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16年袁世凯临终前,预言3个人可以拯救中国,3人是谁?
创始人
2025-07-14 22:02:35
0

作为我国近代风云人物,袁世凯的一生非常传奇。他本身就是官宦世家出身,早年间投身行伍,1882年曾远赴朝鲜,平定了历史上著名的“壬午之乱”

这次平定有功,让他得以平步青云。而袁世凯似乎天生就是做官的料,他眼光十分独到,在官场上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方法,曾参加过洋务运动,又组建过新军,所以深受慈禧太后的重用。

大清倒台以后,袁世凯并没有和那些前朝遗老一样退居幕后,而是谋用权数,用柔和的手段让清帝退位,逼走孙文,并于1912年当起了临时大总统。

这个时候,袁世凯的权力已经到达巅峰,如果他安心当自己的大总统,倒也不会在后来激起那么大的民愤。

然而在夺取革命胜利果实以后,袁世凯却一边追杀着宋教仁等名流,一边抓紧复辟帝制。他的这种做法,引起了广大民众的不满。

在他的倒行逆施下,孙文联合多位政界人士发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倒袁运动,但袁世凯却依旧执迷不悟,并于1915年的冬天,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并称自己为皇帝。

其实袁世凯早就知道,自己复辟当皇帝,本身是一件开历史倒车的事件。但是他却过于贪恋权力,哪怕全国人民反对他,他都要过一过当皇帝的瘾。

果不其然,他当上皇帝后,全国人民立马掀起声势浩大的讨袁运动。眼看周围没有几个人支持自己当皇帝,于绝望之中,袁世凯在当了仅仅84天的皇帝以后,最终含恨离开人间。

当袁世凯临终时,他也曾对中国的未来做出过思考,并信誓旦旦地说过一个预言,声称在他走后能救中国的只有三个人。而这三个人的名字并不是孙文,也不是其他人。

说起这三个人的名字,估计会令读者万万想不到,他们分别是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

结拜兄弟曾反对复辟,晚年呼吁团结抗日

说起来,

徐世昌和袁世凯还是拜把兄弟,但是两人的性格和人生道路却大相径庭。袁世凯做事高调,贪恋权力,而徐世昌却步步为营,做事十分低调,他做官时曾一心办了很多实事。

1906年,他任职钦差大臣时,曾在东北调整民生、新修水利,同时不忘任用贤才、革除积弊,一度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

而袁世凯之所以能够当上总统,背后也有徐世昌的不少助力。然而在袁世凯复辟称帝的时候,徐世昌却一改往日的态度,大力反对袁世凯。眼见反对无效,他只能激流勇退,过起隐居的生活。

而袁世凯为了重新夺回这位异姓兄弟的信任,曾派人数次邀他出山,并将他誉为“高洁之士”。但是面对这些功名诱惑,徐世昌坚决地反对,他的做法一时受到世人的村称。

袁世凯死后,徐世昌也曾短暂的出山过,不过在上世纪20年代徐世昌再次隐退。晚年的他爱好舞文弄墨,过着悠哉的寓公生活,但从不忘记关注国事。

抗日战争期间,深居简出的徐世昌,早就料到国家处于危亡时刻,便常常对来访的人员叮嘱:“在国家危难之时,一定要团结对外,不能刀刃向内。”

后来日本人得知他的大名后,曾派出土肥请他出山。然而为了国家大义,徐世昌狠狠拒绝了日本人。1939年,84岁的徐世昌走完传奇一生。

民国军阀段祺瑞,拒绝和日本人合作

段琪瑞早年受到李鸿章的重用,后来在新军队伍里结识了袁世凯,而袁世凯对他也十分器重,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多年来段祺瑞一直在背后支持着袁世凯,以袁世凯马首是瞻,并称自己是袁世凯的学生。

可是在一些有关民族大义的事情上,段祺瑞却显得非常有操守,他宁愿与袁世凯反目成仇,也不愿违背自己的良心。

同徐世昌一样,当袁世凯称帝的消息传到段祺瑞耳朵里时,他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称帝的事情不仅不切实际,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前途和袁世凯的命运,但他的建议都被袁世凯毫不留情面地当场拒绝。

劝导袁世凯无果之后,他只能被迫辞去职务。不得不说,段祺瑞确实有先见之明,没过多久,袁世凯为了称帝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死在了人民的讨伐声中。

但作为曾经的学生,段祺瑞并没有对袁世凯的所作所为做出过任何一点批判,当袁世凯死后,

他也没有落井下石。光从这点不难看出来,作为军阀的段祺瑞,心中确实有人性光芒。

1924年,段祺瑞有过一次短暂出山,但是他在废除国会之后又被人赶下台,此后他便一心在家隐居,无心参与政坛纷争。

段祺瑞的一生有功有过,但是晚年时他却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得以保全名节,光从这点来看,他确实值得人们敬佩。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人曾多次拜访他,希望让他出山与日本人合作,但是深知国家危难的段祺瑞,不想与日本人苟合,便却义正言辞地拒绝了日本人。1936年,他病逝于上海。

继袁世凯之后的大总统:黎元洪

其实,黎元洪也是新军出生。他虽然曾是清末官员,但是思想开明,一心拥护共和,颇受袁世凯的赏识。

不过在袁世凯提出当皇帝时,也遭到黎元洪的反对。而袁世凯为了收拢人心,曾给黎元洪强加过许多官职,但对于这些虚名浮利,黎元洪一概没有接受。

作为职业政客,黎元洪深切知道袁世凯的称帝行为本身不符合历史潮流,就算袁世凯对他再好,他都不想同袁世凯一样做个倒行逆施之人。

不过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却一接了袁世凯的班,成为下一任大总统。但几年以后,他却宣布辞职。

晚年的黎元洪也曾有过复出的想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复出无望,便回老家搞起了经济。1928年,64岁的黎元洪在精疲力尽中长眠于天津。

综上所述,这三位军阀虽然生前的功劳可圈可点,但是他们并不是袁世凯预言中能救中国的三个人。当日寇来犯,中国陷入真正危亡时,这三人已经走都走、老的老,就算是有心,也无力改变一切。

看来,袁世凯这次真的失策了。不知道对他的这个预言,你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家镇大庙村:宜职院人文与旅游... 7月8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会同刘家镇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
英国军官集体傻眼了,6万吨航母... 据现场消息人士透露,科尔的表态让英国官员们集体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表达的意思,是在说“英国无权插...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白天说话客...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7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再次表示,美国将向乌...
原创 惠... 在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中,作为康熙的惠妃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要搞事情,比如:三藩...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之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因其雄才大略令唐朝文化声名远扬,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中华文明...
原创 在... 一个在中国待了8年的美国小伙,会认为两个国家哪个更好一些? 丹尼尔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大学时曾在...
原创 湘... 很多人都知道“北协和,南湘雅”,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当年的协和、湘雅,可不是稳稳的第一第二。至于还有个...
原创 1... 说起邓小平同志,人们会想到他伟大的改革开放,想到他那著名的南巡谈话。可以说,现代中国之繁荣,奠基于毛...
原创 身... “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民国时期,李书文出生在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村。 他的一生嫉恶如仇、光明磊...
党史百年天天读 ·8月23日 重要论述 1944年8月23日 毛泽东同谢伟思谈国共关系问题。谈话指出:国共两党关系的状况是解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