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同样都是托孤重臣,为什么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创始人
2025-07-13 07:02:48
0

没错,司马懿和诸葛亮都是托孤重臣,也都是显赫一时的权臣,为什么司马懿篡魏,而诸葛亮没有篡汉呢?

先说阴险狡诈的司马懿

《新三国》里有两段经典的对话,一段是曹操与司马懿的,一段是曹爽与司马懿的。

曹操问司马懿:人的脚为什么比脸和手都干净?

司马懿思而不语

另一段是高平陵政变的时候曹爽与司马懿的一席话

曹爽:司马懿,你一下就夺走了我们曹氏四代君臣建立的江山!

司马懿:我挥剑只用了一次,但为此我隐忍了十多年。

这两段是《新三国》里的经典对话,历史上的司马懿更是得曹操的真传,曹操是真奸诈狡猾,司马懿是伪奸诈,是一个隐忍到极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枭雄。

再来说诸葛亮

诸葛亮是刘备死后,蜀汉军政的一把手,我们看看刘备托孤诸葛亮时的一席话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诸葛亮: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对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一个临死的君主把国家和幼子托付给曾经三顾茅庐请出来的知己,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信任,诸葛亮后来的所作所为和托孤时所作的言行一致,所以诸葛亮能对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最后来说为什么司马懿篡魏,诸葛亮没有篡汉?

1.两人的为人处事方式。司马懿隐忍奸诈,狡猾,不择手段,作为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枉顾曹丕和曹叡的信任之情,在和曹爽主政期间,以政变夺取曹氏的政权,失信诛杀曹氏一族多达数千人,并软禁曹氏王工宗亲。

这种做法令司马懿后人羞愧不已。

晋明帝时,王导侍坐,晋明帝问起晋前世得天下的具体情形,王导叙述了司马懿的业绩和手段,又说起司马昭在高贵乡公时的所作所为,晋明帝大惭,把脸埋覆在床上说:“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相比司马懿为夺权的不择手段,诸葛亮为人处事就讲究公平、公正。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2.两人的野心。

司马懿是迫不得已还是蓄谋已久,司马懿和儿子司马师“阴养死士三千”就说明问题了。

诸葛亮也有“野心”,就是想要继承刘备的遗志,“王业不偏安”,北伐中原,光复汉室,为这个“野心”诸葛亮付出了一生,贡献了一生。

3.两人的理想。

司马懿的理想本就不是要匡济天下,曹操当司空的时候,司马懿装病不愿入仕做官,后来又屁颠屁颠的去做官了,司马懿是有野心的,曹氏能代汉,那么司马氏也可以代魏,就是这么直接。

诸葛亮的理想从一出山就明确了,辅佐明主,施展才华,光复汉室,想要在功成名就的时候归隐田园,诸葛亮想要做管仲、乐毅这样的名相名将,而不是一个想要篡位落下千古骂名的枭雄。

总结:都是托孤重臣和权臣,司马懿比起诸葛亮差远了,一个篡国的乱臣逆贼,徒留骂名,一个后世称赞的名相,万古流芳,高低之分显而易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了不起的甲骨文丨看三千年前商人... 在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展厅,观众参观商朝卫生防疫板块。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摄 □本报...
原创 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是法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成立背景和发展对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
原创 靖... 前一段时间开历史座谈会,谈着谈着就谈到了靖难之役。 其实整体来看,靖难之役给明朝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无法...
原创 别...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特别是到了三国后期,魏蜀两国的战争,直接演变成了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
原创 胡... 在每一段动荡的岁月中,都有着这样的一批英雄,他们掩埋自己的真实身份,避着阳光行走,腰杆上别着刀,心中...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郭琎是明朝前中期的一个文官,出生在新安,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人,起初他...
原创 1... 正所谓"死者为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人在谈及已经逝去的先人的时候,都应该抱有敬畏之心。这其实...
原创 明... 导语:因为古人们生活在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同时又缺乏了相应的影像资料作为证据,因此我们很难了解古人...
原创 八... 在中国的军事历史上,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一句古训“骄兵必败”,这句话哪怕是放在近代和现代战争,也依旧适...
原创 李... 导语: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的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准备对隋朝发动最后的攻势,朝廷当时已经腐败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