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邦关系最铁的他,被封为异姓王,为何最后选择背叛
创始人
2024-11-17 14:44:19
0

原标题:与刘邦关系最铁的他,被封为异姓王,为何最后选择背叛

秦始皇突然病逝,赵高与胡亥顺势合谋篡改秦始皇之遗诏,令扶苏自裁,胡亥荣登大宝。

只可惜,野心家并不等于实干家。无能的秦二世胡亥任人唯亲,重用赵高,使得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底层民众的反秦之心也日益高涨,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当时,在泗水亭这个小地方,一群不务正业的青年“顺时代潮流”也加入了反秦大军中,领头者就是刘邦。

刘邦先称沛公,后投奔项梁,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约法三章。鸿门宴之后,授封汉王,在楚汉之争中胜出,统一天下,建立汉朝。

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刘邦手下人才如云,其众多发小也皆战功卓越,被开国后多数被封王封侯,在这其中便有卢绾。

更神奇的是,在刘邦众多发小之中只有卢绾封王,像樊哙之流只是被封为侯。刘邦这么做让人很是费解,因为相比较而言,卢绾的功劳并不大。这是为何呢?听瀚海简单分析。

刘邦除了给卢绾封王,还给予了卢绾诸多特权。比如,卢绾可以自由出入刘邦的住所,也就是说,卢绾找刘邦可以不经禀告,能进入刘邦的住所。这可是连汉初三杰都没有的特权,更别说樊哙和其他发小。

根据史实记载,依瀚海看来,刘邦对待卢绾的态度之所以这么好,主要是以下原因:

卢绾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出生,且两家还是邻居,两人可以说是一起光着屁股长大的,与其他发小相比,关系更铁一些;刘邦起事之初,卢绾是刘邦忠实的追随者,也是第一个拥戴刘邦做领头人的;卢绾在刘邦众多发小之中比较谨慎,凡事都会与人商议,性格也比较稳重。(反对韩信官拜大将军之外)所以,虽说卢绾在反秦到建立汉朝这段时间内,功劳并不大,且无法与汉初三杰和其他诸侯王相比,甚至比樊哙夏侯婴都比不上,但卢绾有刘邦的暗中帮助与偏袒,封王自然轻而易举,不在话下。

凡是卢绾参与的战事,刘邦基本上都会说出给卢绾记上一功之言,其他臣子都是聪慧之人自然知道刘邦的用意。当燕王臧荼被拿下时,刘邦在朝堂之询问燕王之位谁比较合适,大家心里都明白非卢绾莫属。

那么,刘邦对卢绾如此之好,他为好要造反呢?

这只能说,纯粹是卢绾多心所致。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异姓王成为了他最头疼的事情,他担心这些异姓王心怀异心,反叛起来,使得天下再次大乱起来,天下百姓又要重新回到水生火热的生活。

刘邦无奈之下,只能背负骂名选择除去这些异姓王。在除去几个异姓王之后,刘邦立下白马盟约,称非刘氏不能封王。此时的卢绾就比较尴尬了,自己本身就是燕王,而刘邦又立下白马盟约,被夹在中间的卢绾心里顿时心生忧虑。

可能刘邦在立下白马盟约时,下意识地疏忽了卢绾这位燕王的存在。也或许刘邦认为卢绾和自己是穿一条裤子的发小,不会反,也不用过多解释,认为卢绾不会多想的。

可是卢绾毕竟不是刘邦肚子里的蛔虫,他认为刘邦是在暗示要除掉自己。哪怕刘邦不清除自己,吕后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心境呢,最终卢绾选择了在刘邦生病之时起兵反叛。

瀚海说:

刘邦应该是没有想过要除去卢绾的,毕竟两人的关系相比其他异姓王要铁一些,卢绾之前也没有任何不良举动。

最后发生卢绾反叛的事情,只能怪两人关系的变迁,从朋友变成君臣之后,再也无法坦言相告。倘若两人之有一说一,凡事不藏着掖着,敞开心扉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卢绾反叛之事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据统计,整个解放战争,蒋介石身边的高级将领起义者多达两百多人,其中有不少是兵团级别的高级将领。 这么...
原创 陕...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伟大的长征胜利完成!根据资料记载,三大主力会师之时...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刘家梁红山... 近日,刘家梁遗址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在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团结村启动。作为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中国...
原创 刘... 刘章当着吕后的面,不仅讽刺吕氏,还杀了吕家的一个人。 但是吕后的反应居然是“默然”“因罢”,既没有责...
原创 1... 1955年,叶剑英元帅代表中央军委赴广州主持中南军区将官授衔仪式。 在检查授衔人员名单时,他发现“方...
原创 埃... 前言: 当我们仰望埃及金字塔的雄伟身影时,是否曾想过在那遥远的年代,地球另一端的中华大地上正在发生什...
原创 跟... 跟赵云打,输了不是被人小看,而是脑袋都没有了?关羽呢? 一个国家分三个国家征战,谁统一就是皇帝,大家...
原创 毛... 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在革命时期,毛主席仪态洞若观火的洞察力曾无数次看清未...
原创 粟... 粟司令在解放战争时期大展拳脚,用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证明了自己的才能,与四野首长林总并称我军“战神”。...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