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第一次华山论剑时,王重阳在华山之巅与东南西北四绝鏖战了七天七夜,终于力压四人拿下“天下第一”的称号,也夺得了《九阴真经》,可他却没能做到一生不败,后来他是在与斗酒僧斗酒时落败,在金庸写过的一版废案中,斗酒僧名为“青城大隐”,更是直接将王重阳击败。
王重阳好歹是一个时代的天下第一,都没能做到一生不败,那独孤求败却做到了。
(独孤求败剧照)
“纵横江湖三十馀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这是何等霸气的一段文字,不过既然他已败尽天下高手,为何退隐时还有遗憾?
答案或许很简单,他应该是没能挑战虚竹的,可他为何不去挑战虚竹呢?这事或许就不那么简单了,你看虚竹背后站着谁?
一、败尽群雄的剑魔
如果你只读过《神雕侠侣》,那或许会认为独孤求败只是个满口狂言的妄人,因为他的事迹根本无人知晓,他击败过哪些高手根本无从考证,而杨过也只是得到他的兵器,继而在海潮中修炼出了一身深厚的内力,继而自创黯然销魂掌,杨过的成功其实与独孤求败没有太多关联。
而《笑傲江湖》中再次补全了独孤求败的人设,提到他自创了一套名为“独孤九剑”的剑招,他的事迹也就有了说服力。
那独孤九剑分为九式,能破尽天下各路武功招式,从读者的视角来看,那就是一门“因果律武功”,也就是不讲道理的能够破尽天下武功,也正因为如此,无论独孤求败面对的是何人,敌人总会被他击败。
哪怕对方是虚竹。
二、并非无解的虚竹
虚竹虽然是《天龙八部》的主角之一,也有十分传奇的经历,但他还真未必有独孤求败强。
(虚竹、梦姑剧照)
虚竹最强势的地方在于他身兼逍遥三老的内力,他先是在破解了珍珑棋局之后得到无崖子传授毕生内力,他得到无崖子七十年内力之后仅用一成功力就能够击垮石墙的力量。
而到了西夏冰窖之中,天山童姥和力求说斗得正酣,虚竹却挡在两人之间,意外之中又将两人内力吸走,那二老后来是力尽而亡,虚竹的内力则又更上一层楼。
在金庸武侠体系中,内力对于一位顶尖高手而言固然重要,但虚竹却未必能够驾驭自身的内力和武功。
比如在少室山与丁春秋对战的时候,虚竹的弱点就显现出来了,书中强调过,虚竹的武功远在丁春秋之上,但他却找不到克敌的方法,再加上他宅心仁厚,根本狠不下心对付敌人。
原著道:“虚竹的武功内力均在丁春秋之上,本来早可取胜,只是一来临敌经验实在太浅,本身功力发挥不到六七成;二来他心存慈悲,不少取人性命的厉害杀手,往往只施一半便即收回。”
(段誉剧照)
后来还是灵鹫宫的人提醒他,他才想起用生死符对付丁老怪,他对自身武功都掌握得不熟练,何况心不够狠,如何能与那有心败尽天下高手的剑魔相比?
从明面上来看,独孤求败若与虚竹一战,十有八九是能够获胜的,可他为何没这么做?或许他是因为忌惮此举为自己惹来杀身之祸,你看虚竹背后的靠山是谁?
三、虚竹背后的靠山
独孤求败生存的时代,虚竹和段誉都已步入晚年,不过笔者所指的虚竹的靠山可不是段誉。
尽管段誉也尚在人间,但根据书中设定来看,此时的段誉已然出家,不问江湖之事了,所以笔者所指的“虚竹的靠山”自然不是段誉。
(萧峰剧照)
而且凭独孤求败的本领,哪怕是段誉来了,也未必能赢他,毕竟段誉本身就不爱习武,哪怕多年过去,他的武功也未必精进多少,而独孤求败不得不忌惮的则是虚竹背后的丐帮势力。
旧版中,虚竹和丐帮唯一的关系恐怕就是他义兄萧峰曾是丐帮帮主而已,但在新修版中,他本人是和丐帮有了直接关系,甚至后来的丐帮帮主都成了他的徒弟,就因为萧峰在赴死之前是将丐帮的两门神功传给了虚竹,再由虚竹代替萧峰完成了丐帮武功传承。
虚竹传功丐帮少年英雄之后,书中曾提到过这么一句:“过得多年,丐帮中出了一位少年英雄,为人稳重能干,人缘甚佳,群丐公议,推之为主。各人尊重萧峰原意,送此人去灵鹫宫,先由虚竹考核认可,再传他‘打狗棒法’及‘降龙十八掌’。这少年帮主不负所托,学得神功,又将丐帮整顿得蒸蒸日上,竟尔中兴,丐帮自此便视灵鹫宫为恩人。”
(丐帮剧照)
可想而知,后来虚竹和丐帮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而丐帮作为“天下第一帮”,坐拥数十万帮众,有哪个武林人士敢惹他们?哪怕独孤求败再强,又如何会是几十万人的对手?想想当年黄裳是怎么被武林群雄打得退隐的,你就会明白武林高手面对人海战术也是力不从心的。
所以独孤求败哪怕一生不败,也始终是带着遗憾退隐,因为他始终没敢挑战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