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败退台湾,晚年坦言:李宗仁与马歇尔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创始人
2025-07-14 07:32:23
0

蒋介石败走台湾以后,内心一直忿忿不平,对于国民党的兵败,蒋介石一直都没有从自己的身上找过原因,而是将失败的所有原因都归咎于一些客观因素上。

他曾在日记中痛骂两个人,并且还称“失去江山恨不得别人,得怪这两个人,这两个人是导致国民党兵败的罪魁祸首”。

这两个人到底是谁呢?国民党兵败难道真的和这两个人有关系?

各路军阀都要求蒋介石下野

自从内战爆发以后,国民党接连吃败仗,不仅在军事上已经是破竹之势了,就连国民党的内部都已经开始分崩离析。

国民党的众多高级将领本来就是军阀出身,老蒋当年将他们都收至自己的麾下,那可是承诺了他们不少好处的。

否则这些军阀们怎么可能会放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甘愿跟着蒋介石出生入死呢。

但是自从内战爆发后,国民党的整个风向都发生了变化,蒋介石的性情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为了能够保存自己嫡系部队的实力,总是先派遣这些军阀们的部队打头阵,导致军阀们的部队伤亡惨重。

长此以往,跟着他的这些军阀们,越来越对蒋介石的做法感到不满,大家都觉得蒋介石为了让自己的利益不受损,便让军阀们的部队去当炮灰,为他的嫡系部队挡枪子儿,挡炮火。

于是这些军阀们将矛头全部对准了蒋介石,认为如今的整个局势全部都是蒋介石造成的,并且还要求蒋介石下野。

为何这些军阀敢联合起来对蒋介石展开了“逼宫”,要求他下野呢,完全是因为有一个带头的大哥,这个带头的大哥就是桂系军阀李宗仁,也是蒋介石的生死冤家。

蒋介石认为的罪魁祸首之一

虽说蒋介石与李宗仁是结义兄弟,但是两人之间可没有什么兄友弟恭的情义,反倒是一对生死冤家。

两人为什么从结义兄弟转变为生死冤家呢?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权力闹的,这两人都想做国民党的一把手,不过一山怎能容得下二虎呢,两人的恩怨也就此开展了。

蒋介石当年在国民党内部的势力并不大,所以他急需手握重兵的将领的支持,所以他对手握重兵的李宗仁极尽拉拢。

不仅拨给李宗仁不少军火武器,还给了李宗仁整整20万元的军饷,为了表达诚意,蒋介石还亲自手写了拜帖,要与李宗仁结为兄弟。

看到对自己如此投诚的蒋介石,李宗仁自然是十分愿意的,就这样两人互换兰谱,成为了结拜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李宗仁在与蒋介石交好的那段日子也是力挺蒋介石的,不仅公开支持蒋介石,还称自己与蒋介石已经上了同一条船。

这对结义兄弟当时也确实是相互扶持的,蒋介石靠着李宗仁的重兵在国民党的内部争取更多的政权,而李宗仁靠着蒋介石的军费也日渐兵强马壮。

眼看着李宗仁的桂系军阀日渐壮大,蒋介石的内心有些担忧,只怕李宗仁羽翼丰满后,便不再听从他的指挥了。

于是蒋介石便写了一封秘信寄给何应钦为他出谋划策,如何能够削弱桂系军阀的势力,这样李宗仁对蒋介石便构不成威胁。

可见蒋介石的心机深沉,唯恐自己身边的人权势超过他。

可这件事不知怎么会传到李宗仁那里,李宗仁得知了蒋介石的野心后,也开始提防起蒋介石。两人虽然面上还是兄友弟恭,但是实则早已产生了严重的隔阂,两人心中都是暗怀鬼胎。

尤其是在孙传芳率领重兵攻打蒋介石的部队时,李宗仁面对蒋介石的求援,选择了视而不见,拒绝支援蒋介石,更是使得二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的领导人以后,时常想要寻找机会报复李宗仁当年视而不见、拒不出兵增援的深仇大恨。

李宗仁也不是吃素的,他觉得既然已经和蒋介石撕破脸了,那就一战到底吧,决不能向蒋介石认怂。

于是他伙同阎锡山、冯玉祥率领大军开启了反蒋的运动,以此逼迫蒋介石下野,只可惜出师不利,遇到了张学良的奉军入关。

张学良倒向了蒋介石,李宗仁与阎锡山、冯玉祥的部队受到了重创,这场战役蒋介石完胜,李宗仁战败后,便率领桂系部队退守到了广西。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宗仁和蒋介石才摒弃前嫌,又一次合作共同抗击日寇,李宗仁率领桂系部队多次与日寇展开了正面交战,击败日寇多次。

不得不说,李宗仁确实是诚心实意的抗击日寇,并不像其他军阀那样,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拒绝与日本人交战。

李宗仁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战功,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名声大噪,地位和威望也越来越高,然而,李宗仁的威望却成了蒋介石的心病。

毕竟他不希望李宗仁成为他最大的威胁,于是便暗中筹谋如何削弱李宗仁的桂系军阀的力量。

蒋介石先是封赏李宗仁,提拔他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表面上看李宗仁好像权力更大了,但蒋介石此番作派就是为了能够剥夺李宗仁的指挥权,这样李宗仁的桂系军阀就会全部落入蒋介石的手中。

这也使得李宗仁彻底看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蒋介石如今的所作所为不就是这样吗?

他不仅逐渐地削弱了各大军阀之间的兵力,还总是将这些军阀的兵力充当先头部队,让无数军阀部队的战士们成为了炮灰。

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各大军阀的不满,压迫得久了,自然就会有反抗了。

国共两党的内战爆发后,蒋介石想再一次拉拢李宗仁的桂系军阀为他卖命,然而早已看清蒋介石真面目的李宗仁,直接拒绝了蒋介石的请求。

不管蒋介石如何示好、承诺,甚至还特意亲笔写信恳请李宗仁出兵帮助自己,李宗仁都不为所动,没有出一兵一卒帮助蒋介石。

不得不说,蒋介石还真是能屈能伸,难道他忘记了当初与李宗仁反目成仇的事情了吗?

还是他忘记了当年李宗仁伙同各路军阀讨伐他的事情了。

只能说蒋介石为了权利,什么招都能想得出来,什么话也能说得出来。

内战三年,国民党节节败退,最后败走台湾,成王败寇,一直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然而蒋介石这个失败者却觉得造成国民党失败的罪魁祸首之一是李宗仁。

在蒋介石看来,如果不是李宗仁不愿出兵,或许他也不会丢了江山,所以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李宗仁是一个罪人,是让他丢了江山的千古罪人。

除了李宗仁,还有谁是蒋介石认为的罪魁祸首呢?

蒋介石认为的罪魁祸首之二

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的第二个人便是美国派来的钦差大臣马歇尔将军,

当时美国政府一向是支持蒋介石的。

美国为什么会支持蒋介石呢,绝不是因为与蒋介石的私下交情好,所以才会在方方面面支援蒋介石。

美国向来不会做赔本的生意,为了能够在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在面对中国的局势时,美国认为必须要停止内战,这样才可以确保中国能够掌控在蒋介石的手中。

马歇尔将军此次来到中国就是为了能够让蒋介石停止内战,这样中国才可以获得和平,有了和平的局面,美国便可以实施他的下一步计划了。

当时如果想要停止内战,那么最关键的人是蒋介石,毕竟内战是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后先发动战争的。

但是,蒋介石是个难啃的硬骨头,要想让他停止内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马歇尔将军来到中国后,受到了蒋介石的热烈欢迎,非常时期,美国特意派遣了马歇尔将军前来与蒋介石会谈。

蒋介石激动地以为马歇尔将军必定是来助他一臂之力的,所以他用国民党最高规格的仪式迎接了马歇尔将军。

不仅为马歇尔将军精心准备了最高规格的下榻住所。

还特意让宋美龄亲自挑选了西餐厨师,为马歇尔将军准备精美的接风宴。

然而,马歇尔将军风尘仆仆地赶到中国可不是来度假的,他是带着美国当局派给他的任务来的。

马歇尔将军此行就是为了能够劝服蒋介石停止内战。

他刚刚与蒋介石会面后,便想与蒋介石进行会谈,然而蒋介石为他安排的接风宴,使得马歇尔将军只能先暂且与蒋介石夫妇共同进餐。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马歇尔将军不再掩饰,立马表明来意,把美国当局的态度和建议告知了蒋介石。

美国当局表示,希望蒋介石可以停止内战,这样中国才可以早日实现和平与统一。

然而,蒋介石对于马歇尔将军的提议根本不放在眼里,根本不可能作出任何的让步。

至于让他向共产党妥协,那更是不可能,蒋介石对于发动内战一向是胸有成竹。

在他的眼里,共产党的部队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不足以与他的王牌正规军抗衡,所以,蒋介石认为消灭共产党是迟早的事。

对于马歇尔将军为他拟定的计划,蒋介石十分反感,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对我党发动了全面进攻。

他不仅仅要攻打共产党,夺取整个中国的政权,还要让美国当局好好看看,他蒋介石可不是什么软柿子。

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马歇尔将军看到蒋介石如此顽固不化,多次要求蒋介石对国民党进行改革,而且停止与共产党的内战,与共产党妥协,如果蒋介石执意不听的话,那么美国将会中断对国民党的所有支援。

这无疑是让蒋介石最不能容忍的,不仅不听马歇尔的建议,还十分反感马歇尔搬出了美国当局来威胁他。

于是蒋介石十分恼怒地向马歇尔下了逐客令,马歇尔看到蒋介石对他的提议不为所动,于是便收拾行囊,返回了美国。

内战爆发后,国民党节节败退,蒋介石不得已放下面子找马歇尔寻求支援,蒋介石与美国之间本就是因为利益建立起来的关系,如今蒋介石的军队兵败如山倒,马歇尔自然不会去趟这浑水,多番推诿后,蒋介石也彻底死心了。

蒋介石认为马歇尔将军这个钦差大臣不仅没有帮助到自己,反而总是处处与他唱反调、帮倒忙,不仅反对他发动内战,竟然还见死不救,在国民党需要支援的时候,选择袖手旁观。

蒋介石在日记中痛骂马歇尔将军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他至死都觉得马歇尔不仅没有在美国当局面前为他说话,还要求他与共产党妥协,导致美国对于国民党越来越没有信心。

最后,对蒋介石的求助多番推诿,这才使得国民党越来越处于下风,最终兵败。

蒋介石对马歇尔一直都耿耿于怀,他认为马歇尔也是导致国民党兵败的罪魁祸首之一。

蒋介石是一个酷爱权利的人,在他的眼里,权利远远大于和平,这样一个利益至上的人,永远都不会在自己的身上找失败的原因。

不管是李宗仁也好,还是马歇尔也好,这二人对蒋介石的影响虽然也不小,但是这些影响并不是导致国民党兵败的主要原因。

蒋介石即便是知道兵败的原因,依照他的性格来看,他是不会承认的,国民党兵败的主要原因其实完全与他的野心有直接的关系。

他对追随他的军阀们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导致国民党内部形同一盘散沙,只顾各自的利益,他起到了一个带头的作用,底下的人自然会纷纷效仿,这才造成了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从他蒋介石选择站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政权一定会失败的。

参考文献:

《文史春秋》2020年03期

《名人传记》2016年03期

《党员干部之友》2012年01期

《党史文汇》2002年03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家镇大庙村:宜职院人文与旅游... 7月8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会同刘家镇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
英国军官集体傻眼了,6万吨航母... 据现场消息人士透露,科尔的表态让英国官员们集体感到“非常震惊”,因为他表达的意思,是在说“英国无权插...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白天说话客... 【文/观察者网 邵昀】 综合路透社、法新社等7月13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再次表示,美国将向乌...
原创 惠... 在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中,作为康熙的惠妃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出现都是要搞事情,比如:三藩...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之名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因其雄才大略令唐朝文化声名远扬,他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中华文明...
原创 在... 一个在中国待了8年的美国小伙,会认为两个国家哪个更好一些? 丹尼尔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大学时曾在...
原创 湘... 很多人都知道“北协和,南湘雅”,却很少有人告诉你,当年的协和、湘雅,可不是稳稳的第一第二。至于还有个...
原创 1... 说起邓小平同志,人们会想到他伟大的改革开放,想到他那著名的南巡谈话。可以说,现代中国之繁荣,奠基于毛...
原创 身... “刚拳无二打、神枪李书文。” 民国时期,李书文出生在河北沧州盐山县王南村。 他的一生嫉恶如仇、光明磊...
党史百年天天读 ·8月23日 重要论述 1944年8月23日 毛泽东同谢伟思谈国共关系问题。谈话指出:国共两党关系的状况是解决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