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时期我国曾经出现了400多位皇帝,这些皇帝中有一些明君,凭借自己的才能青史留名。
还有一些皇帝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时代特殊也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溥仪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是最后一位封建皇帝,退位之后曾两次领过工资,第一次年薪400万,第二次月薪只有60块。
退位后年薪400万
封建时期皇帝地位最高,享受着整个国家的供奉。慈禧太后在世时过一次生日就花了1,000万两白银,修建颐和园又花了3,000万两白银。
去世之后为她安排葬礼准备陪葬物品,又花了近1亿两白银。溥仪作为最后一任皇帝,虽然不像慈禧那样奢侈,但他的衣食住行还是非常上档次的,一切在1912年有了改变。
1912年2月12日,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宣布退位,赞成共和国体制。
当时的南京政府也颁布了针对于他的优待条件,其中明确规定:溥仪在退位之后每年将可以享用400万两白银,在新币铸成之后改为400万元,这笔钱将由国民政府拨给他。
溥仪也成为了年薪400万的人。
购买力
400万放到如今也是一笔巨款,在那个时候他的购买力如何呢?
民国初年因为战争的影响,国内金融市场、货币制度都非常的混乱,北洋政府确立之后开始推行银元。
他们先后铸造了一批银元,上面雕刻着袁世凯的头像,后人还将其称为袁大头,政府拨给溥仪的400万元就是400万块大洋。
这笔钱的购买力我们可以仿照鲁迅先生的日记来换算一下。
鲁迅在当时作为大学教授,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是350块大洋。1919年他购买了一所三进的四合院,一共花费了3675个大洋。
溥仪所拥有的400万,可以在当时的北京购买1000多座四合院了。
在那一时期,北京市民的最低生活标准大概是每月2~3块大洋,2019年北京最低的工资标准是2200元。这样换算一下,400万大洋在如今也已经是上亿了。
月薪60元
虽然400万的年薪数额惊人,但溥仪也并没能继续自己的奢华生活,因为这400万不只供他一人使用,还包括了紫禁城内宫女太监的薪资。
这笔钱只能保他衣食无忧,根本经不起挥霍,而这样的生活也在1924年结束了,他被赶出了紫禁城。
后来他又做了伪满洲皇帝,之后又在苏联停留多年,回国后经过多年改造学习,1959年12月他被特赦,再次回到了北京。
当时政府还给他安排了一项植物园的工作,这一工作内容简单,一个月可以领到60元的工资。
入不敷出
60元相比之前的年薪400万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身边还有同事取笑他:曾经贵为皇帝,如今却要干扫地浇花的活,他也毫不在意。
拿到这60块钱的工资时他还非常开心,发工资之后就用这笔钱购买了衣服,还给自己添置了一床新棉被。
不过多年的皇帝生活也让他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即使如今月薪只有60块,他也经常去购买一些高档糖果和点心,发了工资之后大部分钱都用来买吃的了,还经常向单位预支下个月的工资。
后来他又被调到了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工作,在这里他的薪资水平有所提升,也重新组建了自己的家庭,终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