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军事指挥水平和实力对比刘备,孙权,诸葛亮和司马懿等人还是技高一筹的。总体来说,曹操的军事指挥能力很高,这里面孙权首先就得给剔除。再怎么给孙权涂脂抹粉,一个孙十万他就得背一辈子,再一点司马懿也得剔除。原因在于,背景和起点不一样。曹操的地位的领导者,而司马懿打仗时候是主帅,他上面还有人,再就是,司马懿打仗的时候,曹魏已经成事,有雄厚的军事和经济资本。而曹操发家的时候,军事资本很低,同等条件下,司马懿未必是曹操的对手。诸葛亮大概率也是一样,能和曹操比一比的只有刘备。
三国军事天花板,不过是曹操和刘备二人。诸葛亮强在他的综合实力(军事,政治和经济)这里必须强调一点,指挥水平和军事实力是两码事。军事水平应该包含战略部署以及具体的战术实现。曹操再有指挥能力就一万人,我一个不会打仗的,却有二十万大军。我也有信心击败曹操,因为在绝对实力面前,任何战略和计策都没有用。如果对比刘备和曹操,刘备的起点和发家都比晚,成事需要付出的努力要超过曹操。但曹操绝对比刘备强,曹操具有经营天下的大局观,刘备却有凝聚人心的领导力。不过从军事指挥能力上看,刘备确实不是曹操的对手。
曹操的长处和优点在于他的决策,袭袁绍,灭袁术,收荆州,全是自己亲自临阵指挥。北方统一大部分都是曹操自己从四战之地打下来的。曹操对战场的观察与分析很透彻。打胜仗很容易,而能够打了败仗而从新再转变为胜这就很难了。袁绍就是一把火就完了,虽然实力还在,但气势已经衰了。曹操的强大在于一统北方,奠定天下大势。曹操在他最鼎盛的时期,有军队二十万左右,这是司马懿对曹操的提醒。这就是在曹操和刘备在汉中之战的时候,这是真正定鼎三国政治之战。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在军事实力上,曹操无法形成绝对优势,要知道,曹操在和刘备作战的时候,还得预防孙权。
单纯从历史战绩看,无疑是曹操远胜刘备,司马懿等人,占据压倒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不是军事实力,而是指挥水平。无论对于曹操,刘备,诸葛亮而言,没有形成绝对的军事优势之前,谈论一统天下实在是枉然,这实际上就注定了诸葛亮的北伐根本不可能成功,再者,诸葛亮北伐也是为了占据庸凉二州。
至于说曹操晚年为何丧失进取之心,一是确实是年纪大了,心态不一样了。晚年的曹操最大心思就是如何让儿子接盘篡位。所以面对关羽进攻襄樊采取了回避的态势。真的是未必要迁都。包括之前曹操击败张鲁占据汉中之后,司马懿建议曹操立即进兵西川,而曹操不纳。都是一个心态问题,如果曹操再年轻十岁,不用司马懿说,曹操自己就能进兵西川。曹操发家的时候都三十五岁。赤壁大败是53岁。汉中之战的时候都快六十了,英雄暮年的那种苍老是谁都可以看得出来的。所以司马懿在背后对陈群说:魏王暮气已生。
曹操能三分天下得其二,而且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从公元184年发家到最后219年亲征汉中,前后跨度达到三十五年,地理跨度上北至白狼山(辽宁建昌),南到长江,东到海滨,西到安定(甘肃庆阳),占据了中国最精华的北半部,只凭这些,就可以当上三国第一军事家了。对比之下,刘备和诸葛亮都差得很多。同比历史上其他开国帝王,曹操的成绩确实不够好看。但就三国而言却是第一。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