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探秘天津公大七厂,一夜战斗牺牲86人,比上海《八百》更早
创始人
2025-07-13 03:03:26
0

前年上映的电影《八百》,讲述了1937年10月底,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在同年7月底的天津,也发生了一场感人肺腑的保卫争夺战,它是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军民大规模主动对日出击的第一战,但鲜有人记住这段故事。它的见证者——公大七厂旧址仍在。

说起公大七厂,先要说它的前身——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津厂(天津华新纱厂)。近代民族工业创始人周学熙建设天津,关注到纺织业市场前景广阔。1915年,他二次出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筹建官商合办的华新纺织公司,以天津为基地,率先建设天津华新纱厂。天津华新纱厂只纺纱不织布,生产的“五子牌”纱迅速占据了华北地区市场。大获成功之后,又在青岛、唐山、卫辉陆续建立三个纱厂。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随后侵入华北,并加紧在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1933年,日本工商界纷纷涌入华北进行投资,以赚取超额利润,并随之建立了一批纺织企业。以此打压民族工业的发展,为其侵略战争提供军需物资。1934年,日商钟渊纺绩株式会社强行收购天津华新纱厂,并改名日本钟渊公大实业株式会社第七工厂,即公大七厂。

到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加紧军事部署,准备全面侵占华北。天津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工商业中心城市,自然早就在日军的视线里。公大七厂地近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而天津总站作为铁路枢纽,是日军争夺和退守的重要基地。公大七厂自然也就成为了给日军提供后勤保障的基地。

当年七月份,成批的武器弹药被运进公大七厂,整个厂区也进行了加固,门口停放坦克,方便守卫,以备不测。27日,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通电各部队“守土自卫”。驻守天津的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副师长、兼天津市警察局局长李文田决定主动出击,在日军大举增兵到来前,率先将驻津日军消灭。

29日凌晨,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和天津保安队突然兵分三路,进攻日军。独立二十六旅和天津保安队200多人进攻公大七厂,迅速占据并破坏了发电机房。一片漆黑之中,保安队员与日本人开始惨烈的巷战,一度陷入焦灼状态。当天下午,日军动用飞机对天津城进行轰炸,各股部队陆续收到撤退命令。7月30日,天津正式宣告沦陷。

然而在公大七厂内,仍然有五位已经换成白色粗布便衣的战士,因未来得及出厂,躲在发电机房水楼内,进行顽强抵抗。日本人迅速调集数十人包围水楼,用瓦斯将他们逼下楼,五名战士终因寡不敌众遭到生擒,随即在粗纱车间门前被枪决。公大七厂保卫战,抗日战士牺牲在厂内的共计86人,日本人死了34人。不可谓不惨烈!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公大七厂,改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七厂。“中纺七厂”在工厂西北门外,为牺牲的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和保安队的86名抗日烈士修墓建碑。解放后,“中纺七厂”改为天津印染厂,后为天津国印纺织有限公司。

到今天,天津印染厂早已不存在,仅存见证了“公大七厂”保卫战的那栋百年老建筑了。老厂区的土地逐渐被商品房小区取代,至笔者近日寻访时,老建筑前的中国铁建西派国印项目已经开盘售卖。

仅存的这座老建筑应该就是当年争夺战的焦点——发电机房。机房四周是荒地,堆满了垃圾,机房内也堆满了垃圾,还住着一群流浪狗。见到笔者这样一个大活人到来,流浪狗显得吃惊和好奇,没有狂吠,亦未胆怯:这里本来就是它们的家,而我这个异类寻常是见不到的。

在机房斑驳的外墙上,和水楼内部,还能见到85年前惨烈战斗留下的弹孔和弹头。对了!在另一间屋子里,还见到了一只流浪狗的尸体,以及哺乳期的母狗。这大概就是流浪狗的命运,生或死,都没有人知道。而这座建筑和天津的这段烽火往事,笔者是希望让更多人知道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不知凡几,其中也不乏一些著名的巾帼英雄,比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江...
长安街的名字,从哪儿来? 长安街,是一条街吗? 对几乎所有中国人来说,早在双脚踏上长安街之前,就已有了关于这条街的记忆。 曾经...
一个木匠,如何创办一座博物馆?... 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 8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一个木匠,如何创办一座博物馆?民间博物...
原创 有... 《史记》中有这么一段记载,公元前318年宋国“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取二城,...
日方应认真倾听 国内外正义呼声 新华社北京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原队员、94岁的清水英男一行13日来到位于哈尔滨的731...
为什么玄武门之变没有毁掉李世民... 当你无限牛逼的时候,你的黑历史只是你的疥癣之疾,对当世以及后世之人来说,无关痛痒。 李世民这个人应当...
“731部队”原队员,指认侵华... 新华社哈尔滨8月13日电(记者杨思琪、杨轩)13日8时40分许,94岁高龄的清水英男时隔79年后重返...
原创 他...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它对我国长江流域水利、电力的开发做出了大量...
原创 “... 公元前11至前3世纪,起源于陕西黄土高原,曾经是商朝的封国的周人,受戎、狄人侵扰,迁徙到河谷平原,建...
原创 诸... 无论是对刘备的忠心还是对于权谋的掌控诸葛亮的一生都让人钦佩万分,不过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