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被封为“三齐王”,可以“五不死”,结果还是被这样杀死了
创始人
2025-07-13 01:02:10
0

我们都听说过“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典故,其中的意思就是说韩信足智多谋,善于用兵,是位名副其实的名将。可以这么说,汉朝的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韩信南征北战的结果,所以,刘邦封其为“三齐王五不死”。“三齐王”的指的是“与天齐”、“与地齐”、“与君王齐”;“五不死”指的是韩信可以“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王不死”,汉朝没有捆他的绳,汉朝没有杀他的刀。对于韩信来说“五不死”算是免死金牌,“三齐”算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和地位了。

韩信有如此大的功劳,还有“五不死”的封号,但是历史上的韩信还是被杀死了,这是为什么呢?很多看过有关韩信电视剧的人对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虽然对于其具体死法各大电视剧中诠释的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韩信的死亡和刘邦的皇后吕雉有关系。

韩信之死说法一

刘邦建立汉朝后,因为忌惮韩信功盖天下,故削弱他的兵权召其回都城,还封其为淮阴侯软禁了起来。此后,韩信却因为被封淮阴侯而觉得耻辱,每天郁郁寡欢,所以他身边的一些门客进言说不如趁机造反。这件事很快就被刘邦派去监视韩信的人得知,并传到刘邦的耳朵里,但刘邦因为曾封他为“三齐王五不死”,也就是说对他无可奈何,便移驾长乐宫找吕后商议如何除掉韩信?

吕后是个有谋略的女人,她为了不让刘邦失信于天下,趁着刘邦外出,让萧何骗韩信到长乐宫觐见,吕后先和韩信探讨君臣之事,接着便质问韩信造反一事,吕后说自己不愿意杀韩信,同时还说出皇帝对他的忌惮之心,韩信也明白“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于是就自杀了。

韩信之死说法二

有感于韩信的威望,即便他没有谋反的心,刘邦也害怕他会谋反,所以为防止江山落入外姓人手中,他暗中授意吕后杀韩信。吕后命人将其吊于长乐宫大钟之内,大钟罩着韩信的头,不见天日,脚悬空离开地面,不见地也不见君王,然后使用准备好的木头剑,将其杀死。之所以要搞得这么复杂,那就是因为这样既不违背刘邦当年的承诺,又成功地除去了韩信这个心腹大患。

韩信之死说法三

吕后想帮助刘邦除掉韩信。她利用韩信对萧何的信任,命萧何召其进长乐宫,韩信进宫后,吕后对他说:“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韩信说:“君王封我五不死,我要见君王。”吕后说:“你见不着君王了。”韩信一看周围黑乎乎的,往上看看不到天,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地,没等韩信分辩,吕后又说“我不用绳和刀。”然后一挥手,十几名宫女手拿棒锤,一阵乱打,把韩信给活活打死了。

刘邦是有名的政治家,连张良都要称病以避锋芒,大大咧咧的韩信怎么可能不被忌惮?所以韩信的死必定与刘邦有关系,如果没有刘邦的授意吕后敢杀韩信吗?所以说,韩信的死绝不是一场意外,“三齐王五不死”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瓦... 在1792年9月20日爆发的几乎兵不血刃的瓦尔米战役中,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保证了法国大革命最后的成...
原创 消... 我们纵观历史的大潮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情都淹没了,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和人,只能通过...
明理丨红军总部通令全军向个人学... 【编者按】一件件革命文物见证着一段段历史,一位位英雄身后流淌着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睹物思人,学史明理...
原创 我... 朱德,我们都喜欢尊称他为朱老总,因为 他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 ,而且从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一直都 ...
老子党和儿子党! 众所周知,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人建立政权以来,莫斯科始终坚持对外输...
最任性的“土皇帝”!吴三桂在云... 吴三桂这个名字始终与权谋、背叛、野心紧密相连。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在云南的统治时期,更是达...
原创 2... 《鲁语》:“憔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中国曾经把黑人称作憔侥氏,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黑人的记载,春秋战...
刘备的四大谋士:徐庶、诸葛亮、... 在三国时期,刘备作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其成功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的辅佐。其中徐庶、诸葛亮、庞统、法正这四...
原创 戚... 其实,戚继光和李成梁二人,都是明朝中后期的边关大将,一个镇守蓟镇,一个镇守辽东,同样是战功赫赫,也同...
原创 一...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用这句话来形容杨广简直就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干了很多对...