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春秋战国五次人才流动:每次都产生霸主,最后一次灭六国
创始人
2025-07-13 13:02:29
0

任何一个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现在如此,春秋战时期亦如此。春秋战国经过五次人才流动,最后一次超大规模流动使直接推动天下一统。

第一次人才流动:中原流入秦国,成就秦穆公春秋五霸局面。

1.百里奚(虞—秦):唇亡齿寒,改革图强,秦霸西戎。

2.蹇叔(宋—秦):辅助秦穆公,改革图强,称霸西戎。

3.孟明视(百里奚儿子)、西乞术、白乙丙(蹇叔两儿子)。

第二次人才流动:各国(主要是楚国)流入吴国,使吴国短期内伐越、攻楚、败齐霸中原。

1.巫臣(楚—晋—吴):联吴疲楚,帮助吴国打造战车,带来先进生产技术。

2.伍子胥(楚—吴):伍子胥辅佐吴王阖闾富国强兵,兴修水利。

3.孙武(齐—吴):孙武带来先进军事技术—《孙子兵法》,最终击败楚国。

第三次人才流动:楚国流入越国,帮助越国灭吴、称霸中原。

1.范蠡(楚—越):军事家,兵法家,帮助越王勾践军事上屡次击败吴国,最终灭吴,称霸中原。

2.文种(楚—越):越国大夫,帮助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积蓄力量,最终灭吴,称霸中原。

第四次人才流动: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仕,使魏国大治,魏文侯称霸中原。

1.翟璜(狄—魏):推荐大量栋梁之才,吴起守西河,西门豹为邺令防备赵国,乐羊灭中山国,李悝改革变法。

2.吴起(鲁—魏—楚):夺取秦国河西地区,军事改革打造魏武卒,与孙武并称“孙吴”著《吴子》,武庙十哲。

3.乐羊(宋—魏):乐羊食子,帮助魏国吞并中山国。

第五次人才流动:六国到秦国

从商鞅开始,六国人才陆陆续续进入秦国,最重要的是张仪、范雎、吕不韦、李斯,最终帮助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

卫鞅(卫—魏—秦):商鞅变法,秦国无敌于天下

张仪(魏—秦):张仪欺楚,连横破合纵

范雎(魏—秦):秦相,远交近攻、眦睚必报

吕不韦(卫—赵—秦):奇货可居,扶持秦王嬴政登上王位。

李斯(楚—秦):秦相,助灭六国,法家思想治国,推行郡县制。

尉缭(魏—秦):统一功臣,《尉缭子》

乐毅(赵—燕—秦):破齐军,武庙十哲

备注:乐毅虽然流入燕国,却为秦国打垮了最大的强敌齐国。

甘茂(楚—秦):左丞相名将,攻取宜阳

蔡泽(燕—秦):秦相,功成身退善终

蒙骜(齐—秦):战国名将,灭六国功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看三千年前商人... 在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观众参观商朝卫生防疫板块。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本报...
原创 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原创 靖... 前一段时间开历史座谈会,谈着谈着就谈到了靖难之役。 其实整体来看,靖难之役给明朝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无法...
原创 别...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特别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两国的战争,直接演变成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
原创 胡... 在每一段动荡的岁月中,都有着这样的一批英雄,他们掩埋自己的真实身份,避着阳光行走,腰杆上别着刀,心中...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郭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个文官,出生在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人,起初他...
原创 1... 正所谓"死者为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人在谈及已经逝去的先人的时候,都应该抱有敬畏之心。这其实...
原创 明... 导语:因为古人们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同时又缺乏了相应的影像资料作为证据,因此我们很难了解古人...
原创 八... 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训“骄兵必败”,这句话哪怕是放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也依旧适...
原创 李... 导语: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准备对隋朝发动最后的攻势,朝廷当时已经腐败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