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孙中山遗体处理:从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吊唁结束移交中山陵
创始人
2025-07-15 17:01:56
0

1911年,多个省份的保路运动纷纷爆发,其中四川地区尤为激烈,在当年的10月10日晚,革命党人打响武昌起义的第一枪,轰轰烈烈的反清运动发起。

清政府压迫多年的各个地区,短短两个月之内,纷纷宣布独立,其中就有湖南,广东等15个省。清政府已失民心,半壁江山已经易手。

清政府国库空虚,本来寄希望于扑灭革命党的运动维持国家运转,但是却迟迟等不到国外的贷款,此时唯一有一战之力的袁世凯还提出了条件。

革命党抓住时机,以保举袁世凯当总统为代价,换取了宣统皇帝的退位,至此296年的清朝灭亡。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出生,在成为革命党之前,原先在香港学医并成为了医师,但是他年轻的时候经历的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等,都给这个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由此孙中山开始和鲁迅萌生了一样想法,医者可以医人,但不能救治国家,整个国家有三个多亿人,穷尽自己一生之力就能拯救多少,想要救民,必须先救国。

1894年,二十八岁的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次年十月,兴中会在广州密谋起义,但是事情中途泄密导致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

孙中山流亡海外,却在无意中见识到了西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况并对多国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研究,在与多国的进步人士接触之后,使得他逐渐萌生了新的具有特色的民生主义理论,三民主义思想初步形成。

1904年,孙中山重新抵达檀香山,在20多名华侨青年的共同拥簇之下,再次创建兴中会并起草了相关章程。

这一次没有像上一次那般冒失,兴中会一方面组织进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向爱国的华侨同胞们募集资金,为最终的反清武装起义作准备。

1905年,团体进一步扩大,同年在兴中会与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上,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创建,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被采纳为革命纲领。

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之下,新思想遍地开花,同时通过对康有为一伙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党爆发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准备。

从1906年开始,一直到武昌起义之前,同盟会在中国各地区组织过多次武装起义。同盟会领导的起义,范围过小,只存在于精英阶层,在没有得到各地高层的关注之前,他们缺乏有力的支撑,所以最后注定只能失败。

然而,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震动,也给后来的武昌起义打下了群众基础。

次年三月,中华革命党成立,袁世凯企图复辟失败之后,以段祺瑞为首领的北洋军阀解散临时约法,种种事件让孙中山看清了军阀的嘴脸。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孙中山并在1921年在广州就任大总统,随后,以两广为根据地进行北伐。1925年,孙中山因肝癌在北京去世。

孙中山葬礼

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尸体送到北京协和医院进行防腐处理,由于其杰出的历史贡献,各党派民主人士,多为孙中山先生的去世感到无比的悲痛,段祺瑞政府更是发出指令,为孙中山举行国葬。

孙中山先生在入殓之时,众人为他准备了一套衬衣和民国大礼服。相传,孙中山先生所用的棺木十分讲究,尸体的处理也是如此。

为了防止遗体长时间不腐烂,苏联的水晶棺木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既能够良好的防腐,又能够方便后人们瞻仰。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水晶棺的特殊材质注定了这件事,不那么容易。

水晶棺的材质易碎,路上又有十分巨大的颠簸,抵达时已经出现了较大的破损不能够正常使用,无奈之下,爱国人士又去了苏联购买了一个玻璃盖的钢棺材。

虽然说完整无损地运到了国内,但是由于钢材的导热性,使得棺材本身就已经不再适合进行遗体的防腐处理。最终众人选定了美式的楠木玻璃棺,这才将棺木的问题解决了。

按照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他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南京东郊的紫金山,吊唁结束后,棺木移交中山陵,下葬仅仅一周之内,全国有74万群众乱为孙中山先生吊唁,整座陵墓修缮花费了30万元,耗费了六年时间,终于修建完成。

永久保存到混凝土封固

再好的医疗手段也抵不过时间的流逝,经过后人瞻仰一段时间的孙中山遗体,却在后来发现了肤色的变化,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一方面,为了孙中山的遗像能够长期保存,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削弱孙中山的影响,政府决定用钢筋混凝土将整个棺木封固,自此,民众就不能再通过升降装置观看孙中山先生的遗容了。

为了安抚群众的情绪,负责人在墓穴的上方,雕刻了一个孙中山先生的卧像。这么做的政治意义更大于现实意义。

不难理解蒋介石虽然是孙中山的战友,但是先人已逝,蒋介石接过位子之后,既然就要确立自己的绝对权威。

孙中山先生因为去世,已经神化了他的形象,将中山陵封闭,就可以将孙中山的印象削弱,给自己顺利执政打下基础。若非有中央的支持,谁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孙中山彻底长埋在地下。

随后到来的抗日战争,带给国家风雨飘摇,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一度成为了敌占区,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才终于将中山陵列为了重点保护单位,同时,花巨资对破损部分进行修缮,让世人铭记孙中山为国家作出的历史贡献。

不仅如此,孙中山先生的遗像,也摆在天安门广场的对面,作为新世界的奠基者,以国父的身份,与毛主席的头像遥相辉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重... “这孙嘉诚啊,曾经是户部的第一理财能手,朕这次派他到西北去,帮你经营军需财务,我看你们就和好了吧。”...
原创 蒙... 蒙古帝国崛起过程中的第一次西征,又被史学家称为“征服中亚花剌子模帝国”之战,是 蒙古帝国三次大规模西...
原创 你...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有人说是岳飞坚持要二帝,威胁赵构的君权;也有人说,岳飞功高震主,让赵构害怕。其实,...
苏味道:一位传奇人物的韵味人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风采,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或许是英勇的战士,智慧的...
原创 张... #历史冷知识# 作为建国七十周年的献礼片,《决胜时刻》曾经上演过这样的桥段,国共双方在1949年4...
原创 朱... 朱元璋驾崩前喊3遍燕王来否,据说朱棣就在城外,他为何不进城?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
原创 李... 政变这种事情,几乎历朝历代都发生过,但要说最著名,直接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政变,那就当属李世民策划的“...
原创 李...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浩如烟海的历史,一共出现了495位皇帝。在历朝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水平、军...
原创 新... 公元220年,一代名将关羽被东吴擒获,父子宁死不降均遇害。 关羽在晚年“大意失荆州”,兵败身损,确实...
原创 北... 文/寂寞的红酒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王朝,经济、科技、文化各方面都非常发达,唯独军事上却饱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