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众所周知。大家对这段历史多有惋惜,认为这是诸葛亮北伐计划中的一次巨大败笔。但如果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诸葛亮及时调整,换下马谡,让其他将领去守卫街亭,蜀军的北伐大业会否有所改变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诸葛亮为何选择让马谡守街亭?马谡虽然谋略出众,但在实战中缺乏经验,尤其是领军方面,存在一些欠缺之处。诸葛亮任命他为守将,是出于培养的考虑。然而,这种培养需要他在实战中锻炼自己,就像汉武帝培养霍去病那样。但不同于当时的局势,蜀国的实力相对较弱,街亭失守,诸葛亮只能挥泪斩马谡。
如果将其他将领调整到街亭,结果是否会不同呢?赵云和魏延是蜀军中具备独立领军资格的人物。如果赵云来守街亭,他可能会采取王平建议的防守要道的计策,限制敌军的兵力优势。但由于蜀军兵力不占优势,司马懿的多智也让赵云难以全歼魏军,街亭难以守住。
而如果魏延来守街亭,他可能会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转守为攻,利用汉中群山险要的地势,通过游击战来疲惫魏军。然而,街亭依旧是一块死地,最终难以守住。
综合来看,无论是赵云还是魏延,街亭都难以抵挡魏军的进攻。历史的局势使然,优秀的军事家能够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果实,但街亭仍是难以守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