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
龚自珍以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表带报国的满腔情怀,可时不待我,清朝晚期的统治越来越糟糕,最终还是亡了。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辉煌一时,转而衰落。满族人的规矩很多,阶级等级森严。在清朝灭亡以后,不少大清皇室后裔流落各地,有这样一个人,虽身处现代,他仍留清朝发式,直言自己是清朝皇室后裔,为保证血脉纯正,还拒绝娶寻常人家的女子,这人是谁?当真如他所说吗?
这人生活在广州,自称爱新觉罗·州迪。平日里很讲究排面,不仅蓄起了长长的辫子,还逢人便说自己是满清贵族后裔,甚至说自己是多尔衮的第十代子孙,他还有一套自证身份的族谱,这个族谱上赫然写着多尔衮的名字。他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是正宗的多尔衮的第十代孙子。
虽然他说自己是皇室后裔,但根据正史记载。爱新觉罗多尔衮1962年出生,1965年死去,这期间只活了38岁。在史料中多尔衮一生没有儿子,仅有一个女儿。州迪说自己是他的十世孙,即便是也不能称自己是多尔衮的后代,而应该属于多尔衮的外戚,既然是外戚,就不一定是皇室血统了。
关于第十代子孙的说法,也有专家经过推算,认为他的祖先是在1650年后开始向南迁移,如今他居住在广州,按照1650年的家谱来说,即使在2008年也已经是第14代了,根本不是他所说的第10代,而他自己说自己是第10代是根据年份100年、100年这样推出来的,显然这并不符合常理。
关于州迪手上的族谱也有专家查看过,他们认为这份族谱的真实性也不高。根据宗族传统的讲究来说,满族的辈分排名十分严谨,尤其是皇室排名辈分更加重视。子孙严格按照相应的字进行排列,虽然州迪一直坚称自己是皇室后裔,还到处宣扬自己是溥仪的亲堂弟,但根据提供的名片来看,他的名字显然和溥仪并不在一个辈分上,这与他一直叫嚣的堂弟身份就有了区别,而他也说自己祖先是姓周,周这个姓氏与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传统显然也是不一致的。按照溥仪和他妹妹使用的字来说,他们绝大多数都改姓“金”,并非姓周。
虽然身份存在诸多疑点,但州迪并不在意外界的质疑之声,小时候他和家人一起住在广州一处四合院里,在这里一直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来居住的地区传来要拆迁的消息,州迪十分痛惜,他四处奔走,希望能够保住自家院子。在他眼中这个院子不仅是房屋传承,更是他们家身份的象征。
州迪在广州生活了大半辈子,平日里喜欢阅读杂刊,在饮食上也十分讲究,他喜食素菜,每次去餐馆点菜时都有一套严格的流程。他要求服务员一定要按照他的规定做菜,不然他就不吃。因为繁文缛节实在过多,他还亲自做了一张素食卡,写明自己的要求。到了餐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这张素食卡递给服务员,以免多费口舌。
州迪的生活起居也照着皇室的样子,走进他的家里宛如走进一个王府,家里有一个上百平米的现代楼房,被装修得颇具中式风格。室内琳琅满目的挂着各种书画,在墙上有各种宝刀和弓箭作为装饰。从宝刀上斑驳的旧痕中依稀可看出悠久的历史。在室内的装潢设计上,满目皆是明黄色,触手可及的家具全都与黄色沾边,就连厨房的橱柜也毫不例外。客厅里更引人注目的是太祖努尔哈赤和高祖多尔衮的画像,客厅屋顶处挂上了清朝的八大棋。人们每每走进客厅,都会被这八面旗子吸引住目光。
结语
州迪在脑后留起长长的辫子,平日里也喜好穿明黄色的衣服,经常穿着黄马褂在街上晃,有意拿这种特立独行来标榜自己。他不仅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对家人也要求严苛,家里俨然被他搞成了一个小型王朝。为了保持血脉纯正,还拒绝迎娶寻常女子。按照他的要求,家人坚决不能与汉人通婚。虽然州迪时时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但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与时俱进,没有多少人在意搞的这一套,不少人知道他以后也仅把他归为网红一类的人物罢了。
参考文献:
《己亥杂诗》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