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称朱允炆后裔,并拿出4份证据,学者:这是见过最完美证据
创始人
2024-11-17 09:08:51
0

原标题:教师自称朱允炆后裔,并拿出4份证据,学者:这是见过最完美证据

导语:在古代很多皇帝都是世袭制,皇帝在临终前把皇位托付给太子,明朝也是这样,朱元璋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在两手空空的情况下打下了整个天下,一开始他也是把选继承人的任务放在第一位。

一开始认为太子朱标是最合适当皇帝的人选,朱元璋一直培养朱标,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帝王,但是朱标性格并不像朱元璋那么暴戾,不过在朱元璋的培养下,朱标还是可以胜任皇帝的位置的。

可是遗憾的是,还没等到儿子朱标继承皇位,朱标就先朱元璋一步去世了,这让朱元璋日渐消瘦,本来选定的继承人去世了,那么这个皇位该由谁来接任?

朱元璋在思考很久后,并没有把皇位给到朱棣等其他儿子,而是选择把皇位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但是朱允炆即位后不久,自己的叔叔朱棣就起兵篡位,夺走了朱允炆的天下。

朱允炆的失败很大原因还是性格问题,他不像朱元璋那么果断,年纪还小的朱允文哪有那么多的手段跟自己的叔叔斗?做起事来优柔寡断,自己没有一点主见。根本不适合皇帝这个位置。

加上因为早期朱元璋清理了朝廷上一切能威胁到皇帝位置的人,导致朱允炆上位后,朝廷上根本无人可用,没有人能够给朱允炆出谋划策,在自己的叔叔打到了南京城下了,朝廷上还是乱成一锅粥,谁都拿不出个法子。

而且一开始几个叔叔被分配到了各个地方当藩王,本来在他们的镇守下国家还是很安定的,但是学什么不好非学自己的爷爷那清扫威胁的本事。刚上位不久屁股都没坐热就认为自己的几个叔叔对自己有威胁。

于是开始削减几个叔叔手上的兵力,这几个叔叔一个接着一个被朱允炆贬为平民,要么因为朱允炆而死,一个接着一个被朱允炆针对后,作为同样是他叔叔,而且实力最强的朱棣看不下去了。

于是本来就因为朱元璋的分配有所不甘的朱棣起兵造反,发起了靖难,没多久朱棣常年在外征战培养的铁蹄大军就撞开了南京城门,此时的朱允炆还没反应过来,还以为自己的四叔跟其他的叔叔那么好对付。

面对城下朱棣率领的大军,朱允炆终于第一次感受到了朱棣的可怕,最终建文帝放了一把火把自己连同宫殿一起烧了,但是朱允炆的死至今还是个迷,因为朱棣进入南京后只找到了一具焦尸。

后来的种种迹象也让人觉得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逃出了皇宫,后来朱棣也是找这个侄子找了一辈子,虽然不知道朱棣是自己侄子没死他不安心,还是因为自己篡位夺权的行为让他心虚。

朱允炆的死,也成了明朝的第一悬案,关于朱允炆的死又很多种说法,有的说流亡海上了,有的说出家了,后来朱棣发起郑和下西洋也有部分原因是想要寻找朱允炆的下落。

教师自称朱允炆后裔并拿出了什么证据

历史学家寻找这个答案找了好多年,但是至今还是很难求证,因为全国各地都有找到朱允炆下落的,因为时代太久想要求证起来也极为困难。后来有个人说是朱允炆的后人。并且有着一系列的证据证明。

学者在前去考证后发现目前他的说法,是可信度最高的,那么他给出的证据是什么呢?首先是自己家里的族谱,其次是朱允炆的妻子的族谱,在古代其实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一般都是没有族谱的。既然有族谱,那么可见都是一些比较有地位的人。

第三就是这个妻子在族谱中记载是明朝大将军何福的亲戚,根据族谱记载何福在永乐二年时落户到了湘潭,同时还有另外两位明朝的将军也落户在了湘潭。

所以根据这四个证据我们可以猜想,朱允炆应该是在永乐二年在这三位将军的保护下偷偷溜出了皇宫,最终跑到了湘潭这个地方落户,最终朱允炆娶了大将军何福亲戚的女儿。

总结:经过科学仪器等检查后也发现确实是那个年代的东西,不是伪造的。虽然说这四个证据只能看出个大概,但是从上面记载的一些简单的东西就可以看出朱允炆当时的逃亡脉络。而且四分证据都是独立存在的,但是都可以彼此关联,如果不是拥有高超的伪造技术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当时的朱允炆确实是逃到了这个地方,但是也还是有一些让人怀疑的地方,比如为什么选择来到了湘潭这个地方,以及关于何福的记载跟地方府志有着一些出入。

相关内容

原创 ...
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抓并被送往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后,在菲律宾国内出...
2025-03-25 11:09:27
喝茶养生主要喝什么茶?
——解码六大茶类的养生密码与科学依据 一、六大茶类的养生图谱 (...
2025-03-24 13:09:26
原创 ...
2025年3月,香港首富李嘉诚因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两个关键港口在内...
2025-03-24 12:18:18
原创 ...
同治十一年,同治皇帝已经十七岁了。按照清代习俗,皇帝一般在十岁至十...
2025-03-22 19:07:42
原创 ...
#种花只会种在花盆上吗?原来种在茶壶里更好看! 在这个充满创意与...
2025-03-22 10:07:18
原创 ...
我老舅在家乡单位熬上了正处级,可惜他一生谨小慎微,没帮家里人什么忙...
2025-03-21 23:06:02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 原标题:李自成的山海关之败,看似败在时间的延误,实则败在战略判断失误 公元16...
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 原标题:旷世奇才蔡邕:命运多舛逃12年,听琴辨杀机,因一声叹息丧命 众所周知,...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