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组百十年前的黑白照片,定格真实的历史场景。有李鸿章的小妾,冒雪赶路的邮差;有翻越皇城的法军,也有人迹罕至的西湖白堤。曾经的人和物都已经远去,清晰或者模糊都让人唏嘘不已。“正书陈史太玄深,戏侃前朝亦鉴今”!
这位身材高挑的女子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侍妾冬梅。李鸿章一生有四位妻妾,原配周氏早逝,继室赵小莲是名门之女,对于李鸿章的仕途影响很大。还有侧室莫氏,可除了赵小莲,其余都没有给李鸿章留下子嗣。
晚年的李鸿章年老多病,只有冬梅尽心尽责。史料对她也没有多少记载,因为妾是没有什么身份的。照片中她很漂亮,高鼻梁,樱桃小嘴,堪比清秀佳人。
一位绅士,抽水烟也抽大烟,烟具摆在那里一应俱全。桌子上摆着西洋钟,香囊,折扇,一看就知道是雅趣之人。他留的胡子也是很有特色,对于这种惬意的生活可以说心满意足了。
“人人情愿做花农,不植稻粱植罂粟”,是当时罂粟种植的真实写照。这张照片中的罂粟花一望无际,让人触目惊心,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棉花地。
清末鸦片泛滥,从同治到光绪,二十多年的时间鸦片种植遍布全国。以致价格昂贵的鸦片到了后来,凡夫俗子都抽得起了。“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正在写字的男子被摄影师打扰后,对着镜头怒目而视。让人惊叹的还是他垂地的辫子,这是清朝人独有的特色。从最初的鼠尾辫,到中期的蛇尾辫,直到后期的牛尾辫。辫子的演变随着大清的国运起起伏伏,在洋人的眼里辫子是落后的象征,可当时的男人,个个梳得油光蹭亮,心里美滋滋。
晚清时期,河北沧州城里某位“武状元”家的五位妻妾,她们在自家宅院里摆拍,个个浓妆艳抹。当时越是达官显贵,越是妻妾成群。这位武状元可以说是左右逢源,既有满族女子,又有汉家女子。花盆底鞋和三寸金莲就说明一切,坐正中的就是正妻,面容姣好,雍容华贵。
一位冒雪赶路的邮差,地上还有雪,他却穿着草鞋上路。从西安府到兰州府,真是昼夜兼程。以前的“家书抵万金”不止是关山万里也有对邮差的敬意吧!
河北某地,春节的时候,一家人穿上新衣服去拜年。也只有在这时,才拿出压箱底的衣服,心里的美都浮现在脸上。小孩子第一次照相,躲在了母亲的身后。
清末,一男子在烧锅头。这锅头也就北方才有,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无精打采。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这样的活都是女子干的。也许他还没有找媳妇或者媳妇回娘家了,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1900年,庚子事变时的一幕,攻入北京城的法军正在攻打皇城,爬梯翻越城墙。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扶梯者都是京城百姓,“国不知有民,民亦无国”,不知道远在西安的慈禧看到会咋想?
清朝末年的西湖白堤,所谓的白堤就是那条窄窄窄的小路,几乎看不到几个人。目之所及,彼時冬季更像北方,树己无叶。现在的西湖:四边高楼抱、日日人如潮。相距百年,差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