勤劳,这还是由于他出身卑微,深知如今的荣华富贵来之不易,于是一心一意的把所有心思都扑在工作上,可是他代替不了群臣,于是他首创了戴死罪、徒流罪这样的罪名,官员如果犯了法,判了死罪,先打上十几板子,官员以为自己要死的时候,随便找个人给官员涂一点药,架上马车直接送到衙门继续处理公务,想死没有那么容易,先把活干完再说,这就是朱元璋的戴死罪。
当时只要有人贪污,不管是贪污多少银两,都要在脸上刺字,并且挖掉膝盖骨,于是没有官员愿意干那种活了,万一天降灾祸,少了点什么东西,错怪到自己身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所损毁想想就觉得疼。于是出现了人员短缺的现象,这就有了戴死罪的产生,就有已经判了死罪的官员给公堂上跪着的人盼死罪,然后自己干完了活再回去领死。
朱元璋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帝王,他出身平民,也曾受过压迫,也曾屈人之下,在他当上皇帝之后,努力工作,北伐残元,兴修水利,解放奴婢、清查户口等,大力发展明朝的统治,经过洪武朝时期的统治,社会生产逐渐的恢复,史为洪武之治。朱元璋也成为了历史上极少数清明的农民皇帝之一。他的英明神武,兴礼节,崇尚教化的品质一直为后人所称颂。
可是像戴死罪这样严苛的法律似乎并没有阻止官员贪污,官员该贪污的还是贪污,朱元璋的本意是希望能够杜绝贪污的现象,可是早上杀了,到了晚上,又有人犯罪领死,于是朱元璋宣布以后不管是贪污多少,只要有贪污行为,一律杀头,可是贪污行为只是减少,没有杜绝,可见贪污问题是具有历史传统,连朱元璋这样铁血严苛的帝王都没有真正解决过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