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什么必须死?有人说是岳飞坚持要二帝,威胁赵构的君权;也有人说,岳飞功高震主,让赵构害怕。其实,这两个原因都不是!
“二圣”已经被岳飞归为“天眷”
其实,迎回宋钦宗、宋徽宗,本来就是赵构提出的口号,岳飞只是按照上意行事而已。更何况,在第三次北伐胜利之后,岳飞在写给赵构的奏章中,已经把“二圣”归为“天眷”,意思就是皇帝的亲戚!
而且,在这一年,有谍报称金国将放归宋钦宗的太子赵谌,以争取皇帝储君的位置。岳飞也对此感到忧虑,就上书赵构立养子赵瑗为太子,以示正统。
岳飞始终尊赵构为正统皇帝!不存在迎“二圣”会威胁赵构君权的问题!
岳飞知进退,不贪兵权
岳飞曾多次提出辞职,自行解除兵权。朝廷让去打仗,那他就带兵打仗;完全服从调遣,绝无二话!
岳飞都打到朱仙镇了,而且杀得金兵溃不成军。金兀术都已经安排家眷逃离开封了,赵构却发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岳飞眼见功败垂成,心有不甘,但依旧奉命班师回朝。回到临安后,就等于自投罗网。先是罢官夺权,后被关进监狱,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陷害。
岳飞为什么必须死?
自从“靖康之耻”后,赵宋的江山已经可以说是岌岌可危了,它的权威性大大降低,后来的“苗刘兵变”就是证明。
那时的赵构刚做了2年的皇帝,就被将领苗傅、刘正彦囚禁,以“清君侧”的名义控制。“苗刘”两人想做曹操,强迫赵构传位于幼子。后来,“苗刘”两人被诛灭,这给赵构留下心理阴影。
因此,对于赵构来说,坐稳江山才是最重要的,收复失地反而是次要!但坐稳江山就必须收回兵权、树立权威、体现正统。
岳飞是当时毫无争议的军中第一人。杀掉岳飞,就可以将兵权收到“主和派”的手中,那么赵构的君权就大大加强,同时也可以震慑其他将领。
最重要的是,想要体现正统,就必须要与金国的议和。而金兀术已经被岳飞打得吓破胆,他给的议和前提就是:杀岳飞!只要杀掉岳飞,一切可谈!
所以,岳飞就成了这场政治交易的牺牲品!
结语
岳飞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农家子弟,靠着战无不胜的功绩,一步一步走到当时的军中第一人,其武艺、谋略可谓千古难有。
可惜天不遂人愿,千古忠臣最终冤死在“风波亭”,岂不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