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正在打得激烈,因为战争导致人口增长受到威胁、农业发展受到战争影响、自然灾害等原因,1916年欧洲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美国为此开始进行各种援助,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宣战。美国终于走出了“两头吃”的情况,在英法俄“胜利”已现,跑到欧洲去“摘桃子”去了。
但是,面对粮食危机,美国也伸出了手。在五月份,美国总统威尔逊任命赫伯特·胡佛(1929年任美国总统)为粮食署署长,制定了各种计划和法律法令对欧洲协约国开展粮食援助。可以说,美国的这一行为对英法意俄等欧洲国家做了好事儿。
那么,英法意俄等国是不是要感恩美国呢?其实,欧洲国家一点儿也不感恩美国,作为老牌列强们对于新列强的“心眼儿”看得很清楚,他们才不会胡乱感恩。“一战”后,面对威尔逊想借此机会进入欧洲的图谋。英法意三国很痛快地告知:你敢来,我们就去拉丁美洲。
威尔逊等美国统治阶层一听,连自己主张建立的“国联”都没敢进,一溜烟跑回拉美各国欺负、侵略、干涉拉美各国去了。由此,在欧洲、在世界,英法保持住了“主导权”。直到“二战”后,美国的“发言权”才真正进入欧洲、主导整个西方世界。
美国人很会宣传,看看精英们怎么说,但英法意嗤之以鼻
自1917年到1923年,美国带着美国的粮食和药品在欧洲匆匆忙忙地跑着。美国的影响力迅速上升,许多人都对美国感恩戴德。
美国的精英们也说:从来未有过如此无私和友善的高尚工作,进行得如此坚忍不拔、称职而且具有熟练的技巧,但却很少要求人们感激……他们经常是在不顾欧洲反对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不仅使大量的人免受苦难,而且避免了欧洲制度的普遍崩溃。摘自凯恩斯《和平的经济后果》
美国觉得对欧洲如此帮助,肯定会得很多好处,他们肯定会懂得对美国感恩,把自己的国家利益出让给自己,同时,懂得感美国恩惠的亲美美粉们也会为其摇旗呐喊。但欧洲似乎对美国的举动并不感冒。
英法意在“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上,对美国大打出手?几乎气死了美国总统威尔逊。
苏俄及苏联更是与美国形同水火?
其实,这要感谢威尔逊的鲁莽行动!
趁着十月革命后俄国的情况,美国希望自己“主导”国际新秩序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欧美各国的工人运动都有重新活跃的迹象。在此情况下,威尔逊要迅速结束这场战争。为此,在除了密谋围攻苏维埃政权之外。他又做了一件事:意图进军世界的核心欧洲的政治与军事事务,从而奠定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
威尔逊希望重新盘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位置,号令天下谋取苏俄。有鉴于美国在“一战”期间的贡献以及实力的增加,威尔逊认为:美国如果领导成立一个国际联盟,并成为该联盟的领导者,这将是美国国力的正当反应,同时也有利于美国势力的增加。
然而,威尔逊的计划却最终夭折了。国际联盟成立了,但领导者却仍然是国际秩序的老领导——英国和法国。美国意欲创立国联,其表面上的目的是以集体安全为基础,确保世界和平,以便战争消失。但是,英国和法国对此反应强烈。
在会谈中,英法等国话里话外指出如果美国介入欧洲事务,那么,英法也有权利介入美洲特别是北美事务。美国精英阶层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以洛奇为代表认为美国现在的实力还不如欧洲,应该奉行“孤立主义”,还要继续深耕美洲,最终,威尔逊失败。
威尔逊为了巴黎和会上完成自己“美国霸主梦”,必须要说服美国民众,为此,他四处演讲,面对民情他是越来越急,结果1919年9月26日,中风入院;10月2日,中风更加严重,差点死掉。
英法认为美国迟迟不介入战争,借此机会大赚双方战争财,这种行为不可原谅:你占了大便宜,还想把自己当做圣人!
“一战”中,美国和交战双方都继续进行贸易,特别是军火贸易。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正是自“一战”从资本输入国变成了债权国。
因为美国距离遥远而且较为强大,没有一个欧洲国家会在这个时候去侵略美国。所以,资本存在美国相对最安全。因此,欧洲列强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和商品都前往了美国。同时,因为对战争的担心以及为了应对欧洲列强间,对美国各种战略物资的需求,美国国内各行各业都开始兴盛起来。
最终结果有两个好处:
其一:1914年6月,美国贸易顺差为4亿3580万美元,短短3年时间其贸易顺差就增加到了35亿6780万美元。
其二:“一战”结束时,美国吸收了世界黄金储备的将近一半。美国在“一战”前中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一个天赐良机,让美国有了既赚取道德优势又赚钱的好机会。
以对欧洲粮食援助讲述美国占了大便宜
一战”促使欧洲粮食紧缺,再加上1916年和1917年的干旱,使得美国粮价高企。为了救援自己的盟国的同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美国决定通过贷款给欧洲各国让其购买粮食。请注意关键词:粮价高企、贷款买自己的产品、贷款是要还的,三个关键词都保证了自身利益的扩张,从而,说明美国人绝对不会干赔本的买卖。这点确实是我们该学习的。
美国的贷款很苛刻,只限于购买美国的产品和物资。从1917年4月到1919年12月,美国向法国提供了733.38万吨总价值为10.69亿美元的农产品;向意大利提供747.98万吨总价值8亿美元的农产品;向英国提供865.27万吨总价值13.8亿美元的农产品。
对于战败的德国,美国则要求德国以商船队作为抵押,用黄金储备购买美国农产品。波兰、捷克、芬兰等国家也是如此。
因为,加大了美国农产品的购买,美国政府大大地催动了美国国内的粮食生产行业。因为救援需要大量粮食,美国的农产品产区极大地扩大了,例如到了1919年,美国主粮中的小麦种植面积就增加了1350万英亩,更不要说其他粮食了。
这时,欧洲的粮食灾荒也已经有了很大的缓解,世界对于粮食的急切需求已经不那么明显。在此情况下,多出的这些粮食产区怎么办?选票怎么办?胡佛不无担心地说“如果这种形势(欧洲粮灾缓解)得不到改变,美国市场将会出现崩溃。”
英法等欧洲国家对美国的行为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的这次大规模救援行为,并非像后人说的那样道德高尚,英法意等国并没有买美国的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世界上的政治家并非是傻子。美国在“一战”爆发前和前三年的战争中,向双方售卖武器的行为,能瞒得了后世和当时的老百姓,能够瞒得过各国领导和他们的情报部门吗?因此,英法等国对美国本身就带着某种怨气。
美国参战后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希望分得一杯羹,英法等国认为他们付出了鲜血,美国佬就知道谈论钱。法国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有道德优势,法国人甚至要求美国归还独立战争期间借给他们的金钱,而且带利息的哟。
同时,因为战争死人耗钱,英法等国认为:德国和奥匈应该先赔款给他们,然后再用赔款还债。美国则出于帮助德国抑制英法的目的出发,帮助德国解困,而且要为自己的利益服务。
美国人说:战争赔款是战争赔款,我们的贷款纯粹是商业上的问题。你们可别混淆呀。
美国就是如此,本身自己毫无感恩思想,却总想让别人感恩他的“有目的、有收益的救援救助”,还真把人都当傻子了。
美国式感恩:背叛母国、插恩人背后一刀、屠刀向印第安人
二战中美国不仅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用援助更取得五大好处
反制就要坚决彻底,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何以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