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个被忽视的历史事实:秦始皇赐姓封“王”一一王翦王贲
创始人
2025-07-15 03:02:12
0

潘朝晖/文

今天,我想谈谈“王”姓起源的个人观点。

上古中国,“姓”出于母族,“氏”出于父族。

严格意义上讲,“姓”出于母系氏族时期,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进行繁衍传承;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以父族血缘为纽带进行繁衍传承,所以由”姓“转为“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姓氏”概念逐渐混淆;但在先秦以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氏”,所以“百姓”最初是指贵族阶层,而“黎民”才是指农民等底层大众。

关于“王”姓,百度了一下,源头很多。

个人认为,最早的“王”姓应该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他也是四大名将中唯一善终的。

为何“王翦”是最早的“王”姓?

在先秦时期,“王”是什么?“王”是天子,是天下共主。在周王朝建立时,天下只有一个共主,只有一个称“王”的。进入春秋时期后,周王室开始衰弱,南蛮之地的楚国率先称王,东瓯的吴国和闽地的越国也相继称王;进入战国时期后,彻底的礼崩乐坏,有实力的中原诸侯国也纷纷称王。

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是不可能有“王”姓的一一你能想象“国君称王,臣子姓王”吗?

个人大胆推断:

嬴政在统一六国后,自认功盖三皇五帝,遂称“始皇帝”,所以“皇帝”成为天子之称,而“王”不再至高无上。

按常规操作,秦始皇本应循旧制分封诸侯(王),但他却摒弃“封建制”而实行“郡县制”。

而王翦王贲父子在秦灭六国的统一大业中有“夷五国”的丰功伟绩,秦始皇赐父子两人“王”姓以彰显殊荣,这其实是变相的一种“封王”。

总之,王翦王贲父子在统一六国前绝不可能姓“王”,其“王”姓应该是秦始皇御赐的“国姓”,是另一种形式的“封王”。

关于赐国姓,历史上并不鲜见。

举唐朝的两个例子。一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李勣。李勣与李靖并称“大唐双子星”,原名徐世勣,因功被唐高祖李渊赐“李”姓,改名李世勣,后来又避李世民讳,改名李勣。如果对唐朝历史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军师徐茂公”,李勣就是徐茂公。二是唐朝末年的李克用。李克用是沙陀人,本姓朱邪(又作朱耶),字翼圣,因功被唐朝皇帝赐姓“李”,其子李存勖后来建立了后唐。

明朝也有赐国姓的两个例子,一个赐的是“郑”姓,一个赐的是“朱”姓。一是明初的郑和。据说在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太监马三保立有大功,朱棣就以马三保威名大振的“郑村坝之功”为由,赐予其“郑”姓,马三保随即将名字改为郑和,专家推测朱棣不赐“朱”姓与马三保是太监身份有关。郑和后来因“七下西洋”而名垂青史。二是明末的郑成功。郑成功本名郑森,南明的隆武帝对郑森赐姓“朱”赐名“成功”,封忠孝伯,故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后又被永历帝封为延平王,故又称“郑延平”。

所以,王翦王贲父子可能是历上上最早的被赐国姓的,也是最另类的被“封王”的。秦始皇就是秦始皇,干什么都与众不同。

这是今天的闲扯

图片均自网络,侵删,感谢原作者

本文原创,欢迎转载和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秦国是中国战国时期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它在战国时期崛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和统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
原创 刘... 刘备的用人之道,完全不适合赵云的身份。 看到这个问题,有些伴侣可能不甘愿批准了。这是在诬蔑我们的男神...
原创 波... 在卡塔尔世界杯欧洲区附加赛抽签名单中,波兰和俄罗斯两个拥有五百年仇怨的国家对战在一起,引得不少人欢呼...
原创 三... 长岭寨一战:红军胜利的背后故事 长岭寨一战,是东方大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
原创 尼... 1972年2月21日,南苑机场迎来了一架不平凡的飞机。 之所以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坐在这架飞机里的人,...
原创 康...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朝代,而清朝最出名的皇帝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他们祖孙三人中,乾隆是受康熙喜欢的好...
民营是自己人:那就给予平等的市... 如何理解民营是自己人? 自己人,那就不是敌人,是一个阵营的人。 就像《亮剑》中,李云龙为了和尚要干掉...
泽州二十八星宿数字文创平台成立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 毅通讯员 崔靖)8月22日下午,泽州县在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举行二十八星宿数...
原创 英... 英国已经是个二流国家了,为何影响力还那么大 英国虽然在某些方面被视为二流国家,但其仍然在全球具有显著...
这位上海入伍的年轻战士,用生命...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光芒穿透了岁月的迷雾,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